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6134400000004

第4章 不动笔墨不读书

——“档案”读书法

凡看过的书,都要写读书笔记。

——列宁(前苏联政治家)

俗话说“口读十遍,不如手过一遍”。记录读书“档案”,对于加深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从二十年代初,就每天勤于阅读、勤于摘录、勤于写心得,数十年如一日,一生写下的笔记共有五百多万字,达二百多册。这些笔记生动地反映了他一生读书的收获。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论文书籍就是靠平时积累的资料写出来的,平时不积累资料,不对这些资料反复研究,是写不出有创建的文章来的。”

读书“档案”,是读书者在读书过程中积累资料的结果,它实际上是一个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整体。古今学者按照各自的特点、爱好和需要,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作读书“档案”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批语“档案”法

批语“档案”法,就是在原文的顶端的空白处,加上眉批或在原文后面加尾批,在行与行之间加旁批。总之,读书一有心得,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等批注在书本的天头、地脚、段尾、篇末和空白处。这种方法被人们普遍采用,它的好处是简便、灵活,有助于培养言简意赅的好文风。毛泽东同志早年读过的书,上面朱墨分呈,圈圈点点。他在阅读《伦理学原理》时,在这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竟然写下了一万两千字的批语。

2.符号“档案”法

符号“档案”法,就是阅读时在书本上即兴做下的各种记号,如直线、双线、曲线、圆圈、方框等等。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新颖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等,都可以用各种表示不同含义的符号标注出来,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对于那些比较长的段落,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层次,使其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如列宁作符号笔记时就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边上划一条直线,表示此处值得注意;划两条或三条直线,表示特别注意;写上“NB”两个字母则表示非常重要等。

3.摘录“档案”法

摘录“档案”法,就是把原文中的重点、难点、结论、名言、警句或重要的史料等抄录下来,以便日后检索。摘录时必须依照原文,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符号。此外,还要注明出处,包括书名、作者、页数等,以便需要时查找核对。著名史学家吴晗说过:“摘抄绝不是一项简单地机械地抄写工作,而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每抄写一遍,就更加巩固你的记忆,加深你的理解,激发你的创造。”

4.提纲“档案”法

提纲“档案”法,即读过一本书后,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也可以摘引原文,并加上自己的说明,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韩愈在《进学篇》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指的就是提纲笔记。这种读书笔记首先需求通读原文,理解透彻,抓住重点,然后把基本内容概括出来。文字力求简明扼要,但不要把自己的感想、看法写进去。

5.心得“档案”法

心得“档案”法,就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及观点写下来。其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针对书中的一个问题或观点来写,也可以针对整本书写,写时要注意联系实际,既可以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也可以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做到紧扣原文,突出重点,有感而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就是典型的心得笔记式的专论。

6.专题“档案”法

专题“档案”法,就是把书籍或若干资料中的相同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综合到同一个题目或专题下。我们在阅读时,有时会发现不同版本的书籍、不同地方的报刊文章讲的都是同一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地作分类笔记,把这些资料归纳到一起。做这种笔记,要求简练、准确、全面。

作读书档案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的人用笔记本,有的人用活页纸,也有的人用剪贴的方式,还有的人用统一的卡片。但不论用哪种方法都应做到认真、精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

如果你在读书的同时建立了读书档案,就相当于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容量相当可观的“外脑”和知识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