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老子
6035700000006

第6章

下篇德经

第三十八章

“章旨”

本章是德篇的开始,把德分成两大类,即上德和下德,它们的分界线是,上德是不德,下德是不失德;上德是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是为之而有以为,界线很分明。上德是无为所以近道,下德是有为(为之)所以离开了道。下德又可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上仁,二是上义。三是上礼。

这三者都是“为之”,所以都是下德,不过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非故意表现它的仁)是下德中的上流;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故意表现它的义)是下德中的中流;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得不到任何反响)所以是下流,如果列个表的话,可如下表:

道→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界线在“有为”还是“无为”,“表现自己”还是“不表现自己”。礼最讲形式,最讲表现,因此称之为忠信之薄,祸乱之首。前识(先知)问题是哗众取宠的东西,所以也不是好东西。老子提倡敦厚朴实的风气。

德经一开头就给道德分类,目的是在使大家有所归向(采《老子新解》的意见)。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②,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③。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④,而乱之首也。前识者⑤,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⑥。故去彼而取此⑦。

“注释”

①上德不德:前一个“德”是名词,指道德。后一个“德”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不以为有德。

②礼:指古时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③攘(rǎnɡ):捋起、卷起。攘臂:卷起袖子,伸出胳膊。扔:拉。

④泊:通“薄”,浅薄。

⑤前识:先知,有先见的人,据《韩非子·解老》说,此指无根据的预测。

⑥华:浮华,虚华。

⑦彼:指上文的“薄”、“华”,即指“礼”和“前识”。此:指相对的“厚”、“实”,就是指“道”与“德”。

“译文”

高层次的“德”不自认为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高层次的“德”是顺其自然,无意表现它的“德”。低层次的“德”是做道德事、有意表现它的作为。高层次的“仁”有所作为,而无意表现它的“仁”。高层次的“义”有所作为,而有意表现它的“义”。高层次的“礼”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响应它,于是就卷袖捋臂地硬拉强拽人按礼行事。所以丧失了“道”,然后才讲“德”;丧失了“德”,然后才讲“仁”;丧失了“仁”,然后才讲“义”;丧失了“义”,然后才讲“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淡薄,邪乱的祸首。所谓先知先见之明,不过是“道”的浮华,而且是愚昧的开端。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浮华。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而选取敦厚和朴实。

第三十九章

“章旨”

上章把“德”作了分类,本章阐述“德”与“道”的关系:只有得了“道”,才会有其“德”。陆德明曰:道生万物,有得有获,故名德。根据陆德明的解释,得就是德,就是有得于道的意思。“得”与“德”的区别,据韩非在《解老》中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这就是两者的区别了。

本章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道”的功能,这一层里六个“一”,都是指的“道”,得“一”就是循于“道”则有“德”了,不循于“道”则无得。于是得道有德能生存安宁,反之就会破败死灭。第二层是在说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离不开“道”,说明“道”的重要性,进一步专就侯王为例再论怎样才能得“道”有“德”。

“原文”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②。其致之也③,谓天毋已清④,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⑤;谓神毋已灵,将恐歇⑥;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⑦。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⑧。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⑨,硌硌若石⑩。

“注释”

①昔:从前。一:指“道”。见第十四章“混而为一”。

②正:正轨,准则(正道)。

③致:至于,达到。

④已:停止。

⑤发(fèi):同“废”,倾毁。

⑥歇:停歇、灭绝。

⑦蹶(jué):跌倒,垮台。

⑧不谷:不善。

⑨禄:俸禄,此指尊贵。

⑩硌硌(luò):石头坚硬粗劣的样子。

“译文”

