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6131700000069

第69章 《文则》

《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吗

陈骙(1127~1203),字叔进,台州临海人。陈骙博学多能,才华出众,1154年中进士,先后担任少监、太子谕德、知府、中书舍人、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等职。死后追赠少博,谥号文简。

陈骙为官不畏权势,往往敢于直言进谏,终因得罪权贵,故遭贬官。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治国之才,也是一位学有所成的著名学者,他曾任编修官参与国史的编修,特别在罢官之余,遍览群书,于1170年写成《文则》一书,终于奠定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文则》的重点是文体风格问题吗

《文则》全书共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行文风格的问题。主要见于“甲”部分,有下列几点:文章以自然和协为佳。文章要自然素朴,语句要流畅,不应刻意雕琢,矫揉造作。文章贵简洁而不疏缺。文章既不要繁杂,又要避免空疏,要作到简洁,但不是越简越好,而是“文简而理周”。文章应明确而不晦涩,叙事的文章应该作到委婉含蓄,但含蓄不等于晦涩难懂,表意应该明确。文章应贵涉俗,不要滥用古语。文章要注意语言运用,反对“搜摘古语,撰叙今事。”

二、关于修辞手法问题。这是全书论述的重要内容,它散见于甲、乙、丙、丁、戊、庚各部分。论述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倒装、析字、经喻、引用、层递,重叠、重复、避复、答问、反语、排比。

三、关于语法问题。散见于乙、丁、已各部分,讨论的语法问题有:论述助词的作用及分析句子的运用,前者说明什么是病辞和疑辞,后者又分不同句式的运用、复句的运用、长短句的运用。

四、关于文体风格问题:这也是全书论述的重要内容,除了见于“用”部分外,其余全部集中在“辛”、“壬”、“癸”各部分。有下列二点:论术及体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评论文章的风格特点。

此外,《文则》一书还探讨了篇章结构、语言的发展和方言的关系,以及继承与借鉴等问题,这也是值得重视的。

《文则》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

摘录原书修辞问题的部分例证,供大家鉴赏,并加“按”作适当的说明解释。

对偶:

文有意相属而对偶者。如:“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按:见《诗·大荡抑》谆谆,教侮不倦的样子。藐藐,轻视,小看。)

又如:“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按:见《礼记、礼运》)

有事相类而对偶者。如:“佑贤辅德,显忠遂良。”(按:见《尚书·仲虺之诰》)

倒装:

《春秋》书曰:“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公羊传》曰:“门于巢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然夫子先言门,后言‘于巢’者,于文虽倒,而寓意深奥”(按:吴子遏,即吴王诸樊。巢:殷周时的小国。)

析字:

取偏旁以成句。如《周礼》曰:“五人为伍。”(按:见《周礼·地官·族师》)《中庸》曰:“诚者自成也”。

取音韵以成句。如《方饮酒义》曰:“秋之为言愁也。”(按:《方饮酒义》为《礼记》篇名)又如《孟子》曰:“校者教也。”(按:见《孟子·滕文公上》)。

反语:

诗人《庭燎》之咏,文虽美之,意则箴之;张老轮奂之辞,文虽颂之,意则讥臭。(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自汉以来,靡丽之赋,劝自讽一,乌足知此。(按:《庭燎》为《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文则》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3.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4.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5.犹缘木而求鱼也。

6.天子如堂、君臣如陛,众庶如地。

7.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8.名、德之与也。

9.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

10.诚者自成也。

《文则》就是文章的法则、规范吗

“文则”就是文章的法则、规范,是作者所“考”、所领悟到的。《文则》首次对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也是首次把修辞的研究和语法结合起来。它重视文章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文体的修辞风格,从而为文体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文则》作为中国早期第一部修辞学专著,其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