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王家岭的诉说
5965200000018

第18章 念一段百年诗歌思真善

作家小分队,要想去医院里采访这批获救矿工,并非易事。好不容易把人救上来,倘若在地面上再出差错,那将令人无比痛惜。因此,指挥部命令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随便接近生还者。就连亲属们亦不能尽情欢聚,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即“双规”条件下,方可适当见面。各个医院里武警林立,成为地道的生命卫士。女人们站在住院部大楼外边,向楼上窗口的亲人,频频投以笑意,用手势传达心语。

作家们不采访,怎么写书?

担任这次医疗救助的指挥们,均为山西省卫生厅专家班底。卫生厅长高国顺,副厅长王骏,和山西几大医院的院长们,结合北京方面专家,制定了一整套救助方案。管约甚严。生还者在井内恶劣条件下,苦撑八九个昼夜得以重见天日,他们个个都成了科研对象。

巧的是,我与这些山西顶级专家们,早已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建立了深厚感情。四川平武县那片泥泞的帐篷区,每到夜晚,我和专家们用碗端着汾酒轮流喝,一喝喝了20天。当我们在王家岭再次相逢时,大家便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这一次,我与卫生厅领导高国顺、王峻一接触,他们立即谈到了我和李杜合写的《晋人援蜀记》,很快就安排作家们与病人相见。专家王峻有个观点,他认为在世界上所有学科中,文学和医学是最接近的,两者都是琢磨人的,作家琢磨人的行为和精神,医生琢磨人的肉体和精神,十分相近。在汶川,护士们大清早写的病员情况报告,干脆就是一篇篇散文。我当即对小分队作家和运城作家李国莉等人作了分工,让大家能够分别深入到三所医院,同时展开采访。

医疗组另一名总指挥刘强,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病员治疗情况。这位外科专家在汶川与我离别时,二人同时醉倒在帐篷中。我向其他作家介绍刘强,是这样说的:有人送给刘大夫一只整羊,家人发愁如何宰杀,刘大夫将羊捏把捏把说,闪开。只见他手持一把小手术刀,不过一支烟工夫,便把那羊剖解得干净利落,羊肉一堆,骨头一堆,杂碎一堆,完活。一如庄子笔下庖丁解牛重现人世。众人便笑。刘强大夫谦虚地说,比起做人来,做羊容易多了,因为不用考虑神经系统。

刘强大夫是山大一院副院长,几乎日日有手术,自然技艺高超。现在他介绍情况:这次救援,省里组织得特别好。153辆救护车随时在矿上待命。每10辆车编组一个指挥。每辆车上一医一护一患一心理督导。把人从坑口抬到救护车,首先填表不能乱。一上救护车就进行输液,30公里山路,输液300毫升,输液速度不能超过30滴/分。

从救护车到达医院,把病人放上病床,最短用时7分钟。

刚救上来的矿工,低体温35度以下,缺氧,无尿,尿没法查。第一批救上来9名矿工,身体已经很差。他们中有冻伤现象,有肩关节脱臼、有脑神经损伤、有骨折,有的在水里泡得身体长霉,屁股溃烂,还有胸梗阻。

病人临床情况复杂。很多人一辈子没量过血压,也不知道自己得过什么病。我们给他们做了全面体检,目前发现有肝炎等情况。再一个是年龄不准。有的矿工自称40来岁——矿工们冒充年龄小些,是为了招工挖煤,年龄太大矿上就不要了。刘强就问这矿工:你到底多大岁数你实话实说,告诉我没关系,我又不和他们说。知道你的真实年龄,方便我给你治疗,不然你这病我没法治了。他最后告诉我实际年龄:56岁了。让人很心酸。

刘强还说:一开始,不敢让他们看电视抢险节目,怕他们激动,病情就会波动。我专门让人测了一下,哪个电视台没有新闻?是央视三台。于是每个病房锁定央视三台节目。

还有几名矿工精神上受了惊吓,情绪极不稳定,这种创伤性精神疾病也是可以治愈的。有位矿工叫史风雷,症状严重些,我们特地把他和爱说笑的矿工安排在一起住,会有利于恢复。

这位刘大夫最后对我说,老赵,咱这儿还存着好酒啊,就等你了。我说,作家弟兄们好几个哩,他说管够!医生们大都来时匆忙,没带什么衣服,武警指挥官便送给刘强一身特种兵的黑色作战服,刘强穿着,浑身上下一股子兵气扑面而来。他说话果断,眼神凌厉,使得作家们总把他误认为是公安系统的人,说这哪里像一个专家大夫。

河津铝厂医院的医疗指挥张建英说:刚到医院时,矿工们基本上还算清醒。身体中微量元素奇缺,这些微量元素,只有在食物中才能补到。严重的低血糖。有的矿工表现出生理代谢紊乱、精神紊乱的现象,纯粹是因为饥饿和恐惧所致。

昨天查房,有个矿工喊手指疼。其实那是神经性疼痛,属于心理上的。但他发脾气,喊:你能给我治就治,治不了就赶紧给我转!

