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基本常识
6130600000030

第30章 道教科仪

在醮坛科仪中,有其独特运作,形式,主要有外在的咒诀罡步,香赞礼表等方法和内在的存想运讳、叩齿集神等修功。

宫观道众每逢朔月、望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法规。宫观道众每逢朔月、望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

在醮坛科仪中,有其独特运作,形式,主要有外在的咒诀罡步,香赞礼表等方法和内在的存想运讳、叩齿集神等修功。

●早晚坛功课

道教住观道士每日早晚例行的科仪。约起于南北朝以后。据《早晚功课经·序》说:“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大道,非课涌无以保养元和。是人道之门墙,修性之径路。”

在观道士每日卯、酉之时上殿做功课,早诵香赞、开经偈、净心咒、净口咒、净身咒以及《清静经》、《玉皇心印妙经》等;晚诵步虚、开经偈、玄蕴咒、《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等。

唱赞礼拜,讽诵仙经,一是修真养性;二是祈祷吉祥;三是坚定道心;四是超度亡灵;五是体现宫观道风管理。

●祝将科仪

常用于道教早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祝为恭请之意,将即神真;祝将是恭迎神真登临坛场。

早坛功课化天地疏文后,通过高功表白,举威显化天尊、礼拜、上香、宣表、念咒,显示祖师赫赫威灵,降临坛场,以护经护道护坛庭,达到道门常清静。

●祭孤科仪

常用于道教晚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祭为祭祀、超度之意;孤为孤魂;祭孤即祭祀孤魂,为亡灵超度。

晚坛功课出坛,各执事如法如仪后,通过高功表白、举太乙救苦天尊、礼拜、上香、洒净水、表白宣表篆、高功步罡撒食,以期甘露洒开地狱门,孤魂亡灵升仙都。

●祝寿科仪

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时的科仪。祝为庆贺之意,寿为寿辰,祝寿即庆贺祖师寿辰。如正月初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分别为玉皇、天官、邱祖的圣诞,于当天晚上零时例行此仪,以贺祖师诞辰。

其程式为:各执事如威如仪,高功、表白,齐举玄教万寿天尊,上香礼赞,举道经师宝天尊,咏“三宝香”韵,举香称达信天尊,宣表念祖师宝浩,即某祖师圣诞即念某祖师诰、焚表、退班。

●庆贺科仪

庆贺科仪也为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日的科仪。庆为庆祝之意,庆贺即庆祝祖师诞辰。一般在祖师圣诞日白天举行。

其程式为:各执事如列如仪,上香礼赞;举三清应化天尊,举道经师宝天尊,举香称达信天尊,上祝香咒,上威灵咒,宣表、表白、念诰、焚表、退班。

通过此仪,恭对醮坛,以贺祖师圣诞。

●接驾科仪

道教专用于玉皇巡天之晨的科仪。接为迎接之意;驾为圣驾,指玉皇大帝;接驾科仪指迎接玉皇大帝时所行的朝科。宫观于农历腊月二十五子时举行迎接王帝圣驾大典,简称迎銮接驾。

其程式是《早课》念完《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功跪起启请韵、起“小赞韵”,监院拈香、刹板,高功说文,提科起步虚韵,高功举大罗三宝天尊,高功起吊挂,高功提纲、表白,高功说文、起天尊板,众念鹤驾采临天尊,众出殿至天坛,退班。

通过此仪恭对瑶坛,延请玉帝降临人间,赐福禳灾,延龄益寿。

●大回向科仪

常用于道场圆满时的一种科仪,是为道场圆满做的总忏悔。

其程式为:高功拈香说文,提科起步文,高功举大罗:宝天尊,高功起吊挂、提科提“恭对道前”,表白接回向如法,高功朗念回向文,众念《弥罗宝诰》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高功起送花赞、退班。

通过此仪,仗道威力,愿罪消除,常,转法轮,普度群晶。

●进表科仪

进表也称“化表”、“焚疏”,是道教斋醮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科仪,广泛应用于各种大犁的斋醮活动中。例如金箓、玉箓、黄箓,或者大型醮会,均要举行此仪。

