——笔记读书法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动手则心必随之。
——李晋卿(清代学者)
“为什么读书抓不住重点?”“为什么读书后重点很快就忘了?”“为什么读了好些书,知道了许多材料,但临到用时又找不到了?”许多读者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先人们是怎样读书的。古人有一条著名的治学经验,即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的“手到”就是作笔记。善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
东汉哲学家王充酷爱读书,但那时,还没有便于随身携带的钢笔或铅笔,他为了做笔记,便在房屋的窗台上、书架上、壁洞里,到处都安放了笔砚简牍,遇到有价值的东西或自己一些体会就随时随地写下来。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他借助笔记整理了大量资料,写成了一部八十五篇约二十余万言的《论衡》。
法国杰出的科幻小说家肖伯纳一生做笔记二万五千多本。列夫·托尔斯泰身边常带着笔记本,他自称“遇到读书和谈话时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教育家徐特立读书生活长达八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其中一条经验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是“每读必记”,把书本的重点、难点、疑点、新鲜之点,都用笔写下来。他还常常告诫青年人,读书宁慢勿快。动笔做笔记,作眉批,比只读不记,当然慢了些,但唯其慢,才吃透了书中精神,触到了真谛。徐老说:“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行。”慢读,深钻,做笔记,这是徐老的妙诀。
清代学者、文学家陈澧读书时也对笔记读书法情有独衷。在清代,好学之士写札记之风十分普遍。当时,陈澧也备了几百本写札记的小簿子,读书读到精彩的地方,或者有疑难的地方,便随手将自己的感受、疑点写下来。这种笔记方法不仅能帮助记忆,而且还能把读书心得写成短文,增长自己的学识。
他们之所以这样重视记笔记,是因为记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治学的主要工具。那么记笔记对读书有什么帮助呢?
笔记是思考的激发器。人们读书容易性急,笔记能迫使你静下心来,读精一些;读书时思想闪出的火花,笔记能及时收集起来;读书后大脑一时理不出头绪,笔记能帮助你清理出要点和线索。
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马克思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但他在写作《资本论》时,先后阅读的一千四百多种书籍,全部做了笔记,整整记满了一百多个笔记本。
笔记是资料的仓库。把笔记和卡片分门别类,组成系统,使用时十分方便,一查就可以找到,比到书架“大海捞针”省时省力。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分类摘抄的纸片就有五千张。
笔记是创造的发源地。笔记不仅帮助你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概括和叙述原文精神的能力。而且,把随时产生的创造性思想在笔记本里写成短文,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成为论文或著作。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时,写了十篇初步完成的论文,以及一百七十多篇札记和片段。恩格斯逝世后,这些笔记被发表,成为自然辩证法的奠基性经典著作。
既然记笔记对读书有这么多帮助,那么读书笔记有几种呢?
第一种,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即是在书中重要句段下面,标上圆点、直线、曲线、波浪线、双线等记号。或者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种笔记,简单、方便,边看边写。在下一次读书时,眉批能起引导作用,指明书的要点,告诉你上次阅读时有哪些体会。
第二种,摘录笔记。发现书中好的观点和内容,在笔记本里记下来,主要用于积累资料。其方法有二,一是摘录原文,通常适用于以后要研究或引用的名言、警句、资料典故、数据;二是作内容提要,将原文用自己的话缩记下来,适用于较长的段落和不需直接引用的资料。这两种笔记,都要在结尾注上书名、版本和页码。
第三种,提纲笔记。适用于较为艰深的书和文章,将其内容、要点,用排列的形式记下来,便于掌握全书内容和逻辑结构,其效果比重读一遍还要好。写完后要与全书核对一下,看有无片面或遗漏之处。
第四种,心得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是比较正规的笔记形式,把读书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的文章、札记、随笔,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保存下来。
在读书中,究竟采取那种记笔记方法最好,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确定,灵活掌握。同时,前人和别人的方式方法还可以进行参考和借鉴,这对于我们读书是大有益处的。
“最浅的墨水也能胜过最好的记忆”。这句话道出了笔记读书法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