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099700000092

第92章 医药理论之大成──《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

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张仲景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不断探索,医术是精益求精。建安十年(205年)张仲景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要求医生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另一个病人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因此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人工呼吸

张仲景是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有一次,张仲景在行医时,发现有户人家门前聚集了很多人,他上前一看,只见一个人躺在地上,旁边有几位妇女在哭泣。张仲景一问情况,原来是地上那人因穷得活不下去而上吊自尽,被家属发现,虽然被解救下来,但已经不能动弹了,时间还不算久。张仲景马上挤开人群,吩咐把人放在床板上,用被子盖好保暖;叫两个人用力按摩他的胸脯,一面活动他的双手,自己则用手掌按压那人的腰部和腹部,一紧一松,不到半个钟点,那人居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再继续一会儿,那人就清醒过来了。

药物灌肠

张仲景是我国首次使用肛门栓剂治疗大便干结的医生。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人很虚弱,特地来请张仲景治疗。张仲景对病人的状况进行了观察,他发现病人虚弱,不宜用泻药,但是不泻病人的病又治不好,这种上虚下实的病,很难治。张仲景经过反复思考,决定采用新的疗法。

他取来蜂蜜,煎干水分,捏成长条形,塞入病人肛门。由于病人肠道得到滋润,大便很快就溶开,大便畅通后,热邪排了出来,病情立即好转了。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还被临床采用,并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

胆道蛔虫的治疗方法

“胆道蛔虫症”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早在1900多年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就指出蛔虫引起心痛的特点:心窝部的阵发性剧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当疼痛剧烈时,还会出现手足厥冷,呕吐蛔虫等症状。胆道蛔虫病后果严重,有时蛔虫还会从总输胆管钻到肝管甚至胰腺管里去,引起致命的急性胰腺炎、肝炎等等。张仲景提出用乌梅丸来治疗。根据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乌梅有抗过敏作用,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如果把乌梅与其他药物配伍,则具有使蛔虫退缩,离开胆道的作用。因此,《金匮要略方论》中提到的乌梅丸治蛔厥,是世界上最早的驱除进入胆道的蛔虫的有效方剂。

延伸阅读

张仲景坐堂

张仲景主张医学要不断进步,医生对患者要热情负责。相传,他做长沙太守时也不忘为百姓解除疾苦。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也不能随便接近百姓。但他认为只有接触百姓,才能给他们治病,也才能提高医术。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择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专为百姓治病。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给百姓治病。时间久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