进表,源于我国古代的祈祷仪式,经两汉南北朝、隋唐诸代的发展,逐渐由简趋繁,直至宋元以后才日趋统一和完善。

但由于道法师承的系统不同以及传播地域的经济文化,乃至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各地在演习中有了很大的不同。

上海道教现行“进表”科仪,大体分三个步骤举行。

第一步为启坛:法师和众道士人坛敬香,跪奏祝告,醮坛被幻化成瑶坛仙境,以分灯法点燃全坛之灯,击金玉之声,然后漱水。净洒坛场。

第二步为请圣:奉安五方神圣、请圣、降圣。

第三步为拜表:法师和众道士奉请三师相助,降临坛场,高功默念“薰香咒”,行祭礼于司表仙官,以劳动仙官递送表文于天庭,然后封表,法师虚画符文于表上,以示封缄。

行送表礼,焚表化行;高功步罡踏斗,以示元神飞升天庭,默念表文,禀告上苍,高功在踏表后,收敛元神;众法师和执事致谢众神,献供,上表结束,退堂。此为进表科仪的核心内容。

通过此仪,道士将书写信众祈愿的表文呈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降临坛场,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水火炼度仪

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水火即真水真火,水火炼度即指用真水真火,交炼亡灵,拔度幽魂。包括九炼生尸、灵宝炼度和南昌炼度。

在举行该仪时,坛场上要设置水池和火沼,水池盛真水,火沼置真火。其中真水是在拂晓时,“于东井中,人末汲者”,经焚请水符后,在烛光下,汲水入水池内;真火是在日午时,“面日,截竹取火,下用印香引之”,火着后,焚请火符,引火烧沼内炭。

其程式为:祝香,启闻上帝,焚降真诏灵符;高功就座召将吏,存将吏降临,次念五帝真讳;收召亡魂,水火交炼;焚符九章,使亡魂之脏腑生神;说戒;举道经师宝;鬼神十戒;九真妙戒;举奉戒颂;读符告简牒;高功下座,送魂度桥;焚燎,举三清乐;退班。其核心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炼。

通过此仪,水火交炼,超阴度亡。

●灯仪

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指以灯为丰要法器的一种仪式,多在日落后举行。包括:九幽灯仪、北斗灯仪、本命灯仪、血湖灯仪等。

灯仪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祷仪式,至南北朝时,醮坛执事中已有“侍灯”一职,至唐末五代,道教斋醮中就有了完整的礼灯仪。元朝时期,灯仪被广泛地运用于金箓、玉箓类道场中。后经过发展,大体分为金箓、黄箓两大类。

金箓类灯仪的程式是:入坛、启白、皈命和赞颂、讽经、宣疏、回向。黄箓类灯仪的程式是:入坛、启白、举天尊之号和赞颂、讽经、宣疏、回向。可见刁;同灯仪在举天尊之号和赞颂部分有所区别,这与破狱度亡有关。灯仪中的火种的来源是,从正午阳光取得火源,然后再在分灯仪中点燃坛场各灯。

通过此仪,照耀诸天,续明破暗,下通九幽地狱,上映无福极堂。

●分灯科仪

分灯是斋醮中燃点坛场灯烛的常用仪式元,起初是独立的仪式体,后来则被包含在别的仪式体中,作为某种斋仪的一项内容。道教认为坛场灯烛之火非同凡火,必须取得日月星三光之“慧火”才能使灯烛具有上照天庭、下彻地狱、拔度亡灵的功用。

宋金时期,分灯仪式的程式是:取火,分点和念颂。

取火:在正斋日午时,面南,对太阳焚香,口奏,吸气,吹笔,以黄纸九寸朱书慧光符一十二道,玉清诀,东方气,以蜡封作炬子,用于应发灯光。在太阳正南时,以阳燧,即凸透镜聚焦于炬子上,念“太阳辉神咒”,意为取太阳正气,点燃烛炬。然后,由法师点燃一灯于坛正中元始天尊神位前。

