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老子
6035700000011

第11章

第六十九章

“章旨”

本章据甲、乙两本编次。通行本此作《三宝章》第六十七。此章承前(第六十五、六十六)两章而再论立国之道。章内“我”自然是指的“道”,所讲“三宝”就是“道”的三条基本原则。本章老子讲这三条原则对治理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具体运用。

老子认为,道不仅存于自然,它也存在于社会,人们的行为也有道。对人们来说,有三件法宝值得重视,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而“慈”尤能得天之助。他讲“三宝”关系到生死存败的大事,其中有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第一第二法宝有可取之处,而第三法宝过于保守。

“原文”

天下皆谓我大①,大而不宵②。夫唯不宵,故能大。若宵,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恒有三葆④,持而宝之。一曰慈⑤,二曰俭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⑦。今舍其慈,且勇⑧,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⑨。

“注释”

①我:指“道”。

②宵:通“肖”(xiào),像。

③细:细小、渺小。

④葆(bǎo):通“宝”,珍宝。

⑤慈:慈爱。

⑥俭:俭啬,蓄藏。

⑦成事:大器。“事”与“器”异文,成:大。

⑧且:取。

⑨垣(yuán):护卫,通行本垣作卫字。

“译文”

天下人都说“道”博大,博大却不像一般事物。正因为不同一般事物,所以才能够博大。如果像一般事物,它早就变得渺小了。“道”永远有三件珍宝,掌握着并珍视它们:第一件是慈,第二件是俭,第三件是不敢为天下先。因有慈柔,所以才能勇敢,因有俭啬,所以才能开拓,因不敢为天下先,所以才能成为天下的首长。如果舍弃慈柔谈勇敢,舍弃俭啬谈开拓,舍弃退让谈争先,就必然走向死路。那慈柔用于作战就可取胜,用于守卫就坚固。苍天要树立谁,就用慈爱去保卫谁。

第七十章

“章旨”

通行本此作《配天章》第六十八,兹据甲、乙两本编次。本章继续讲“道”的原则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直承上一章的“慈”、“勇”、“战”、“守”等方面的内容。此章老子提出怎样以“不争之德”来克敌制胜的道理,从而揭示了战略战术的原则。

本章首列四善:不逞强,不激怒,避免正面硬拼,利用旁人力量。首先对将帅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在军事学上,都有很大的价值。接着归纳三点,而以“道”的准则殿后。说明用兵也必须遵循“道”的原则,应是“不得已而用之”(第三十一章)。老子讲的“不争之德”,是符合天道的最高准则。基本精神还是“无为”,他估计人们认为无为会受欺挨打,因此他阐述无为——不争之德,力量大得很,是致胜之术。中心意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不争之德”来取胜。

“原文”

故善为士者不武①,善战者不怒②,善胜敌者弗与③,善用人者为之下④。是谓不诤之德⑤,是谓用人,是谓肥天⑥,古之极也⑦。

“注释”

①士:武士。此实指将帅。

②怒:发怒、激怒。

③与:对敌交锋,厮杀搏斗。

④“善用”句:据高延第说,意思是谦下待人,可以换得别人的诚心,士卒亲附,就乐于为之效力疆场。

⑤诤:同“争”。通行本作“争”字。

⑥肥:壮大。通行本作“配”字。

⑦极:准则,法则。

“译文”

所以善于作将帅的人,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被激怒拼命;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对斗而胜;善于用人的,对别人很谦虚。这叫做与人无争的美德,这叫做能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壮大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第七十一章

“章旨”

通行本此作《玄用章》第六十九,兹据甲、乙两本编次。本章和前面二章是相应的,继续讲“道”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特别阐扬哀慈,以明不争之德。第三十一章曾反映出老子的反战思想,他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用之”,这种思想与本章一气相通。

本章先讲主张不要挑起争端战事。应取“不敢为主而为客”,说明有“道”的军事家不把战争用作进攻手段,而只用作防御手段。也是一种斗争方式。其次讲自视力量薄弱,在战争中要慎之又慎,不敢进一寸而宁可退一尺。做到有理有利了。再次讲惧怕的是目无敌人——轻敌。轻敌杀伤多,杀伤多则伤慈,所以老子说:“近亡吾宝矣。”最后讲:当两军力量相当时,被迫迎战而怀有“哀”心的一方必定胜利。其中提到轻敌必败、哀兵常胜的见解,确有它合理的地方。