护士们给矿工喂饭,一开始喂流食,每天八顿到六顿,每顿不超过150克,逐渐加量。现在开始吃普食,但不敢让吃饱。

矿工们老喊饿,吃不饱不痛快就发脾气。我们也能够理解,矿工们平时饭量大啊。但我们肯定不能让他顶饱了吃。矿工们发脾气,但心里明白是为他们好。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大夫王彦芳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很重要。最先救出那9个人,其实在一块儿的是13人,有4个人最后躁动下水,游泳耗尽了体力,结果他们刚死不久,营救队伍就到了。这4人如果原地不动,安心等待,本来可以生还。

矿工们常做噩梦,说老有在水里漂的感觉,夜里惊醒,一身汗。多数人心慌。有一两个人怕黑,第一天晚上不让关灯。还有一个不敢看窗外,说窗外黑。矿工们一开始都不太讲话,倾诉欲望低,一提井下就害怕。住院第4天,有个叫袁修平的矿工仍然嘟囔:我不想说,我害怕,一闭眼就看见死人。他在楼里行走,要不时地回头看一下,看后面有没有鬼跟着。还有的人听见水声都害怕。

穆进军教授是山大二院职业病科主任,他与来自国家急救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和煤炭部医院的专家们在一起工作。穆教授有一句话代表了全体白衣战士的心声,他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矿工们躺着抬进来,站着走出去。果然,山大二院所救助的23名矿工,到了4月15日,挺直腰杆儿走出了第一人,到4月30日,23人全部迈开双腿走出院门了。

省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吉建民专家说:针对每个病人,要对其脏器、代谢、电解质、心理等五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矿工们的年龄大小、身体好坏、基础疾病,进行个性化治疗。矿工们主要是饥饿相关性营养不良,然后是胆囊炎、乙型肝炎、肝囊肿和低血糖,后来留下来延长治疗的,就是这四种病。胆囊炎大多数人都会携带但不发作,矿工们在井下长期被困,胆囊炎才被激发。

凡是安排矿工见家属,先做矿工工作,要他们不要激动;然后又对家属做了简单培训,规定每户仅限三人,时间为15分钟。又规定三不准两不带:三不准指保持安静不准喧哗、保持病房空气质量不要造成交叉感染、不准相谈矿井下面的事,两不带是服装食物及日常用品不准带,香烟不准带。

吉大丈说,有个叫吕建军的,高度抑郁,就把他插到性格开朗的矿工病房,大家说说笑笑,交流交流,情况好多了。

有个叫小启旺的,很亲,河南人,还喊我干爸。

矿工们有烟瘾大的。有次我见一个矿工,手伸在窗外,我担心他着凉,就让他把手拿回来把窗户关上,他的烟大概是问外面的人要的。这件事让别的矿工知道了,就骂他抽烟丢人,骂他为什么不配合医生治疗,说为救你一个人多少人在张罗,你的命不属于你一个人,全世界都知道啊。这使我们很感动。

听说河津有病人在搞串联,无非是打算多得几个补贴吧,我们的病人知道说,做人咋能这样呢?这是政府救我们上来的,让你拿多少你就拿多少,永远都别伸手。

大家走的时候都挺高兴,依依不舍。医院给每个人买了鞋、衣服、包。让他们所有人留下电话。我们打算再过半年,请他们回来做个全面体检。这批病人对我们医生来说,也是一笔财富。我院接待了20个井下生存8天8夜的人,20个血液样本,医院都留下来冷藏,作为以后的研究课题。医院也没有多少资金。汶川地震我们接待救护了不少伤员,用火车长途转来的,当时说是国家出钱,现在也没有给。这次救助的费用是中煤一建出资,已经决定打入40万元。

