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河流、湖泊里生活着不少怪鱼。为了生存,它们练就了一身非凡的绝技。
“仰游冠军”黑腹鲶
鱼纲鲶科的成员大多黏滑、无鳞、扁头,尾部侧扁,上下颌长着密密的细齿,唇边生长两对胡须,它们的体色与其他鱼类一样:背侧黑褐,腹部灰白。
然而,刚果湖泊和溪流中的黑腹鲶却与鲶科中的大多数不同:背脊白色或淡黄,上面还带有大理石般暗淡的条纹,肚皮黑色。再加上黑腹鲶采用仰游姿势游泳。如此一来,无论是从空中俯瞰还是从水底仰望,它的体色都可以融进湖底昏暗的背景和淡淡的苍穹之中,从而逃脱了食鱼鸟类和肉食性鱼类的搜索。
观看黑腹鲶游泳是一种享受,别看这些长不足5厘米的小鱼肚皮朝上,死鱼般浮在水面。然而,一等昆虫落水,它们马上便猛虎扑食似地抓住猎物,可谓灵敏之极。
鱼类学家至今还搞不清这些奇怪的黑腹鲶体色错位的原因,是其先养成仰泳的习惯促进体色改变呢,还是其体色改变导致游泳姿势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个谜。
更为奇怪的是,在小黑腹鲶出世最初的日子里,它们的泳姿与一般鱼类无异,7~10个星期后,它们才变成肚皮朝上的怪样子。
“活电池”电鲶
电鲶有“活电池”之称。不过,它的发电器官的构造、发电原理和电鳗、电鳐不同。后者的发电器官由肌肉细胞变化而来,两对长梭形或卵圆形发电器位于头侧和胸鳍间,共有200万块蜂窝状电板,每块电板由六角柱体细胞形成,最高放电电压达800伏!而电鲶的发电器竟有500万块电板,它们起源于真皮腺体,遍布全身的皮肤和肌肉间,形成一层猪皮状胶质薄膜,包裹着身体。电鲶发电器的最高放电电压可达360伏,足以将手持金属钓竿的渔夫击昏。
电鲶放电固然是为了获取水中的鱼虾和其他小动物,但更多的是为了自卫。
生理学家同时发现,电鲶的放电还是电鲶个体之间传递信息和寻求配偶的一种方式。不同电鲶的放电方式和放电频率均不同,电信号的强弱也不尽相同。根据这些差异,电鲶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中意的伴侣。
“含子茹苦”的淡水鲈
第一批欧洲探险者在埃及金字塔古壁画上看到一种长有极为夸张的大头的怪鱼时,十分惊讶:世上竟有这样的怪鱼!其实,令人惊奇的不仅是硕大的鱼头,还在于鱼头周围星散的小黑点。是艺术家的杜撰,还是黑点确实存在?
现在,考古学家终于在不远的尼罗河中找到了壁画原型,一种充满母爱的淡水鲈。
雄鱼用尾鳍击水,旋转着在沙地上挖出一个小穴,而后用跳舞似的游泳姿势,以低于水平方向30°~60°哈腰状朝雌鱼行礼,直到将雌鱼引至洞穴。
交配后,雌鱼在洞穴里产下数百粒卵,然后小心翼翼将卵分离,一粒接一粒衔入口中孵化。
小鱼的孵化期为两星期。在这两星期内,雌鱼不吃不喝,光张着大嘴艰难地喘气。饥饿使它们的腹部绷紧,肋骨内陷,脑袋显得更大。
出世时仅2毫米长的小鱼最初住在母鱼的口中,但不久母鱼上下流动,侧着脑袋在河底磨蹭“肿起”的头部,以使小鱼游出,到外面独立生活。一旦小鱼真的似小豌豆一粒粒蹦出母鱼大嘴时,母鱼又会迫不及待地扑上去,重新将其吞入口中。直到小鱼逃出“庇护所”,而母鱼再也抓不住时,雌鱼才放心大胆地让它们自由生活。
每当危险来临时,雌鱼又会以与水平面呈10°~20°的夹角低头姿势向小鱼发出警报,小鱼迅速挤成“葡萄串”,蜂拥进入母鱼的口中。母亲马上逃离危险区域。
看了以上的文字,读者们也许不难理解古埃及壁画上的“怪鱼”头上的小黑点了吧!
“生物雷达”象吻鱼
除了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外,整个非洲的河流湖泊中都有象吻鱼。它们的外貌很奇特:比身体还要长的尖尖的长吻弯向下方,极像大象的鼻子。
象吻鱼拥有一套独特的“生物雷达系统”。但这种“雷达”工作原理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雷达不同:它不能发出电磁波,只是利用尾部皮肤内的电脉冲发生器放出一连串每秒达300次、电压为2伏左右的电脉冲,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场。脉冲发生器是一种名叫莫尔米罗马斯特的梭形器官,位于尾部脊椎两旁,发出的电力线在其头部汇合。象吻鱼游动时身子始终保持平直,这是为了避免破坏周围的电场。如果有敌害或猎物在附近出现,象吻鱼身体周围的电场就会受到干扰,电力线立即偏向不速之客。于是,高灵敏度电感器马上发出警报。
象吻鱼利用“生物雷达”能及时测出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大都导电性能差,对电力线有天然的斥力。象吻鱼的“生物雷达”能识别各种物体的外形、大小、重量、色彩、气味甚至导电性能。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体容器,一个盛满河水,一个灌满蒸馏水,象吻鱼照样能凭借其自身独特的“生物雷达”系统作出正确的判断。
象吻鱼的“雷达”是进化过程的杰出产物。它们生活的非洲天气炎热,河流或湖泊中有机物极易变质,加上象吻鱼通常在夜间沉到水底觅食,很易将淤泥搅混。如果没有“生物雷达”系统,象吻鱼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寻求食物,逃避敌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象吻鱼的近亲裸臀鱼有更为出色的“生物雷达”,它们能察觉3×10-9微安大小的电流变化,准确识别藏有鱼钩的鱼饵和普通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