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秦始皇结束在碣石的活动后,“巡北边,从上郡入”。秦始皇“巡北边”,经过辽东、右北平、渔阳、上谷、雁门、云中、九原等郡后,从上郡返回咸阳。上郡,秦初三十六郡之一。治所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位于北方地区。秦始皇命令公子扶苏、将军蒙恬在此屯兵三十万,以防御边境北部的匈奴。
匈奴,早在周朝时就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因此抗击匈奴,是中原人民长期的愿望。如《诗经》中“戎狄是应”,“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出舆彭彭,城彼朔方”等诗句,就表达了周襄王时期人民抗击匈奴,战车出动,北方筑城的情景。
秦统一六国后,这种威胁和侵扰日益严重。
秦始皇回到咸阳后,“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卢生所说的“胡”就是指的匈奴。秦始皇听到“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后,决心抗击匈奴。对此,李斯却提出劝阻。他认为匈奴迁徙不定,很难制伏。如轻兵深入,粮饷不继,若辎重相随,则行军缓慢。即使得到得匈奴土地,也没有什么好处。而切还回使中国消耗。李斯的劝阻,不但没有动摇秦始皇的决心,反而他先后发动了两次对匈奴的战争,并都取得了胜利。
前215年,“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前214年,在“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涉及这两次战争的历史地名分别是:
河南地:约当今宁夏自治区灵武以北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杭锦后旗以南地区。
榆中:要塞名,即榆林塞,或称榆溪旧塞,故址在今内蒙准格尔旗,陕西榆林东北。
高阙,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故名。
阳山:阴山最西一段为阳山,即狼山,因位于当时黄河正流之北,所以称阳山。
北假:指今内蒙古五原西、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
两次战争胜利后。秦始皇经营河套地区。河套,是今内蒙古和宁夏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沿岸地区。因黄河由此流成一个大弯,统称河套。一是在河套地区设置四十四县,并将中原人民几万户迁到这里,与本地共同开发边疆。二是命令蒙恬北渡黄河,利用地势修缮、增补旧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达万余里,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免遭匈奴的袭击。
秦始皇掀起中国修筑长城的第一次高潮,其修筑的长城分东、中和西三段。
秦始皇长城东段,自今内蒙古化德县境往东,经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旗南境,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库伦旗南境,进入辽宁阜新市北。这段长城基本上是沿着今内蒙古和河北交接处蜿蜒东行的。进入辽宁后,折向东南,一直延伸到朝鲜境内的平壤大同江北岸。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东段长城是利用战国燕国长城旧址修缮而成的,当时并没有单独修建新的长城。在张家口至承德一线,有三道古长城遗迹。最北边的一道,称康保三道边。据《承德府志》记载,1752年,乾隆皇帝在河北木兰围场打猎,发现这段长城,东西走向,长约200公里。乾隆就此于围场立《古长城说》石碑一通。全文284字,分别用汉、满、藏、蒙四种文字书写。第二道长城是战国燕长城遗迹,在第一道长城南大约20公里处。第三道长城遗迹在内蒙古赤峰市地区。赤北长城,今残长30余公里,残高不足1米。当地群众用“土龙”、“沙龙”、“赶牛道”来称呼这段长城。赤南长城与赤北长城相隔约50公里,是战国燕长城遗迹。还有一道长城被称为“老虎山长城”,可能是秦长城内要塞之一。长城东段沿线修筑很多城池、亭障和烽火台等防御建筑设施。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险制塞”和“累石为城”的方法。在山岭上多采用自然石块垒砌,平地多用黄土夯筑;在穿越河谷的地方,或以沟堑代替墙壁,或在河谷一侧增筑一段平行的墙壁,水地一段多为石筑;两山之间则用天然石块砌成石墙,形成“石门”。
秦始皇长城中段。从东至西由今内蒙古兴和县经黄旗海北岸,绕过集宁市北境,顺大青山而西,经察右中旗,武川县南部的南乌不浪,固阳县北部的大庙、银号、西斗铺,然后北依阴山,南障黄河后套,经五原、杭锦后旗北境,西抵乌兰布和沙漠北缘。是利用战国赵长城的基础,加以重新修缮而成的。阴山至贺兰山之间的广阔缺口为秦以后新筑。另外,在山巅上用石块垒成供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台,使得秦长城中段形成纵深的防御体系。
秦始皇长城西段。《史记》记载前214年秦始皇“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县,城河上为塞。”这里所说的榆中,应是今甘肃兰州、永靖一带。由于蒙恬收复河南地之后,横贯甘肃、宁夏南部,陕北、内蒙古的秦昭襄王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西北边地已推进到黄河和贺兰山之间。秦始皇长城西段是凭借黄河天险而成的,其中多修有障塞和城堡。西起甘肃岷县、循洮河东岸向北至临洮县、兰州,再东折至榆中。向北沿黄河东岸修筑了不少城寨,直到内蒙古河套地区,与历史文献记载相吻合。自榆中向东经宁夏固原、甘肃环县、庆阳,再经陕北直达黄河岸边的长城,基本上是战国时期秦所修长城,秦朝只是利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