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的智慧
6129300000123

第123章 诗魂禅韵王摩诘

王维出生在一个佛学世家,他的母亲师事神秀大师的弟子普寂禅师三十余年,所以,他自幼就学习参禅打坐,并在诵读《维摩诘经》时豁然有醒,从此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维”,字“摩诘”。他的名与字合起来,就是佛经所记载的最神奇的居士——维摩诘。

禅的修行,使得王维颖悟异常,年仅二十岁就高中了进士。仕途得意,并没有削弱他的向佛之心,每日退朝之后,他独自焚香静坐,以修禅诵经为事。妻子亡故之后,他不在续弦,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世的烦恼。可以说,他是身在家而心已经出了家,与那些住山修行的禅师相比,他只是没有落发而已。

唐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与六祖慧能的弟子——神会相遇了。王维问他,怎样禅修才能得到解脱?神会说:“众生的心本来就是清净的,若是再起心动念刻意去修行,即是在清净心中增添妄念,就无法得到解脱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王维恍然大悟了:自心本净,妄想不生,即得解脱。

然而,王维毕竟深受北宗渐修思想的影响,想了想,又问:“如何是定慧?”

定,即是禅定;慧,就是智慧。对于佛法说来,禅定与智慧,如同飞鸟的两翼,缺一不可。传统佛学理论认为,先修禅定,由禅定而生智慧,由智慧而得解脱。而以慧能的顿悟理论为代表的南宗,主张定慧一体,没有先后之别。即,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等持,定慧不二。神会最后总结说:“自心清净,湛然常寂,有无数的妙用。这就是定慧等学。”

这一思想,对王维的文学与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多么和谐的画面:春意盎然而又宁静的山谷中,浣纱归来的女子拂动了路边的竹枝,竹影便随着她的舞蹈般的走动而徐徐摇曳;池塘里的荷叶也在轻轻摇动呢,原来,有一叶扁舟在悄然滑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种意境,已经不再是诗,而是禅的空灵境界了。也唯有禅修达到心灵极为宁静的状态,才能感受到这种极度美妙的意象……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称赞王维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好的诗人。而王维并不认为自己是诗人。的确,诗歌,仅仅是他所擅长的艺术形式之一,他的绘画与音乐造诣,似乎比诗还要神奇。

一次,王维弹奏琵琶时,一位著名的乐师吹箫为他伴奏。“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他兴致甚浓,渐渐进入了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心神所凝,赋予了琴声极大的张力:“枯桑老柏寒飕飕,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嘭!”

伴奏的竹箫终于承受不住王维弹奏的琵琶声所带有的雄浑主力而崩裂了!

还有一次,王维到一座庙宇之中游览。主人将他带到了一幅精美的壁画前,画面上有一队乐人。王维竟然能说出壁画上的乐队正在演奏的是哪一首乐曲。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王维的诗句意在表明,他的诗词,远远比不上他的绘画。尽管王维的画作没有流传下来,但旷世奇才的苏东坡说他是“中国唯一真正的山水画家”。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总结了前人的评价说:“右丞(王维的官衔)以前作者,无所不工,独山水神情传写,犹隔一尘。”

正是王维,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写意之先河。是禅,赋予了他神奇的智慧;是他,赋予了中国画禅的空灵,禅的意象,禅的境界,禅的超越。

极度宁静的心灵,是极度敏感的心灵。在这种状态下,人与天地万物会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彼此心心相印,共同体会那神奇的统一律动……

——“人闲桂花落”的诗魂,唯有禅心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