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就是恶意的捉弄,嘲笑某人通常是为了让被嘲笑者遵守某种规则,或把被嘲笑者驱赶出某个群体。
一棵无花果树枝头挂满了青青的果子。无花果树发现,一棵大树挡住了它的阳光,这棵遮挡阳光的树上一个果子也没有。“你是谁,敢把我的阳光夺走!”那树回答:“我是一棵老榆树。”无花果树说:“你一个果子都不会结,你还站在我的面前,难道不感到害羞吗?你等着瞧吧,我的青果子成熟以后,我的孩子们每一个都会变成一棵大树,组成一片茂密的森林,把你团团地围住!”无花果一天一天地成熟了,青果子也变成了红果子。不久,一队士兵从这儿路过,发现了这棵果实累累的无花果树。他们立刻爬上去摘果子。结果可想而知,树枝被踩断了,树叶被弄掉了,所有的无花果一个也不剩,全被采光了,可怜的无花果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断技残叶。榆树感慨万千,十分同情地对无花果树说:“无花果树呀,如果你不曾结果实,如果你不会想入非非,那么你也不会变成今天这副可怜的模样啊!”
儿童喜欢嘲笑他人是有原因的。他们不再因为喜欢同一种颜色或同一首歌而交友,相反,他们喜欢与外表相似、行为也相似的孩子在一起,嘲笑他人能使这些孩子团结起来,孩子们也用嘲讽来表达他们的竞争意识。在学校里,在运动与功课方面,孩子们经常要参加考试,以分出个上下,而嘲讽是显示自己占了上风的最简单方式。孩子语言能力的增强也对嘲讽起了加速剂的作用,稍微大些的孩子不仅能够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而且还会把个人的价值观念附加到自己的观察上去。一个幼童会天真地评论说另一个孩子超重了,而大些的孩子就会附加一个观念上去“傻胖蛋”。在这个例子中,这种附加是负面的,因为他们会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
犹太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教育他们,不要嘲笑别人。还经常给孩子讲下面这个故事。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幼时怕羞而文静,被认为是一个小傻瓜。小镇上的人经常捉弄他,把一枚一角和一枚五分的硬币同时扔到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枚五分的硬币而引来大家的一阵嘲笑。一天,一位老妇人看到小威廉的样子很可怜,就把小威廉拽到一旁,问他:“你难道不知道一角比五分值钱吗?”威廉慢条斯理地说:“我当然知道,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硬币的话,他们恐怕就再没兴趣扔钱给我了。”
在这个故事中,嘲笑者让被嘲笑者嘲笑了,这大概不是嘲笑者的初衷;而嘲笑者并不知道自己才是被嘲笑者,这是深层次的悲哀。威廉后来成为总统,当初的嘲笑者会不会有人去献媚,说自己曾经“救济”过他呢?当然,这则小故事的流传,并不因为威廉是总统,只是依赖故事本身的幽默。
嘲讽给孩子以一种控制他人或控制局面的快感,嘲讽者很快地发现聪明的嘲笑会产生两个结果,其他孩子的哄笑与被嘲笑者的反应,大多数孩子都承认他们嘲笑同伴主要是为了寻找乐趣。作为家长,要像犹太家长那样,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不嘲笑别人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