分点:高功法师出班,至元始天尊神位前,上香三礼,默诵“明灯颂”。

侍灯立左,侍香立右,高功执符炬于元始天尊神位前,请降宝光,存思元始允奏,想象金光透彻宝篆之上,百色光明混合于一身,结化为大日圆轮。然后,高功以符炬于中灯光内点。

侍灯三礼,受灯于师前点。侍香也三礼,受符炬。遍十方点,分班点毕。三师回,各三礼,纳余炬并为一。高功三礼焚于元始前炉中,又存思宝光上彻九天、下辉九州九地。

念颂:法师默诵灭灯颂,称“太上散十方,华灯通精诚。诸天悉开耀,地狱皆朗明。我身也光彻,五脏生荣华。炎景照太无,遐想通玉京。”

由于从阳燧取火受到阴雨天气的条件限制,后世对取火的方法作了许多因地制宜的改变。南宋道士金允中在《上清灵宝大法》中曾经指出:“浙东有数郡却也先点一灯在高功手中,长跪致词,道众却受之以进入三清天尊前,逐位宣白文,点之方行分光。”

●咒诀科仪

咒诀科仪是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

咒:指通于神灵的用语。古代“咒”通“祝”,一般以“急急如律令”结尾。持咒可以请神、驱邪、保命、护身等。

诀:手指按一定的方法盘结捏掐而成的形状叫作诀,其过程叫作掐诀。掐诀可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不同的神明有不同的诀法,如灵官诀、斗姆诀等。

●步罡踏斗

步罡踏斗是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罡,原指北斗星的斗柄。后以天罡泛指北斗星。

斗,指北斗。步罡踏斗,就是高功法师假十尺见方的土地,铺设画有二十八宿星象的罡单,作为九重之天,然后在罡单之上,脚登称靴,随着道曲,沉思九天,按斗宿之象,默念咒诀,徐步踏之,以召请神将、伏魔降邪或者神飞九天、奏达表章。

道士行步罡踏斗时的踏斗,称为禹步。据《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说禹步。”

道教创立以前,方士们就已行步罡之术,道教将其吸收为道术之一种并作为一种仪式元。唐宋以后,道教科仪典籍中的罡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以功能来命名的,如回尸起死罡、伏御地祇罡、普扫不祥罡等。

有以召请对象来命名的,如:召炼度司官吏罡、召灵宝官吏罡、召黄箓院官吏罡、召三鬼魔王罡、召十方飞天神王罡法等。

也有以步法图形来命名的,如交泰罡、二十八宿罡、五行超脱罡、旋斗历箕罡等。

●礼拜科仪

礼拜是斋醮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仪式元。一个信仰道教的人,进入宫观对神像叩头作揖,这就是礼拜。道教徒初习仪式首先就要学会礼拜。礼拜是入道的根本和首要之事。

早期道教继承了古代我国的拜礼用之于仪式中。随着道教礼仪逐渐完备,道教的礼拜之仪也渐趋完整。据宋代道士朱法满编撰的《要修科仪戒律钞》称,道士礼拜之仪有四:“一稽首,二作礼,三遵科,四心礼”。

稽首礼,指的是“开两手,将头首稽留至地,故称稽首。经言五体投地者,四支并头为五体也”。

作礼,即拜礼。“其拜之时,或一,或三”“一拜则表大道无二,三拜明三宝圆成”。

心礼,意即礼拜不必形之于体,只要“随方想礼,心念口言”,就可以感动神灵。

遵科,指的是遵守礼拜的科条。这些科条有对礼拜行仪的种种规定和违反科条的处罚。

●诵经科仪

诵经就是诵念经文,是道教斋醮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仪式元。一个道教徒在入道后初习仪式时就要学习诵经。通过诵念经文,帮助“行持”,修习道学。

诵念方法同一般诗文的朗读不同。诗文朗读一般按文意抑扬顿挫,节奏变化,但诵念经文大多呆板平稳,与意无涉,其节奏往往由某种打击乐器控制。

诵念时,有一人独诵,也有众人合诵;有一经诵一遍,也有一经诵多遍。其方式也有多种,主要有心诵、形诵、神诵、心祝、密祝、微祝等。

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万遍,道士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在天地运终,星宿错度,日月失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国主有灾,兵革四兴,疫毒流行,兆民死伤,师友命过等事发生时,都要诵经,“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历代道教科仪文献,对于诵念经文的选择、时间安排、同众术之关系等,多有所阐述。经文的选择。道教一直重视《道德经》的诵念。时间的安排。道教认为不同时间诵念有不同功能。