“原文”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①,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②,襄无臂③,执无兵,乃无敌矣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葆矣⑤。故称兵相若⑥,则哀者胜矣⑦。

“注释”

①主:指挑战的一方,进攻的一方。客:指应战的一方,防守的一方。

②行无行(hánɡ):第一个“行”,动词,指行进。第二个“行”,名词,指行列,阵势。

③襄:通“攘”,通行本作“攘”字,上举、举起。

④乃:就。通行本作“扔”字。无敌:通行本作“轻敌”。

⑤近:接近。亡:失去。葆:通“宝”。指六十九章“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

⑥称:举。相若:相当。

⑦哀:悲愤,慈柔。

“译文”

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主动挑起战争,确是不得已而应战,我不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叫做出兵行军却不见行列,奋臂上举却不见手臂,握起武器却不见武器,这样就无敌于天下了。祸害没有再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等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举兵相争时,双方力量相当,那心怀慈柔、悲愤的一方必定获得最后的胜利。

第七十二章

“章旨”

本章依据甲、乙两本编次,通行本此作《知难章》第七十。本章是老子的自许和慨叹。老子主张“无为”,是要“无不为”;主张“无争”,是要“莫能与之争”。所以,他并非自甘默默无闻,他也希望自己的各种思想原则能通行于世。这里,老子既称许自己的主张切近简要,明了易行,又慨叹世人不了解“道”,不了解自己,不买自己的账。因此,他深感曲高和寡而不得不“被褐怀玉”(采《老子注译》说)。

老子的思想企图就人类行为作一个根源性的探索,对于世间事物作一个根本性的认识,而后用简朴的文字说出单纯的道理来。文字固然简朴,道理固然单纯,内涵却很丰富,犹如褐衣粗布里面怀藏着美玉一般。可惜世人只慕恋虚华的外表,所以他感叹地说:“知我者希。”(陈鼓应说)这一章里老子希望能获得知音,能有人实行他的“道”。

“原文”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①,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②,事有宗③。其唯无知也④,是以不我知⑤。知者希⑥,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⑦。

“注释”

①莫:无指代词,没有哪一个人。

②君:主宰,主见。此“君”与下句的“宗”都指“道”而言。

③宗:宗旨。此“宗”与上句的“君”是互文见义。

④其:指众人。唯:因为。

⑤不我知:不知我。否定句中,宾语“我”前置。

⑥希:通“稀”。

⑦被(pī):通“披”,被是披的古字,穿的意思。褐(hè):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用粗毛和麻编织成的短衣衫。

“译文”

我说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却没有人能理解它,也没有人能实行它。我的言论是有主旨的,我做事情是有根据的。人们因为没有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就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非常少,效法我的人就很珍贵了。因此,圣人就好比是外面穿着粗麻衣衫,怀内揣着宝玉一样。

第七十三章

“章旨”

本章按照甲、乙本编次,通行本此作《知病章》第七十一。陈鼓应说,本章是就不知的态度上来说的。有些人只看到事物的表层,便以为洞悉事物的真相;或一知半解,强不知以为知。这在求知的态度上,欠缺真诚,所以说犯了谬妄的“病”。有道的人之所以不被视为谬妄,乃是由于他能不断地作自觉与自省的工作,能恳切地探寻“不知”的原因与根由,在不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也不轻易断言。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做到心智上的真诚。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说:“知道自己不知道。”立意亦相同,要人有自知之明,并诚实地检视自己,以求自我改进。

所以总上而来,本章是老子从人对事物或道理多有不知的方面,讲人们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

知不知,尚矣①。不知不知②,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③,是以不病。

“注释”

①尚:尚好,好。通行本作“上”字,上与尚古字通用。

②不知不知:王弼本及各本都作“不知知”。此据帛书甲本作“不知不知”,文义较顺,便于理解。蒋锡昌对“知不”四句作:“能知其所不知者,上也;不能知其所不知者,病矣。”张松如据此说法译作:“知道了,还以为不知道,高啊。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糟啊。”任继愈译这四句为:“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就是病。”

③病病:动宾短语(词组)。第一个“病”字,动词;第二个“病”字,名词,把毛病看作是毛病。

“译文”

知道了,又不炫耀自己知道,这是好事;不知道,还装作自己知道,这是弊病。因此,圣人不犯这种弊病,是因为他把这种弊病看作严重的弊病,所以他才没犯这种弊病。

第七十四章

“章旨”

