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就面临着竞争,首先是就业的竞争,择业的竞争,然后是职场的竞争。竞争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往往给青年人的心中增加了种种无形的压力。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青年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青年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青年一定要认清形势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生存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从而在职场上更好的打造自己。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是靠父母供养而自己一直未“断奶”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啃老族年龄都在23岁至30岁之间,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
“啃老”是一个与家庭不能分割的概念,它存在着几种情形,对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地作一些剖析。
1、了解啃老族类型
70%以上认为身边存在啃老现象,可见啃老确实已成了一件普遍的事。但什么才算啃老,就各有各的说法。据分析,90后青年人啃老族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1)完全型啃老族
这类啃老族一般家庭条件优越,从小舒适惯了,不喜欢工作约束自己,也缺乏基本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在广东一般叫这种人为“二世祖”,多少含有一些贬低的意思。由于所有生活来源都来自父母,故称之为“完全型啃老族”。
(2)阶段型啃老族
这种啃老族一般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依赖父母,比如说大学毕业没找到适当的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一些薪酬少、强度大的工作,只好暂时呆在家中靠父母生活。如果找到合适的机会,他们大多数还是愿意出去工作的,故称之为“阶段型啃老族”。
(3)资助型啃老族
这种啃老族多数有正当职业,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生活所需。但如果遇上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仅凭他们区区的一点收入是无法应付的,必然要父母予以资助,故称之为“资助型啃老族”。
(4)消费型啃老族
这类啃老族通常是时尚人士,喜欢追求新潮,对时尚、娱乐、精品、服饰等有特殊嗜好,许多属于追星一族。由于自身实力不能支付此类开销,只能打父母的主义,故称之为“消费型啃老族”。
(5)居家型啃老族
这种啃老族基本上是单身,生活在父母所在的地区。虽然已经工作,但仍同父母住在一起,吃喝拉撒睡等一切开销仍需父母打理和操持,故称之为“居家型啃老族”。
2、认识啃老的原因
现在的啃老族的诞生多半是因为儿时父母过于溺爱的行为而导致的。大多数啃老族们因为从小有依赖父母习惯,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还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1)个体社会化的失误
成为啃老族的人,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这与个体接受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主体影响有关。
(2)家庭社会化的偏差
父母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培养方案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雕塑着子女的形态。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
子女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投靠父母。父母此时更是欣然接受,因为不管在外面怎么样,父母家的大门永远为子女敞开。即使是那些生活条件不错的子女,父母通常也愿意让他们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家庭这种关系引发的“啃老”现象。
(3)价值观念的转换
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也即存在着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落”,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这也是城市青年啃老的重要原因。
3、要学会自强自立
当我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啃老族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襁褓青年”的独立,除了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也应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机会。与其让父母养活啃老族,不如让他们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
(1)进行自我规划
现在的青少年有相当一部分缺乏自控自治能力,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得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所谓自我规划,也就是自已给自己提要求,定任务,安排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自我规划的内容可包括怎样听课,怎样预习和复习,怎样做作业,参加什么课外活动,做什么游戏,帮助家长做什么家务,做一个什么样的学生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不一定面面俱到,也不要求写得很规范,只要自己能给自己提出要求,并能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
(2)进行技能培训
啃老族需要改善就业能力,首先得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使得啃老族们学会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样才可以为摆脱啃老打下基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啃老族就业、自立的必由之路。
(3)进行思想教育
对抱着怕苦怕累和眼高手低两种心态的啃老族,要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这个工作可以由社会舆论和家长来完成。其实年轻人缺的并不是岗位,而是有些工作他们不愿意去做。
家长要通过各种渠道告诉自己的儿女,一个人应该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一步一步往前走。只有具备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才能改变自己的境遇。缺乏恒心、毅力和苦干精神,没有对工作、对生活的热忱,今后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4)父母态度明朗
父母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无原则地退让,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很多事实表明,只要家长割断“脐带”,把孩子推出去,孩子才能自立成才。
对于那些通过啃老达到好吃懒做目的的人,父母要进行批评与劝导。父母不是天生的保姆,没有义务提供精力、财力和体力来哺育已经长大的子女,更没有义务成为子女永久性的银行取款机和备用金库。
总之,青年朋友要尽快的从啃老族中走出来,尝试一些办法使得自己自立自强,这样就能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啃老,以下几种类型,让你看清自己是否有啃老情结:
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他们觉得在家里很舒服。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
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靠父母养活着。
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
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