诵经作为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种,往往同道教的一些方术相联系,在《无上秘要》中引用的《洞真金房度命经》和《洞真素奏丹灵六甲符经》,都谈到诵经要同服符相结合。在诵念《金真金房度命经》10遍后,就要服金房保命符,连续诵念100遍,即服10次。

●步虚科仪

步虚是道士在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缈步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称:陈思王曹植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

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但其时之“步虚声”腔,现已不得而知。现存各地道教仪式中的步虚音乐大多舒缓悠扬,平稳优美,适于道士在绕坛、穿花等行进中的诵唱。

根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乐府诗集》卷七十八引《乐府解题》称:“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步虚声吟唱起来乐章优美,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大诗人杜甫赞说:“此曲本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度闻。”

后步虚词成为诗体之一种,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其中有帝王之作,也有文人和道士之作。

大约成书于南朝梁陈时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收有《洞玄步虚吟》10首,当是道教仪式中最早使用的步虚词,词作五言,句数不一。隋唐以后,“步虚词”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宋代张商英编有《金箓斋三洞赞咏仪》,内录有宋太宗御制《步虚词》10首,宋真宗御制《步虚词》10首和宋徽宗御制《步虚词》10首,都是道士举行金箓斋仪时诵唱的步虚词。

●叩齿科仪

叩齿,即上齿与下齿相叩,以集神驱邪。

一般分为鸣天鼓、击天磬、鸣法鼓。左叩以击幼天门而应神羔,右叩凡制伏驱降用之,鸣法鼓以通真格上帝,凡朝奏用之。

●炼度科仪

炼度是超度亡灵的黄箓类科仪的一种。炼,指以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就是修斋行道,拔度幽魂。炼度科仪是灵宝斋法的一种,炼度醮坛上要设置水池和火沼,亡魂被召来后通过水池和火沼中的交炼,以涤除秽垢,内外莹彻,百骸流光,婴成升仙。

炼度源流明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称炼度是重要的灵宝斋法,祭炼是炼度的一种,简便可行,它是由葛仙公创立,他也因此而得道升仙。宋明之间道教文献大多认定炼度仪是由葛玄传法于后的。

据《杭俗遗风》载:“道士超度道场,法师于寒林台前,画符掐诀。由一道士以竹梢挂纸旛一首,持向法师。法师于寒林台前,列水火盆各一,以竹梢纸旛烧去,然后一抖,则更出一首,再烧再抖,左右向水火盆作四五度后,随后抖出数十丈长白纸一条,供于正荐桌上,名说水火炼度。”

这一记载显示该仪的特色是设有“水火盆各一”。水盆,即水池。火盆,即火沼。其中的真水,取自拂晓时“东井中,人未汲者”,经焚请水符后,在烛光下,汲水入净器内,即是真水。真火是在正午时,“面日,截竹取火,下用印香引之”,火着后,焚请火符,引火烧炭,即是真火。

各种炼度仪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仪式召请的神将有所不同,对于亡魂再生形质的构想有所不同,并因此使之具有不同特点。

三光炼度的三光指日月星。请召的神灵有太阳日君、太阴月君和南昌朱宫的炼度官将等。各种炼度仪的不同,多与师承系统和流传地区的不同有关。但是大多数仪式的核心部分却是相同的,显示了道教教义思想和道教仪式的稳定性。

●施食科仪

施食是道教科仪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道教认为,在科仪中经过“咒施法食”,阳世的食物已变为醍醐甘露,兰餚珍馔,玉液琼浆,使幽魂深味无为,永出轮回,证无上道。施食可以作为一种仪式体,如《灵宝施食法》。

也可以是组成其他仪式体的一项仪式元,如《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就是由施食和济幽、炼度等仪式元共同组合而成的。

