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基本常识
6130600000017

第17章 思想理论

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派,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是,而将这些思想转换成文字,也就成了道教尊奉的典籍。道教在立教之初仅有《道德经》,此后相继将《庄子》、《文子》以及后出的《列子》、《亢仓子》奉为诵习的经典。

伴随着宗派的发展,出于为本宗派寻找更高的思想典籍和更为悠久的传承历史需要,道教发展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几次制造伪书的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人造道教经典,如《老子化胡经》、《上清经》等。

此后,经过长期的宗教发展,一些道教宗师所撰写或者托名撰写的典籍也相继纳入诵读,更伴随着封建王朝大规模的编撰道教图书,使得道教经典得以丰富和成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道教思想是与儒教思想、佛教思想并存的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以道教五大经典为思想中心,强调天人感应,讲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对我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五大经典

道教以黄帝的《阴符经》、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金阙后圣君的《黄庭经》与关尹子的《文始经》为五大经。

而此五大经中,又以《道德经》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是必修之经典。

●学术思想中心

道教的中心经典“五大经”,是道教学术思想的中心。

●天人感应学说

道教强调“天人感应”,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道教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天地与人体相类这方面来解释;二是从神仙与世人相通这方面来解释;三是从人的言行受到天的监视这方面来解释。

●五行与相生相克

道教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道教还把人体的五脏以五行来解释,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所称“相生”是:肾气生肝气,肝气生心气,心气生脾气,脾气生肺气,肺气生肾气。所称“相克”是:肾气克心气,心气克肺气,肺气克肝气,肝气克脾气,脾气克肾气。

五行与方位的关系是: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

●道教哲学的特色

道教哲学是在道家哲学基础上融合儒、墨、法、阴阳、神仙等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以探讨、研习、证悟大道,从而达到参赞天地造化,体悟大道生化之机,修真悟道、与道合真、形神俱妙、积功累德、自度度人的宗教哲学。

●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道、儒、释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我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因此,道教对我国哲学的影响,就表现为对儒、释二家的思想影响。

道教与儒、释的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这从东汉道教产生以来即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而也构成了我国哲学的发展历史。

所以,忽视道教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道教对我国哲学的影响,便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我国哲学的历史和它的发展规律。

●道教与道家的关系

道家与道教从外表看来,好像不可分离,而在实质上,却大有不同。秦汉以前,道与儒本不分家,甚至诸子百家,也统统渊源于道,这个道的观念,只是代表上古传统文化的统称。

儒、道分家,与诸子百家分门别户的情形,是由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间的事,尤其汉初有了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观念以后,相承因袭,愈来愈明显。

汉、魏、南北朝以后,道教改变道家的学术思想,用与佛教抗衡,乃使道家与道教,径渭难辨。唐、宋以后,儒者并斥佛、老,更使道家含冤不白。

其实,秦、汉以前道家的学术思想,是承受三代以上,继承伏羲、黄帝的学术传统,属于《易经》原始思想的体是,也是我国原始理论科学的文化思想。

汉、魏以后的道教,是以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作为中心,采集《书经》系统的天道观念,加入杂家学说与民间的传说信仰,构成神秘性的宗教思想。

●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巨大。战国末期的方士邹衍将阴阳学说合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了“五德终始”理论,并运用这种理论构造了方仙道的宇宙构成论、历史观、形解销化之术及依附于鬼神之事的理论。

先秦的方仙道乃是道教的前身,故而道教从其思想根源上讲,早已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联。汉代的方仙道家们更是不断的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道教的教义之中,最明显的体现是《太平经》的出现。

阴阳五行的思想影响到道教的前身之——古代宗教,古人对崇祀之神赋予“阴阳”、“五行”的属性,网络了神灵世界。这种思想被道教完全的保留了下来。

道教运用易学的思想和符号系统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并通过这种变化来指导人体的修炼,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同一。

《周易参同契》是流传至今的道教丹鼎修炼最早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运用《周易》揭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后世的内外丹经莫不以此经为认证的根本。

从方术仪式来看,道教的符箓和内外丹术皆和《易》学密切相关。符箓是一种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认为它“可谴鬼役神”、“镇魔压邪”。道教依《易》造符箓,《道藏》中保存不少以卦命名的符箓。