自古以来获得“道”的:苍天获得“道”因而就清明,大地获得“道”因而就宁静,神仙获得“道”因而就灵验,河谷获得“道”因而就盈满,万物获得“道”因而就生长,侯王获得“道”因而就能做天下的准绳。但是这种情况达到了它的极点,也就是这样说:苍天不停地清明下去,最终恐怕要破裂;大地不停地宁静下去,最终恐怕要崩陷;神仙不停地灵验下去,最终恐怕要失灵;河谷不停地盈满下去,最终恐怕要涸竭;万物不停地生长下去,最终恐怕要绝灭;侯王愈来愈尊贵而高高在上,最终恐怕要垮台。所以果真尊贵了就要以卑贱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为基础。因此,君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是君王卑贱的根本吗?不是的。所以招致过多的赞誉就反而没有荣誉。所以圣人不想像珠玉那样尊贵华美,而宁愿像顽石那样低贱丑陋。

第四十章

“章旨”

通行本此章作《同异章》第四十一。

本章分三层:首先论述对悟道的三种不同态度,将“士”分为上、中、下三等,说明“道”隐微深奥的特性不易为一般人所领会。它的特性异常,本质未现,价值不同凡响。

接着引用十二句古语格言,说明上述“士”不同态度的由来。是由于“道”的高深莫测,只好引成语、打比喻,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诸领域的多种事物的本质与现象中,论证矛盾的普遍性,充满辩证法。从上士看,道是明道,从下士看道若昧,写出道的不可捉摸和高深。末尾呼应开头“道”,并阐明“道”的重要功能与威力。

“原文”

上士闻道①,堇能行之②。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③:明道如费④,进道如退,夷道如类⑤,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⑥,质真如渝⑦,大方无隅⑧,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⑨,天象无刑⑩。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

①士:指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对悟“道”的深浅态度,分上、中、下三种类型。

②堇(jǐn):通“仅”。通行本作“勤”。勤奋。

③建言:立言,格言。

④费:费解烦琐。通行本作“昧”。暗昧。

⑤夷:平坦。类(lì):通“戾”。偏斜。引申为崎岖。

⑥建:健。偷:苟且怠惰,松懈疲弱。

⑦质:诚信。真:指德。渝(yú):改变,背弃。

⑧隅(yú):角。

⑨希声:此指无声。希,通“稀”。

⑩天:通行本作“大”。刑:通“形”。

“译文”

上士听了道,勤奋地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够格称为道。因此古语说: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直的道好像偏斜,高尚的德好像低谷,洁白好像污黑,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疲弱,诚实的德好像背弃,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只有“道”,才能善始并且善终。

第四十一章

“章旨”

本章论及以“道”为核心的密切联系着的三方面内容:返本归根是“道”的运动形式;柔弱是“道”的作用;由无形质到有形质是“道”生万物的过程。

返本归根的思想在很多章内都有反映,是老子哲学的归结点;但是,这种返归运动实际不是直线单向地来而不往,而是在循环过程中进行的。因为没有离去,就不会有返归,不生“有”,就不会返“无”。所以老子既说“归根”、“复命”(十六章),又说“周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运曰反”(二十五章)。以上采《老子注译》的意见。

“原文”

反也者①,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②。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注释”

①反:通“返”。返回,还原。有两种含义:其一说是指“道”的返本复初。其二说是指向相反方向对立的一方转化运动。

②弱也者,道之用也:弱,柔弱。用,作用,运用。这句意思说弱是道的运用。老子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因此他主张处在柔弱地位,然后向对立面转化发展,取得最终胜利。

③有生于无:有,指有形质。于,从。无,指无形质。这句意思是说:万物之源是“道”,“道”生万物的过程是从无形质到有形质。

“译文”

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发展,是“道”的运动。保持柔弱的地位,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产生于具体的有形质之物,“道”生万物的过程是从无形质之物产生出具体的有形质之物。

第四十二章

“章旨”

本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讲“反也者,道之动也”,后半部分讲“弱也者,道之用也”。此章是对上一章的补充论述。所以,有的学者将上一章和本章合为一章作《德经》第四章。

