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099800000004

第4章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地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有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据说则是为了避邪。

那么,“端午节”究竟是从何而来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纪念屈原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世人为他感到哀伤,于是每年五月初五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三、纪念伍子胥

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伸阅读

“端午节”的习俗——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香包经过千年的流传,已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图案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人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