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老子
6035700000010

第10章

第五十八章

“章旨”

本章表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此章分三层次论述。首先从为政的“无事”(无为)、“有事”(有为)的不同结果,指出“无为”之政会导致民风淳朴,长治久安;“有为”之政会导致民风狡诈,社会动荡。接着讲从上述结果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福与祸、正与奇、善与妖,能够互相转化,说明一切事物内部无不存在互相对立的两种因素,即前四十二章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此章所说“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是老子有名的句子,形象地说明了一对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关系,充分阐述了辩证的道理。不过事物之间的转化都是有条件的。这一层又看出一个问题:孰知其极?因此圣人行事,不为已甚。最后一层提出了“圣人”的处世哲学:为避免事物向不利的方面转化,就要时时处处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反映出老子朴素辩证法的不彻底性,他不知人可以创造条件,使“福”了更“福”,也可以创造条件,防止祸患的发生。

“原文”

其正闵闵①,其民屯屯②。其正察察③,其邦缺缺④。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⑤?其无正也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⑦,人之悉也⑧,其曰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⑨。光而不眺⑩。

“注释”

①正:通“政”。闵闵:昏昧、糊涂。

②屯屯:淳厚。通行本作“淳淳”。

③察:明察苛细。

④缺:通“狯”,狡猾。

⑤极:极端,界限。

⑥正:准则。

⑦妖:邪恶。

⑧悉:熟悉。通行本作“迷”。

⑨绁(yì):超越。通行本作“肆”。

⑩眺(tiào):斜视。通行本作“耀”。

“译文”

政治上宽厚,百姓就淳朴。政治上严苛,百姓就狡猾。灾祸是幸福的依身之地;幸福是灾祸的藏身也所。谁知道它们的界限呢?这并没有一定的准绳。正会还原为邪,善会还原为恶,人们对这些的了解,时间本来就已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剪割万物,兼收并蓄而不刺伤他人,正直而不过度,光明而不耀眼。

第五十九章

“章旨”

本章提出“啬”的原则。老子把“啬”看作是“治人”、“事天”的最好原则,是“三宝”之一(见第六十七章)。“啬”是要收敛充实于内,是要积“德”。“德”是“道”的体现。积“德”就是为“道”,“德”深则“道”厚,就会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就会获得旺盛的生机和坚实的根本。据以治国,则国运长久;据以养身,则长生不衰。(采《老子注译》之说)

《韩非子·解老》:“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高亨说:“啬本收藏之义,衍为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字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老子主张塞兑闭门,不出户,不窥牖,都同为啬,是一义而分别加以阐述。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正可作此章首句之注脚。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以蚤服③。蚤服是谓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⑤。无不克则莫知其极⑥。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⑦,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⑧,长生久视之道也⑨。

“注释”

①事:侍奉,此指保养。事天,保养天性,即“养生”的意思。

②啬(sè):吝惜。此指爱惜及蓄藏精力。

③蚤(zǎo):通“早”。服:从事、奉行。

④重:多,厚。

⑤克:胜任,成功。

⑥极:极限,尽头。

⑦母:本原,根源。比喻国家赖以安定的根本。

⑧氐(dǐ):通行本作“柢”,树根。据《韩非子·解老》说:蔓延的根叫“根”,下扎的直根叫“柢”。

⑨久视:久立,久活。据高亨说:即长久存在。

“译文”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哪一种原则比得上爱惜精力更重要。因为爱惜精力而能先于别人顺奉“道”;顺奉“道”在先叫做多积“德”;多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胜任的;没有什么不能胜任就不知道他能力的极限;不知道他能力的极限,就可以担负起保护国家的责任;掌握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可以长久维持;这叫做深根固柢,长生久存的道理。

第六十章

“章旨”

本章承上三章(五十七至五十九章)再总论治国之道。首先提示原则:“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以烹小鱼为例,说明治国应以清静为原则,万不可任意搅扰百姓。

接着点明方法——“以道立天下”。治国者守“道”、“无为”,就可以使潜在的邪恶势力无机可乘,无祸可作。各种势力互不骚扰伤害,各守其静,天下就会相安无事。

最后指出关键:“圣人不伤人。”(现在所说的:关键在领导)商君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在上崇道不越轨范,自然邪气不生,鬼魅藏形,百姓安乐了。

本章与荀子《天论》有相同的地方。此章说,“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天论》说:“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都把政治清明放在首要地位,把“鬼神之祟”看作无足轻重。还说明只要人为得当,祸患则无由降生。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①。以道立天下②,其鬼不神③。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④。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

“注释”

①烹(pēnɡ):煎煮食物。小鲜:指小鱼。据《诗经·桧风·匪风》毛传:“亨(烹)鱼烦(一再扰动)则碎,治民烦则散(散乱),知亨(烹)鱼则知治民矣。”

