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
6048400000015

第15章 杂剧与南戏争盛

明代戏剧发展经历了正统杂剧逐渐衰落,新杂剧和传奇戏逐渐兴起的过程。在明初的文化高压下,杂剧创作都是些教化戏、神仙戏,到明中期开始才有文人不满杂剧形式内容的僵化,开始戏剧改革。突破了原来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固定格式的限制,有一折、七八折乃至十几折,内容上也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著名的剧作家和作品有梁辰鱼的《浣纱记》和阮大铖的《燕子笺》等等。而明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是临川派的创始人汤显祖。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万历年间进士。他性格刚直,不适合为官,于是在做了几年小官之后就回乡隐居,专心于戏剧的创作。他的代表作是“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由《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构成。其中又以《还魂记》影响最大。《还魂记》又名《牡丹亭》,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浪漫的爱情故事。剧中的杜丽娘勇于追求个性解放,为思念梦中情人而死,又为追求爱情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都反映了汤显祖本人的理想追求,交织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格。

明代艺术成就丰富。宋徽宗时期形成的南戏在明朝兴起并流行于南方,因地域不同有不同的风格,最终还形成了主流风格——昆腔。

永乐以后官方规定禁止民间创作、上演历史题材的作品,惟有描写神仙、节妇、孝子等内容的才允许发行。由此,剧坛之风一变而沉闷,反映百姓心声和揭露社会黑暗的内容销声匿迹,教化百姓、宣扬正统思想的戏剧和神仙戏一统天下。最有代表性的是周宪王朱有,身为贵族的他成日养尊处优,创作杂剧只是闲暇的娱乐,根本不可能反映百姓生活,他的剧作基本都是些求仙成佛之作。

杂剧的内容形式逐渐僵化后,已经不能满足民间对戏曲艺术的需求,因此杂剧在明朝中期开始衰落,新的戏曲形式呼之欲出。此时,南戏开始兴起。南戏是流行于南方民间的戏曲形式,大致产生于宋徽宗时期,此后一直在南方百姓中流传。明朝初年著名的南戏剧目有《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等。在官方的严格限制下,南戏曲目多由传统剧目改编而成,创新作品不多。

南戏的曲调根据地域不同,主要分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采用不同风格的腔调演出。其中昆山腔虽然流行的地域不广,但它“流丽悠远”,艺术美感在其他三腔之上,因此在嘉靖时期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音乐家的努力下,昆腔成为南戏中最兴盛的一支。魏良辅集合了当时一些很有才华的戏曲家和乐器演奏家,通力合作,历经数十年,探寻出昆山腔的改革之路。在唱腔方面,除了继续保持昆腔“流丽悠远”的特色外,吸收了其他三腔的长处,还注重借鉴北曲形式严谨的成果;在伴奏方面,改变了昆山腔不用弦索的局限,使用萧管、弦索、鼓板三类乐器,构成一个完整的伴奏乐团。从此,昆腔更能细腻地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兼收各家之长的昆腔最终成为南戏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