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华夏之初——追寻祖先的足迹
6048800000007

第7章 服饰的起源

在漫长的远古时期,人类也跟动物一样赤身裸体,在广袤的大地上奔跑,捕捉猎物。出于抵御严寒、防御蚊虫、阻挡烈日暴晒等保护身体方面的需要,人们逐渐懂得了使用服饰。最初人们往往在狩猎的时候,为了更方便捕捉猎物,在身上绑上跟野兽一样的皮毛,埋伏在野兽出没的地方,进行围猎,这样一来人们逐渐养成了以兽皮为衣的习惯。伴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能力不断提高,审美意识的逐渐萌发,人们开始生产出用来保暖、御寒的衣服,同时也注意制造一些装饰性的物品,如珠子、玉器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的服饰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衣服是人们用来御寒、保暖、防晒的物品,在远古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能为人们完全展示衣服的发源。在山顶洞人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骨针,这充分说明,人类已经有了使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的历史。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陶盆上,能够看到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妇女穿着长至膝盖的相当讲究的长裙,这也能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怎样制造衣服。从其他的新石器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葛布、纺轮、大麻籽等与衣服制造相关的文物。如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原始织机的许多零件;在西安半坡遗址发现印有布纹的陶器,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布料来辅助加工陶器,而且布料本身的使用在当时已经相当的普遍。在大河村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麻籽实物,说明人们已经开始种植专门用于纺织的植物。更为难得的是,在山西夏县西荫村出土了已经被割裂的蚕茧,说明中国养蚕业以及丝织物,应该是在前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这也有力地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和从事丝织业的国家。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又不断根据需要,发明了腰带、帽子和鞋等服饰。为了狩猎行动的方便,人们自然地在腰间系上草绳。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耕作生产,人们也习惯系上草绳。后来,人们又开始系上皮条,这大概就是腰带的来源。到新石器时代,系在腰间的腰带已经非常讲究。如在江苏刘林出土的一个骨环腰带,制作极为精巧。至于帽子,有人猜想最初是远古人类摘取树叶来遮荫而发展来的。在一些遗址中,发现有佩戴帽子的人像。如在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一位中年男性玉人,头上就带有扁冠,并且冠上还有方格的纹饰。鞋子的来源,有人认为最早是人们将兽皮包在自己的脚上,用来跋山涉水之用,后来就慢慢地演变成鞋子。

远古的人们除了拥有以上所描述的衣服、鞋帽等实用性物品外,同时也有大量的装饰品。在山顶洞人遗址中,人们就发现石珠、贝壳、兽牙、鱼骨等多种装饰品。在大溪文化中,除了贝壳外,还发掘出一些玉制的珠、坠等。在临潼姜寨一个少女墓,共出土8721件装饰物,包括骨珠、石珠、石管、蚌壳、兽牙等,还包括诸多石制、木制、陶制等饰物,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饰物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