本章依据甲、乙本编次。通行本此作《爱己章》第七十二。这一章是老子对高压政治所提出的警告。全章分三层论述:首先说民不畏威的后果。老百姓到了不害怕刑罚时,那么大的恐怖就要发生,老百姓就会起来造反。接着讲民不厌弃的道理。换言之,就是讲的是官逼民反的道理。暴政逼迫,百姓到了无法生存时,就会铤而走险了。因此希望执政者对待百姓要宽厚,对百姓作出谦下的姿态,以免遭到百姓的厌弃。最后表明圣人的去取。圣人采取谦下宽厚政策,唾弃恐怖高压政策。

有人认为,在这些告诫和希望中,体现出老子清静无为,欲上必下,欲先必后的一贯思想,也反映出他对人民潜在力量的认识。

“原文”

民之不畏畏①,则大畏将至矣②。毋闸其所居③,毋猒其所生④。夫唯弗猒⑤,是以不猒⑥。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⑦,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注释”

①畏畏:第一个“畏”,害怕的意思。第二个“畏”,通“威”。通行本作“威”。这一个“威”指由执政者发出的、威压百姓、要百姓畏惧的事情。简言之第二个“畏”作“威压”解。

②大畏:“畏”通行本作“威”,这一个“威”指使执政者受到威胁、感到畏惧的事情。由于“畏”、“威”字相通,词同源,简言之“大畏”或“大威”指统治者将受到“天诛”。

③毋(wú):不要。闸(ɡé):闭门。通行本作“狎”,通“狭”,逼迫。

④猒(yā):通“压”,阻塞,压榨。

⑤唯:只有。

⑥猒(yā):倾覆。通行本作“厌”,厌弃。

⑦见(xiàn):通“现”,显现。

“译文”

一旦百姓不再害怕威压,那么大的恐怖即将到来了。不要逼迫百姓无处安居,不要压榨百姓无法生存。只有不压榨百姓,才不会遭到百姓的厌弃。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自爱自重但不自居高贵。所以他舍弃“自见”、“自贵”,而选取“自知”和“自爱”。

第七十五章

“章旨”

本章依据甲、乙编次。通行本此作《任为章》七十三。这一章讲天道自然规律以及柔弱不争原则。全章所述重点在说明首句。分三层阐述:先说敢与不敢的不同后果,“勇于敢者则杀”,逞强贪竞,无所畏惮,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二章),“勇于不敢者则活”,因柔弱哀慈,慎重行事。谓“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八章),用生死不同的后果来说明,人类的行为应选取“慈柔”,而遗弃“逞强”。这是什么道理呢?接着再讲自然的一般规律:“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老子以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人类的行为应取法于自然的规律而恶戒逞强好斗。在军事方面,他主张“不战而善胜”,要善谋而不硬拼,这是有合理因素的。最后明告规律不容忽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自然之道是有定数的,又是包罗万象而无可逃避的。所以人们只能顺应,否则会遭殃。

“原文”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①,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②,孰知其故?天之道③,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而善谋④。天网恢恢⑤,疏而不失⑥。

“注释”

①“勇于”二句:据蒋锡易说:“七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敢’即‘坚强’;‘不敢’即‘柔弱’。”勇:指勇气。敢:指逞强。杀:与“活”相对,指“死”。

②恶:厌恶,憎恨。

③天之道:指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④单(dàn):诚信,诫厚。通行本作“[XCF01.TIF;%19%19,JZ]然”。

⑤恢恢:广大的样子。

⑥疏:稀疏不密的意思。

“译文”

勇气用于逞强争胜就不得好死,勇气不用于逞强争胜才会活得好。这两种不同人的勇气,有的用对了受益,有的用错了遭害。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它的缘故?自然的规律,不战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答应,不用召唤而自动到来,因诚厚而善于谋划。自然的功能是广大的罗网,网眼虽然稀疏,却不漏失任何东西。

第七十六章

“章旨”

本章依据甲、乙本编次。通行本此作《制惑章》第七十四。本章主旨在于批评和谴责统治者对百姓滥用杀戮政策。

前一部分,指出杀戮政策是无效的,因而是不该实行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一认识十分深刻。老子又用假设的事实(“若民”至“孰敢”),反证了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增强了批评和谴责的力量。

后一部分说奉行杀戮政策是违背天道的,同时警告说,违天伤人者必自伤。本章首尾所说“民不畏死”、“则希不伤其手”,这与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的思想实有相通之处。王弼以“天诛将至”注“大威至矣”,这一注释似乎也正可移用于本章(采《老子注译》说)。

