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6131700000020

第20章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吗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即今山西夏县人。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做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时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司马光自1066年4月受诏编书,到1084年12月书成奏上,前后共19年。

他在晋呈《通鉴》的表文中说:“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生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可见,他编书的目的,是为给当时的帝王“周览”,以从中鉴戒得失。司马光的用心也为宋朝皇帝所欣赏,宋神宗便认为这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著作。在司马光领导的书局里,有主编,有协修,有书吏。主编就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颁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则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资治通鉴》专详重大政治事件吗

《资治通鉴》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的史实,按照时代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史。

《资治通鉴》专详治乱兴衰,着重记述各代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并突出记载历代战争的谋略及经过,也记载一些重要人物的事件和言行。不仅如此,更适当记载有关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以及礼乐兵刑、民族关系、社会风俗等。可以这样说,《通鉴》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反映历史内容的通史。

《资治通鉴》写战争是很有名的,不仅写得多而且写得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等,都写得很成功。拿赤壁之战来说,魏、蜀、吴三国包括曹操、刘备、孙权以及诸葛亮、周瑜、黄盖等文臣武将,先后有几十个人物登场。但《通鉴》不仅把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局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而且把许多历史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资治通鉴》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时(按:这是指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得成都,又采取一些经济措施,使得蜀国府库充实的时候)议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赐诸将。赵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备从之。

《资治通鉴·汉纪》表现了赵云的远大抱负吗

赵云是蜀汉时刘备的大将,《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里面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时,有人建议把成都有名的肥田沃土和住宅分给将领们。赵云说:“霍去病曾认为匈奴尚未消灭,不应考虑自己的家业。现在的国贼远非匈奴可比,我们不能贪图安乐。等到天下都安定以后,将士们重归故里,在自己的田地上耕作,才会各得其所。益州的百姓,刚刚遭受兵灾战祸,土地、田宅都应归还原来的主人,使百姓平安定居,恢复生产,然后才可以向他们征发兵役,收取租税,获得他们的好感;不应该夺取他们财物,以私宠自己所爱的将领。”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表现了赵云崇高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

《资治通鉴》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亲任贤能,从善如能,精勤庶务,朝夕不倦。

2.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3.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立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4.均天下之田。

5.礼之为物大矣!

6.夫民生有欲,无立则乱,是故圣王制礼以治之。

7.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

8.国亡治乱,尽在人君。

9.处事不宜明白,但模棱持两端可矣。

10.当斩即斩,我颈岂汝砥石邪!

《资治通鉴》是一部熔铸百家的通史吗

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司马光编着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特别值得重视的古典历史名著,因为它是一部贯通古今、熔铸百家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问世,使编年体史书又重振旗鼓,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后代许多史书不仅沿用《通鉴》的体例,而且直接以《续通鉴》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