在唐代,道教的施食仪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尽管玄都大献玉京山,场面浩大,道士众多,但是其仪只是“日夜讲诵是经”,比较简单。南宋道士王契真和金允中分别编集的二种《上清灵宝大法》以及林灵真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都有施食科仪的名目和内容。

据王契真的《上清灵宝大法》称,施食科仪的程序是:传戒,施食请降,开通鬼路,召孤魂,焚追众魂符,升座,宣天皇宝诰,召六道,焚天道符,焚神道符,焚人道符,焚地道、鬼道、畜道符,普摄三恶道赴筵朝上帝咒,召亡魂、焚召亡魂符,咒献,灌化,五厨经,圆成。

南宋时期三种施食科仪都包含开通鬼路、召六道孤魂赴筵、变化法食、开通咽喉、施食众魂、宣戒亡灵、皈依三宝的内容,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不同之处则是有的在坛场布置上除置孤魂香案外,还要立茭廓有的召孤魂仅召六道,而有的却要分别召请22类孤魂有的奉请神灵赴坛仅指主神,有的除主神外还要奉请39名真灵降坛有的除施食外,还要加上水火炼度、全形成形的内容。各种施食仪的孤魂香案上,均置有斛食。

另外,施食仪中的孤魂香案都置于坛场外的空地上,施食仪的斛食,既是阳世饭食,在施给众魂食用时,就要“变化”为法食。在施食仪中,受食的除了有黄箓斋供的亡主以外,还有四生六道中的一切孤魂。因此,各种施食仪都包含召四生六道和各类孤魂的内容。

●散花科仪

散花是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散花原是想象中神仙銮驾行仪的一部分。

道教仪式常把醮坛幻化为神仙居处的瑶坛,存想自身为神仙临坛弘道,因此,遂以散花作为颂赞神仙和幻化醮坛的仪式内容之一。

我国古代祭仪中并无散花的形式。道教的散花源于佛教,但又有自身的特点。道教的散花,并不实地抛撒鲜花,只是诵唱。在道教科仪中,散花多与瑶坛、称舆、五献等内容相联系,多为行进中的诵唱,间也有立定念诵的。其词有五言、七言与词曲类三种,和步虚词相似。

现存较著的散花词有宋真宗作五言散花词10首、七言散花词10首和宋徽宗作五言散花词10首等,均收于明《道藏》的《金箓斋三洞赞咏仪》中。

其词多为赞咏仙都美景和瑶台奇葩,例如:宋真宗的“天上春常在,花开不计时。瑶坛沾瑞露,芳气更蕃滋。”宋徽宗的“绛节徘徊引,天花散漫飞。高真无染著,片片不沾衣”等。

也有祈愿天神赐福、降临醮坛的,例如:宋真宗的“玉宇千门启,金炉百和然。芬芳盈法座,祗慄待群仙”宋徽宗的“圣境三千岁,仙花始一开。如何金箓会,并奉列真来。几席延飚驭,香灯建宝坛。丹心无何献,碎锦洒称端”等。

●解冤释结

解冤释结在科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称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冤对,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牵连,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认为必须用科仪和符文,解冤释结,以求阴鬼升仙,阳世平安。

在道教科仪中有独立的解冤释结斋仪,也有将解冤释结的内容包含在某些科仪中,前者如《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和《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等,后者如炼度仪和施食仪。不论是独立的斋仪或是被包含在某些科仪中,解冤释结都属于黄箓类的内容。

唐末五代杜光庭编撰的《无上黄箓立成仪》和《道门科范大全集》等收有大量道教科仪经文范本,虽无独立的解冤释结科仪,但在科仪中多包含解冤释结的内容。

如《忏谢疾病仪》的《清旦行道》祈请众圣“为弟子某削除死籍,汪上生名,解厄祛灾,和冤释对,宿瑕清荡,积过销平,星辰回临照之文,年运息刑冲之咎。”

所有这些解冤释结的经文,都是以道士表白祈奏,请求神灵宽恕,解除冤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北宋末年形成而在南宋时期起广泛流传的炼度、祭炼、施食仪中一般都有解冤释结的内容。