此章由道一而说万物,由万物而说阴阳,由阴阳而说损益。前面讲:“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论述的就是阴阳配合的运动规律。后面讲:“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论述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道”的运动可分两方面:一是发展,二是转化。文章结尾处提出警告说:“故强良者不得死”,此指背道行事的强霸人,决没有好下场。这说的就是转化,因而说应用“弱”,保持柔弱的地位是“道”的运用。认为只有守柔、抑强,才符合“道”的原则,才能有益无损。谦受益,满招损,渗透着辩证法。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④。天下之所恶⑤,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⑥,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⑦。我将以为学父⑧。

“注释”

①道:指阴阳配合之道,它是宇宙的本原。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初混沌的元气。

②二:指天、地。

③三:指由天地产生的阳气、阴气与阴阳混合而成的和气。

④中:中间、适中。通行本作冲,交互冲撞的意思。

⑤恶(wù):憎恶,厌恶。

⑥损:减损。益:增益。

⑦强良:通行本作强梁,强横霸道的人。不得死:就是不得好死的意思。

⑧学:通行本作教。父:通“甫”,开始。

“译文”

“道”产生原初混沌的元气,这原初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阳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适中就生成新的和气。天下所厌恶的虽然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事物有的减损了反倒增益,有的增益了反倒减损。所以别人所教导人的,我也说来教人。因此,强横霸道的家伙不得好死。我要把这道理作为教学的开始。

第四十三章

“章旨”

这一章承接前一章后半内容,阐述柔能胜刚、弱能胜强以及无为的好处。老子一贯主张“守柔”、“无为”。柔弱是“无为”,刚强属“有为”;最坚强的东西阻挡不了最柔弱的东西,“坚强”不如“柔弱”,“有为”不如“无为”。所以有人举例说,水和空气,至柔之物,然而偏能穿石运物,化石蚀金,这是至柔驰骋于至坚而尽人皆知的事。另说:日月之光本无质也,而能透乎蔀屋。无有入于无间者,此类是也。因此本章总结出:“无为之有益。”老子申述“天下希能及之矣”,说明守柔才是常胜之道。所以在第八十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这是对前第四十一章的“弱也者,道之用也”的具体说明。

“原文”

天下之至柔①,驰骋于天下致坚②。无有入于无间③,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④。

“注释”

①至:最。

②驰骋(chěnɡ):原指马快速奔跑,这里比喻攻击、贯穿,无所阻挡。

③无有:此处指不见形迹的东西。无间:指没有间隙的东西。

④希:通“稀”,稀少,罕见。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极坚硬的东西里穿行无阻。空虚无形之物,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中。我因此而知道无为的好处。不用空谈的教化,无为的好处,普天下很少事物能够赶得上它。

第四十四章

“章旨”

本章反映了“明哲保身”的思想。俗人多轻身而求名利,贪得财物而不顾危亡。老子在此章唤醒世人要贵身重己,不可为名利而丢脸送命。

本章开头提出三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讲人不应该为名,第二个问题讲人不应该为利,第三个问题要人考虑得失:甚爱大费,多藏厚亡,这类都是“失”的例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些都是“得”的例子。当你领悟孰得孰失,那就知道该怎样去做,不该怎样做,因此也就可以长久安全。

本章所论,指出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着对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老子要人们注意,不要因争得名利而丧身,要少私寡欲,知足知止,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还有可取的地方。如果领会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那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成为自由主义的表现了。

“原文”

名与身孰亲①?身与货孰多②?得与亡孰病③?甚爱必大费④,多藏必厚亡⑤。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⑥,可以长久。

“注释”

①亲:亲近,可爱。

②多:重,贵重,宝贵。

③病:苦,有害,担忧。

④爱:吝惜,吝啬。费:耗费,破费。

⑤藏:贮藏。厚:严重,重大。

⑥殆(dài):危险。

“译文”

名誉地位与身体生命哪一个更可爱?身体生命与财货家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样更令人担忧?过分吝惜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使自身生命保持安全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