“原文”

若民恒且不畏死①,奈何以杀惧之也②?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③,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④。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⑤。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⑥。

“注释”

①恒(ɡènɡ):普遍。且:将近。

②奈何:怎么样?惧之:使动句式,使之惧怕。

③畸(jì):通“奇”。为奇:做不正的事。为邪作恶而犯法。

④恒(hénɡ):通“常”。司杀者:掌管杀人的人。

⑤匠:木匠。大匠,指匠师,木工的首领。斫(zhuó):砍削。

⑥希:通“稀”,少。伤其手:砍伤自己的手,比喻违天行事而自受其害。

“译文”

如果百姓普遍接近于不怕死,怎么能用杀人来恐吓他们呢?如果百姓普遍接近于怕死,那么对为邪作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抓获杀死,谁还敢为非作歹呢?如果百姓普遍接近于果真怕死,那么通常有掌管杀人大权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要是代替掌管杀人的人去杀,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师去砍削木材。代替高明的木匠师砍削木材的人,就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了!

第七十七章

“章旨”

此章依据甲、乙本编次。通行本此作《贪损章》第七十五。本章承接前章,转换一个角度,继续对统治者提出批评和谴责。老子认为,统治者取税过多,百姓才饥饿;统治者实行“有为”政治,社会才动乱;统治者养生过于优厚,百姓才把死看得很轻。因此他认为,统治者恬淡无欲,清静无为,才是消除社会上的贫困和动乱的良方。

这里,老子对现实中不合理现象的揭示,对下层民众疾苦的反映,应该说是深刻的。对统治者的批评也是强烈的(采《老子注译》说)。

“原文”

人之饥也①,以其上食税之多也②,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③,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④,以其求生之厚也⑤,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⑥,是贤贵生⑦。

“注释”

①饥:古时说饥,比饿的程度重。

②上:指居于民上的执政者,多指王侯。帛书“上”作“取”字。“税”:马王堆本甲本作“[XC兑。TIF;%83%85,JZ]”,乙本作“跷”。此按通行本作“税”,其义较当。

③治:治理。“不治”是因为“有为”破坏了清静、淳朴、天真和自然。见前第五十七章:“法物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八章:“其政察察,其邦缺缺。”

④轻死:把死看得很轻。

⑤厚:此指过多。

⑥唯:只有。无以生为者:就是不厚生、不贵生的人,也就是恬淡无欲的人。

⑦是:此,这。贤:胜过,指高明,贤明。贵生:看重追求安逸的生活。

“译文”

老百姓所以受饥挨饿,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征收赋税太重太多,因此而苦于饥饿。老百姓所以得不到治理,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而得不到治理。老百姓所以看轻死去铤而走险,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贪求生活享受过分,因此老百姓才看轻死去铤而走险。只有不在生活方面过分看重享受的人,才比贪求个人生活奢侈安逸的人高明。

第七十八章

“章旨”

此章依据甲、乙本编次。通行本此作《戒强章》第七十六。本章承前三十六章、四十三章和启后第八十章,讲“柔弱胜刚强”之说,表现了老子贵柔戒刚的思想。

本章分三层:第一层是摆事实,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说明初生的时候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的时候都是坚硬的状态。第二层是讲道理,老子从万物由生到死变化过程所观察到物理之规律或活动之常情:“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三层为结论,老子断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微细生之徒”,这结论包含着坚强的物体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物体则充满着生机。他虽然不可能认识到必然取得胜利的是新生事物,但是这条光辉原则,却为暂时处于劣势的新生力量,最终战胜暂时貌似强大的旧势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XC0002.TIF;%9%9,JZ]信坚强①。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②,其死也枯槁③。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④;柔弱微细,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⑤,强大居下⑥,柔弱微细居上⑦。

“注释”

①[XC月。TIF;%37%36,JZ](ɡènɡ):最终、未了。信(shēn):通“伸”,身体伸直。

②脆:脆弱。

③槁(ɡǎo):干枯。

④徒:类型。

⑤恒(ɡènɡ):通“亘”,穷尽。通行本此字作“折”,较易理解,被砍折的意思。

⑥下:下降,下位。

⑦上:上升,上位。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躯体最终伸直僵硬。万物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韧脆弱的,它死后就变得干硬枯萎了。所以说:坚硬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微细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不会取胜,树木长到强壮就会被砍伐。凡是强大的就处于下降的地位,凡是柔弱微细的反而处于上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