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累世仇雠,历推迁而不释”的人际关系,便成为科仪经文中有关“冤结”的主要内容。至于解除冤结的方法,除了祈请神灵宽恕以外,还采用符、咒、诀等方术化解冤结。

近代上海道教有独立的解冤结科仪,形式是两名道士坐于灵位前,边念白边唱赞,旁有乐队伴奏,类似说唱。

●化坛卷帘

化坛卷帘是科仪中相续的两个程序。化坛指道士将举行斋醮的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神仙世界;卷帘指启请仙真降临坛场时,如同人世君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高功面陈奏疏。

化坛卷帘可以作为一种仪式元被包含在其他仪式体之中,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科仪。

据现存资料推断,将斋醮坛场幻化为神仙世界的化坛,约始于两宋时期。在南宋时编撰的各种科仪总集中,已有关于“化坛”的记述。经过元明清时期的发展,化坛似乎一直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科仪。在上海道教的进表和苏州道教的全表科仪中,化坛都是以焚符和诵赞的形式进行并完成的仪式元。

道士幻觉坛场已是百灵众真交会的所在,只是这样的幻化仅仅是依靠高功的祈愿启白。而南宋时期的科仪就要求高功法师作大量存思幻化。

卷帘科仪在两宋时期已逐渐形成和流行。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十五称卷帘是“九清上帝乃虚无百千、万重道气之上,凡升御座不可以目瞻仰,称如阳间,帝王登殿以扇八柄遮之,升御座毕,方开扇引班,故先垂帘。行持想上帝升殿,次宣文仪,方许卷帘”。

●金钟玉磬

同卷帘相连接的是“金钟玉磬”仪式元。其形成时代大约同卷帘相当。钟磬是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

《皇图要纪》说:“帝喾造钟磬。”钟磬一开始就是帝王使用的礼仪乐器,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

道教科仪的鸣钟击磬,一方面是为了渲染群神降坛,感动群灵。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称:“坛场将肃,钟磬交鸣。韵奏均天,仿佛神游于帝所;音高梵唱,依稀境类于玄都。”

叩击钟磬的次数多少,其意义也不相同。“先鸣三下,发长芽之音,应阳数,生于一成于九。次引九下,震琼瑶之响,三下者上闻清微、禹余、大赤之三天,又三下中应欲、色、无色之三界,又三下警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途界也。长敛二十七下,九下通九天之道君,九下觉九宫之真帝,又九下招九幽之苦爽,合四九三十六下,上闻三十六天帝,中应三十六部尊经,下彻三十六狱”。

●启师谢师

启师谢师,即礼三师,是科仪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称三师即度师、籍师和经师,有天上和人间两种。

“天上三师者,太上老君为度师,虚皇大道君为籍师,元始天尊为经师也”。人间三师者,“所为师者说度师,度师之师说籍师,籍师之师说经师”。

在科仪中,道士要先存念人间三师,次存念天上三师,故唐代道士张万福在《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中称:“先存三师,然后行道。凡厥读经、讲诵、行道、烧香、入室、登坛,皆先礼师存念次当起愿,开度九祖,及以己身。此法不遵,真灵靡降。”即将“礼三师”置于行仪之先的地位。

三师之说,大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三师之说已广泛流行。同时,将三师确定为“经师南岳上清大洞田君讳虚应”、“籍师天台山桐柏观上清大洞三征君冯君讳唯良”、“度师天台山道元院上清大洞道元先生赐紫应君讳夷节”。

在道教仪式中,安排礼三师的内容,是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出现并形成规制的。据唐五代道士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各种黄箓仪式均在上香后有“礼师存念如法”的内容。

在南宋道士编撰的一些科仪总集中,礼三师仍是科仪的重要内容,只是灵宝三师已经进入神仙体是,并已列入神位。在道教的传度类科仪中,另有三师,指传度师、监度师和保举师。经过三师引举,才能成为道士。

凡大型道场,皆设有祖师坛。开坛之初,高功恭对师坛,启奏三师,请赐保佑,称之启师。下坛时,必要礼谢三师,以志不忘师恩,称之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