②立:建立,治理。

③神:灵通,灵验。

④不伤人:指不惊扰百姓。

⑤两不相伤:承上述“不伤人”,指“神”和“圣人”两方都不伤害人。

⑥“故德”句:此旬意思足,鬼、神、“圣人”和民彼此能以德相待,都相安无事,各守其静。

“译文”

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圣人依照“道”这个原则来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不灵验了;不仪鬼怪不灵验,神仙也不伤害人;不仅神仙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伤害人。这样,正由于“神”和“圣人”两者都不伤害人,所以人们和鬼、神、圣人彼此能以德相待,都相安无事,各守其清静。

第六十一章

“章旨”

前四章老子讲怎样治理国家,本章论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强凌弱,大欺小,是国际常事。春秋之际,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此必有老子所见、所闻,或所闻于传闻者也。以哲人而处此,必思所以息纷争、止战祸,而安中国(见《老子臆解》)。

老子想解决国际争端,提出一条共同遵守的原则,减少纷乱。他不是像现在提的相互平等的原则,他提的是“相下”的原则,其用意是一样的。大国和小国之间要相互尊重。老子没有从“国家尊严”高度来说服侯王,而是用“大小国各得其所欲”来说服,古今理由不同,目的是相同的,希望国际和平,这是符合当时百姓愿望的(采《老子新解》)。

“原文”

大邦者,下流也①,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②,牝恒以静胜牡③。为其静也,故宜为下④。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⑤。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⑥。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⑦。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注释”

①下流:指流水的下游。

②交:交汇。

③牝(pìn):雌的禽兽。牡:雄性禽兽。

④下:谦下。

⑤取:通“聚”。下文中“以取”,以聚人;“丽取”,聚于人。

⑥兼畜(xù):兼并畜养。

⑦事:服侍,侍奉。

“译文”

大国,好比是江河的下游,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柔常以安静而胜过雄强。因为它安静,所以适宜居守下位。所以如果大国对小国谦下,就能聚拢起小国,如果小国对大国谦下,就能被大国所容纳。因此,有的大国谦下以聚拢小国,有的小国谦下而被大国所容纳。所以,大国谦下不过是想兼并畜养小国,小国谦下不过是想要侍奉投靠大国。如果要使双方都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那么,大国尤其应该做出谦下的姿态。

第六十二章

“章旨”

本章老子在于说明“道”之可贵的理由,也就是在论述“道”的普遍功用与巨大价值。

“道”是万物的主宰,有人说得好:它是君临天下的至宝,它是实现人们愿望的至宝,它是免除人们罪过的至宝。有人说得对: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者化于道,则免恶人善。所以“道”为天下人所尊贵。

本章所说的“道”,就是指清静无为之“道”。天子三公,拥拱璧驷马,不如怀着清静无为的心念。本章的目的,在于晓喻人君行“无为”之政。(采陈鼓应说)

上述几位学者之看法,深得本章意旨。

“原文”

道者,万物之注也①。善,人之宝也②。不善,人之所保也③。美言可以市④,尊行可以贺人⑤。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⑥,置三卿⑦,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⑧,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⑨,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⑩。

“注释”

①注:主,据甲本释文注:“注读为主。”指主宰的意思。

②宝:珍宝。

③保:保持。

④美:赞美。市:动词用法,买卖,此指换取的意思。

⑤贺:以礼物奉送相庆。

⑥天子:古时帝王。

⑦卿(qīnɡ):古代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⑧共:同“拱”,双手合抱。璧(bì):圆镜形,中有圆孔的玉器。共之璧,指大璧。四马:即驷马,古代一辆车并用四匹马。

⑨谓:通“为”,因为。

⑩为:被,受到。

“译文”

“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善人的珍宝,也是不善人的护身符。得道的善人嘉美的言语可以博得尊敬,崇高的行为可以值得庆贺。不善的人,怎能把“道”舍弃呢?所以拥立天子,设置大臣,纵然有拱璧在先、驷马随后的礼仪,倒还不如坐着进献上这“道”。古代所以贵重“道”是为什么呢?不就因为有所求就会获得、有罪就可免除吗?所以“道”受到天下人的尊重。

第六十三章

“章旨”

本章开头五句论述行事原则,也即“无为而无不为”的一贯总原则。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就已经透露出他还是要“为”的,只不过是要以“终不为大”的动机达到“故能成其大”的最终效果。