人的身体真是一个奇异的所在,个体差异是确实存在的。听“车七矿难”幸存者高润泽老人讲,他们坚持11个昼夜被救上来,有一个矿工多吃了一点儿东西就死了,而另一个矿工到第二天就活蹦乱跳,而且跳窗而出,跑到地里偷黄瓜吃去了。高润泽本人一连躺了几十天,也没缓过劲儿来。这一次,也出现了一些奇异现象。比如作家鲁顺民在采访河南矿工时锦涛时,这位矿工说:

我想说个怪事儿,以前在南方打工,修车修了3年,说不清是广州那边气候潮湿还是什么原因,老咳嗽,本来就穷,却前后花了一万多块钱吃药,也查不出什么毛病来,这两三年咳嗽更严重了,几乎每天在吃药。出事那一天还在吃药。结果,在底下困了9天8夜,一次也没咳嗽。上来之后大夫问我,你过去有什么病史。我说咳嗽很严重。大夫说也没听见你咳嗽啊?我说怪了,咳了两三年,下去遭了9天大罪,咋给治好了?井下那些天真的不咳了,这么多天也没有再咳,你说这算不算个奇迹?

被救矿工王鹏说:到医院的头几天,觉得身体飘飘忽忽的,很难控制自己,觉得人虚飘起来了,脚下没个谱。大白天跟做梦似的。真奇怪呢,还常常梦到参加歌舞晚会哩!我在医院这几天长了10斤肉,可是你看这位——他指着同病房一位50多岁的矿工说:他只长了一斤,吃的都一样。

那位爱说粗话的矿工李六六更乐观,他穿着医院赠送的一身运动服,持久地兴奋着。六六嘿嘿直笑:我还没住过这么高级的病房呢!河津医院真好!护士蒙着我眼睛给我洗澡,脱掉我的秋裤,上衣剪开,我里面也没有裤衩。护士擦洗了两三次。我们矿上的人也脏。肥皂要打到毛巾上擦。护士还用棉棒给我擦耳朵。护理大小便,不让下床。转院来到省人民医院,又给我们洗。洗个头发要用四盆水。我说,我天生不是让人伺候的料,真的不好意思。护士又要给我擦下身,我笑着说:去去去我自己擦,好闺女,你们还小咧,和我女儿差不多。

出院时,李六六拉着作家玄武的手说,我有个要求,不知道你们作家能不能给反映一下。玄武说,你讲吧。六六就压低了声音说,你看我们受了这么大的罪,也不知道矿上,能不能给我们转正呢?

对此,玄武写道:“他还想下矿。要是回了老家,实在没有好营生可做。矿工们没有提出追加事故赔偿;没有提出追究矿方责任。转正,这就是一个因矿方责任导致重大事故而险些送命的矿工,对矿方最大的唯一的要求!这是一种请求,或者说央求,这央求的声音何其弱小,是一名获救矿工在讲述时音量最低的一句话,也是他最后一句话,这是他久经考虑才最后说出的一句话。这央求何其卑微,又何其令人心酸。”

李六六是和60名病员一起,于4月6日转往省城太原的。为此,铁道部特地派出抢险救灾专列,为“救二号”列车。

这种专列在汶川地震抢险期间使用过。专列级别高于客车,其他车辆要无条件让、停、待、避,车头可以跨局一挂到底。在我记忆中,汶川地震时先是“抢”字头一号专列,后是“救”字头一号专列,这次成了“救”字头二号专列。汶川专列转移过6000名伤病员。这一次,矿工60人,只挂了4节车厢。山西医科大第一、第二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各救助20名病员,他们大多数住进了平民们从来不敢奢望的高干病房,或重症特护病房。

我总是想,如果平时就注重人的生命,对农民工好一点,再好一点,实实际际解决他们的困苦,岂不更令人欣慰!也无需什么高干病房,更无需什么特级护理,只要尊重他们,人人是一种平等关系,也就可以了。这样一种要求,实在不算高,为什么多少年都做不到呢?

眼下,矿工们最尊重的是医生和护士。年轻的管医生叫干爸,年长的管护士叫闺女,想来他们也许还能看懂《提灯女神》这首诗吧。100多年前,美国诗人朗费罗给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写赞美诗,是这样写的:“看,就在那愁闷的地方/我看到一位女士手持油灯/穿行在暗淡的微光中/轻盈地从一间房走进另一间房屋/像是在幸福的梦境之中/无言的受伤士兵慢慢地转过头去/亲吻着落在暗壁上的她的身影/那盏小小的油灯/射出了划时代的光芒。”

念一念百年前的诗歌,近似咏念佛经,颇多温馨善意。有歌词唱道,让世界充满爱,可是,怎样让中国充满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