●道经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道教在18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尊奉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以及后出的《亢仓子》、《关尹子》为诵习的经典外,经过长期的宗教实践活动,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经籍书文。

道教经籍书文的撰作与结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正一盟威道创建时期,除以《老子》五千文为祖经,并为之作注释,以为教徒诵习之课本外,新创作的经书只有先出的《太平经》和张道陵天师所写的道书若干篇。

此后,经书日有增益,至东晋初,葛洪《抱朴子·遐览》即著录道书670卷,符书500余卷,共1200余卷。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派出,在佛经广为传播的影响下,道书撰作的规模日益扩大。

南北朝时期,相继有一些道士对当时零散的道书进行搜集与整理。相继编成的经书目录,主要的有南朝宋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齐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梁陶弘景《陶隐居经目》、《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经目》,北周玄都观《玄都经目》,王延《三洞珠囊》等。

道士们在整理经书、编制经书目录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完善了道教独特的经书分类法,即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上述各种经书目录按此法分类,以后的各部道藏也以此法分类,沿用千余年未作改变。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时。唐玄宗诏令天下搜访道书,经过整理,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进行编撰,最后成我国第一部《道藏》,名《开元道藏》,又说《三洞琼纲》,共3744卷,或说5700卷,诏令传写,以广流布。

至宋代,从太宗至徽宗间,几经修“藏”,编成传写者有真宗大中祥符初之《宝文统录》,真宗天禧三年的《大宋天宫宝藏》,徽宗政和间的木板刻印《政和万寿道藏》。

至金元,在《政和万寿道藏》残板基础上,又相继于金明昌元年修成《大金玄都宝藏》,元乃马真后三年修成《玄都宝藏》。最后一部道藏是明正统九年刊竣之《正统道藏》及其续书《万历续道藏》。

正、续两部道藏共收道书1476种,合5485卷。它是道教文献的大集成,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

明万历之后,虽无道藏之大结集,但规模较小的道教丛书,却时有编撰。最重要的有清初彭定求所编之《道藏辑要》。

●道教经籍包含内容

道教经籍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方面很多。有被作为礼拜诵读或传习的经典,如《道德真经》、《南华真经》等。有阐发教理教义的著述,如《真诰》、《道教义枢》等;有医学养生著作,如《枕中方》、《千金要方》等。

有外丹黄白术著作,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修伏灵砂妙诀》等;有炼养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崔公入药镜》等。有符箓道法著作,如《灵宝五符序》、《上清豁落七元符》、《上清灵宝大法》等;有斋醮科仪著作,如《正一威仪经》、《玄门十事威仪》、《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

有教规教戒著作,如《太上老君戒经》、《老君音诵戒经》等;有宫观山志著作,如《金华赤松山志》、《仙都志》、《天台山志》等。以上仅是道教经籍构成的几个重要方面,也是道藏收书的主体。除此之外,道藏又收有若干非道教之书,以及一批儒家《易》学著作。

●藏的由来与演变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藏”字之本义为储藏东西的地方。道教使用这个字,原专指储存道书的处所或容器。

道藏一词,其出较晚。据可考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唐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道士王悬河在成都所刻《道藏经序碑》。

此处道藏与前述藏同义,而道藏经即相当于今日所称的道藏,在唐代或称一切道经。宋代以后,道藏经才略称为道藏、宝藏和大藏。然而仍继续使用道藏经一词。

●道藏的编撰体例

道藏的组织结构原则为“三洞、四辅、十二类”。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辅指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部辅经,即以太清辅洞神,以太平辅洞玄,以太玄辅洞真,正一则贯通三洞和三太。

三洞之下各分12类,四辅不分类,合为36部。即:本文类,指经教的原本真文;神符类,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玉诀类,指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灵图类,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体录类,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戒律类,指规戒科律书;威仪类,指斋醮仪法及科仪制度著作;方法类,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方法之书。

众术类,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及术数等书;记传类,指神仙、道士传记及宫观志书;赞颂类,指赞咏歌颂圣真的词章;表奏类,指设坛祭祷时上呈天帝的章奏、关文。12类分类法,大约在南北朝后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