中间六句说明按原则行事能成其大的道理。老子看到了各种事情发展过程中难和易、大和小的对立统一关系,主张人们要适应它,由易“图难”,由细“为大”,既充分看到其大、难的一面,又从细小、容易的一面起步,循序渐进,最终就会化难为易。最后四句指出圣人终无难的缘故。因为老子采取完成大事难事的方法是:“图难乎其易,为大乎其细”,所以“圣人终不为,故能成其大”,结果“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无难矣”。都符合“由量变到质变”的法则及“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的工作有借鉴意义。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②,多少③,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④,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⑤,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⑥,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⑦,故终于无难。

“注释”

①味无味:以“无味”为“味”。前面的“为”、“事”、“味”均为动词,意动用法。后面的“为”、“事”、“味”均为名词。

②大:动词,使动用法,使……增大。

③多:动词,使动用法,使……增多。

④乎:于。

⑤作:兴起,发生。

⑥诺(nuò):许诺,答应。

⑦猷:考虑。

“译文”

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去做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味的感觉当作味。“道”能化小为大,化少为多,用恩德报答怨恨。对付困难要从容易的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人手;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然从细微的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大事。轻易允诺的,必定信用不足;把事情看得过分容易,必定遭遇困难更多。因此,圣人遇事总多考虑,宁可把它看得艰难些,所以他终归没有艰难了。

第六十四章

“章旨”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姊妹篇。上一章讲的是怎样从细小处着手办成大事。这一章是讲怎样从细小处着手防患于未然。本章分三层,讲述三个要点:其一:“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在祸乱发生之前,先作预防,注视祸患的根源,祸患就能防住。其二:“合抱之木,作于毫末”、“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讲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远大的事情,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其三:“欲不欲”、“学不学”、“弗敢为”,这与六十三章开头“为无为”等句遥相呼应,讲不能强行硬为,不然会失败。

“原文”

其安也①,易持也②。其未兆也③,易谋也。其脆易判④,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⑤。九成之台⑥,作于蔂土⑦。百仞之高⑧,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⑨;能辅万物之自然⑩,而弗敢为。

“注释”

①安:安稳、安定。

②持:维持,支持。

③兆:征兆,苗头。

④判:分裂,分解。

⑤毫末:细毛尖。比喻细小的幼芽。

⑥成:同“层”,重。

⑦蔂(lěi):装土的笼具。蔂土:指一筐土。

⑧仞(rèn):古代七尺为一仞。

⑨复:返回。

⑩辅:辅助。

“译文”

事物稳定时就容易维持。事物没露征兆时容易筹谋。事物脆弱时容易分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消除。因此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处理它,要在形势还没有发生动乱时治理它。合抱粗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土一筐土筑起。登上百仞的高处,从足下第一步开始。勉强作为反而会毁坏它,把持不放反而会失去它。因此,圣人顺从自然不妄为,所以没有失败;无所把持,所以无所失去。民众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做事最终还能像最初一样谨慎,那么就不会坏事了。因此,圣人把没有欲望当做欲望,不贵重难得的财物,学习人所不学的道理,一反众人的过错回归于道,用此辅助万物的自然生成发展,而不敢轻举妄为。

第六十五章

“章旨”

本章讲以“道”为政的一项重要原则:愚朴返真,顺应自然。老子认为,百姓难治就难在他们有心智巧伪,而百姓有无心智巧伪,与执政者的关系极大。如果执政者巧用心智,就会诱发并增广人民的“情欲文饰”,使社会离真朴日远,天下不得安宁。如果执政者不用心机巧术,就会引导人民浑厚无邪,使社会同真朴日近,天下太平无争。

老子要人民不明而愚,是同执政者不用智术紧相联结,并以后者为手段的,在此是“无为而治”思想的反映,这同后代统治者专以奸诈之术实行愚民政策是不同的。但后代统治者在实行愚民政策的时候,却往往口诵老子之言,这也是事实,这虽然并非老子本意,但也说明了老子思想中含有消极、保守的一面,所以才可能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以上采《老子注释》之说)。

“原文”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①。故以知知邦②,邦之贼也③。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④。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⑤。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⑥,乃至大顺⑦。

“注释”

①知:同“智”。通行本作“智”字。

②知邦:治理国家,通行本“知邦”作“治国”。

③贼:乱臣贼子,此指祸害。

④德:恩泽,此指幸福。

⑤稽式:稽通“楷”,即楷式,法式。

⑥与物反矣:跟物一起返回到事物的本原,即返归淳朴。反,同“返”。

⑦大顺:完全顺应自然。

“译文”

所以说:奉行“道”的人不是用“道”来启发人民精明智巧,而是要用“道”教育人民淳厚质朴。人民所以难以治理,乃是因为他们有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泽。要永远懂得:这两种治国方针的差异也是一条法则。永远懂得这一法则,这叫做“玄德”。“玄德”深奥又高远,它跟万物一起返回到本原,然后才能达到完全顺应于自然。

第六十六章

“章旨”

本章承上章“稽式”而具体论述王者之道。本章开头用江海作比喻,这和第三十二章“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的意思相同。老子喜欢用江海来比喻人的处下居后,同时也以江海象征人的包容大度。江海为百川所趋,圣人为人心所向,都是由于“善下”的缘故。老子认为,执政者只有肯于居下,才会最终居上;只有肯于退后,才会最终进前;只有肯于不争,才会无人能争。总之,只有“无为”,才可以“无不为”。本章论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针对统治者弄权作势于国内,极欲扩张于国外,百姓不堪其威压扰害之苦痛,还针对那些处在前面的人,见利争先,百姓受其损害,因此,老子要执政者谦下、退身,这与前第八章、二十三章“无争”主张一致,使百姓“不重”,“不害”,“乐推而弗猒也”。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①,必以其言下之②。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③,天下乐推而弗猒也④。非以其无诤与⑤?故天下莫能与诤。

“注释”

①上:活用为动词,在……之上。欲上民,想处在百姓之上。

②下:活用为动词,在……之下。之,代百姓。必以其言下之:必须要用言语表示在百姓的下面(谦下)。下二句中的“先”与“后”,都活用为动词,同此用法。

③重:重压、沉重。

④推:推荐,推举。猒(yā):通“压”,抑制。又猒作厌。

⑤诤(zhēnɡ):通“争”,竞争。通行本诤作争。

“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汇集一切溪流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溪谷的下游,因此而能总汇溪流成为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想要处在百姓之上为统治者,必须用言语对百姓表示谦下。想要处在百姓之前为领导者,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因此他处在百姓之前,而百姓不认为有妨害;处在百姓之上,而百姓不认为是负重,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而不抑制他。不正是因为他不争吗?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和他相争。

第六十七章

“章旨”

本章据甲、乙两本编次。通行本此作独立章第八十。这是老子描绘的乌托邦,认为这样的国家才是理想的国家,人们都来过着那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悠闲日子,过着那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恬静生活。他描绘的显然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图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互不往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是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就是原始公社时期也没有出现过。在物质生活很低的情况下,人们为起码生活——生存下去,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避免饥饿、死亡的威胁,怎么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呢?物质生活低,精神文明也不可能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低,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由于当时剥削压迫严重,幻想出一个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国,是出于当时下层人们的愿望,老子描绘的乌托邦,还是为当时人们所憧憬的(采卢良彦说)。

“原文”

小邦①,寡民②。使什佰人之器毋用③,使民重死而远徙④。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⑤。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⑥。甘其食⑦,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小: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小。

②寡: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少。

③什佰人之器:指十人、百人使用的大器具。

④重死:看重死、重视死。与第七十七章“轻死”意义相对。徙(xǐ):迁移。

⑤甲:盔甲。兵:武器。陈:陈列。

⑥结绳:相传为文字发明前,人们记事的方法。

⑦甘:用作动词,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甘。下三句中的“美”、“乐”、“安”同此。

“译文”

使国家的区域小些,人民少些。让大的器具没有用处,使人民爱惜生命,而不向远方迁移。虽有车船却不需要去乘坐,虽有铠甲、兵器却没地方布阵打仗用。让人民再如上古结绳以记事。人民以自己的食物为香甜,以自己的衣服为美观,以自己的习俗为欢乐,以自己的居所为安逸。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得到,人民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第六十八章

“章旨”

通行本此章是全书末章,作显质章第八十一。兹据甲、乙两本编次。本章首先论述如何识别人。老子提出真假、美丑、善恶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常常与其实际内容不一致,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接着讲圣人的为人。老子用相反相成的规律,提出“圣人无积”的命题,从而讲道:“既以为人,己俞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这就把“有”与“无”、“多”与“少”的相反相成的道理,讲得全面深刻,成为名言。最后讲行事准则。老子提出“循天之道”,有人认为是“均富思想”,先由“人之道”,逆推到“天之道”,更由“天之道”以论证“人之道”。说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因此“人之道,为而弗争”。这就把“均富思想”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较之八十一章所谓“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就更具主动性,更富积极意义了。

“原文”

信言不美①,美言不信。知者不博②,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③,既以为人④,己俞有⑤;既以予人矣,己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⑥。

“注释”

①信:真实,诚实。

②博:广博,渊博。

③积:积蓄,聚藏。

④既:已,尽。

⑤俞:通“愈”,更加。

⑥弗争:不争。

“译文”

诚实的言谈不动听,动听的言谈不诚实。聪明的人不炫耀知识广博,炫耀知识广博的不聪明。善良的人显得不充裕,显得充裕的人不善良。圣人没有自己的积蓄,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尽全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所得更丰足。所以天之“道”,行事有利于万物,而不妨害它们;圣人之“道”行事,只对人有所施为,而无所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