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目标型家庭
5949300000018

第18章 与孩子交往中的理性方法(1)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中国传统的父母总是事事、处处在体现家长的威严。经常站着对仰着脑袋的小家伙说“去帮爸爸把鞋子拿来,爸爸要换”要去干这干那,从来没有想过仰着脑袋听大人说话的孩子不脖子酸不酸。结果,孩子就觉得被指使的满是乱转。孩子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指使我?”而且很多孩子都有很大的恐惧感,爸爸高高在上一脸严肃。孩子不跟父母沟通是因为害怕,怕高高在上的父母不喜欢自己,怕被父母抛弃,所以无论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都会违心的做,可是呢时间长了儿童的心理就会有一个阴影。家庭和谐,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应该给他一个正确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早已习惯了站着说话,对孩子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的头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当自己的愿望和孩子的想法产生碰撞的时候,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或恨铁不成钢。现在,请家长换一个角度来教育孩子。你慢慢地蹲下来,蹲下来,蹲到和你的孩子一般高,这时你再开口和孩子说话,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我住的朋友家。一个周末,他们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孩子来吃晚饭,当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吃饱了,下地要去玩时,孩子的母亲也立即离开餐桌,蹲下来面对着孩子说:“你是不是坐到离餐桌远一点的地毯上去画画?”孩子高兴地坐到那边独自玩去了。当时,我虽因为这位家长蹲下来对小孩说话而惊讶,又以为这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

当你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时,首先,你的孩子会认真地听你说话,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当孩子专注地聆听你的声音,你才能和他开始真正地交流,倘若你在说话,而他心不在焉,那么,即使你说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其次,当父母蹲下来用低声调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冷静、亲善和爱护,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并且及时地把所思所想的内容告诉大人。当父母不再居高临下,孩子才可能把他的想法对你袒露出来。因为这样孩子会把你当成朋友,信任你。不管孩子说的话对还是不对,有无道理,这一步应该说是很关键的,因为只有当大人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教育也才不至于一厢情愿,更不会走入死胡同。再次,蹲下来低声细语地与孩子悄悄对话,孩子感到与家长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这样就能引起孩子听大人说话的兴趣,而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听大人讲话的内容,真正领会大人的话是重要而正确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大人所讲的道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更能够让孩子觉得受到尊重。而且常用这种蹲下来温和亲切的低声调方式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很多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很少,因为他们对家长有恐惧感,而且认定家长和他们是没有共同语言的。长期下去,孩子对和家长沟通缺乏信心。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能改善子女和父母间的沟通关系。最后,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家长的表情。其实,每个家长对孩子都是充满爱意的,家长的眼里流露的是对孩子的疼爱,可是,当家长教育孩子时,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不敢看家长的眼睛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意,理解父母的用心,从而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内心深处体会父母的感情,从而能够促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用不着大声呵斥。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自尊的人格;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它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我想,这虽是一种很具体的教育方式,却体现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蹲下来对孩子悄悄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子之道,你不妨对你的孩子试试看。记住: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

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这个世界

学会和孩子握手

在社会上,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当介绍一个朋友认识时,不论男女都要握手,有时即使熟悉的朋友见面也通过握手来问候。握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态,通常略带一点力量的坚定的握手最好(当然绝不是用力挤压),它能反映出握手者的自信;相反软弱无力的握手则说明握手者缺乏自信心。家庭中成员之间几乎从来没有握过手,和孩子握手的父母更是凤毛麟角。

“握手?他只是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握手多难为情”“和孩子握手不会吧?他还那么小!”要父母和孩子握手,父母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会和孩子握手?有些父母认为和孩子亲热,不给点脸色,会有失家长的威严,难以管教好孩子。也有些父母认为同孩子握手、抚摸、拥抱、亲吻太西方化了。其实,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是随时都能够亲近的。父母不应小视经常亲亲自己孩子这类举动,一次抚摸、握手、掌声或凝视,这些传递亲情的特殊语言留给孩子的是一份慰藉、一份温馨、一份力量、一份鼓舞。在这些爱的熏陶和滋润下,不仅能让孩子心满意足,而且还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亲亲孩子的一举一动要胜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棍棒打骂教育。

“孩子,你想和我握手吗?”握手,是一种平等、亲切的交流,透过握手这样一种行为,允许孩子这样地与父母亲近,与家长平等地站在一起。

“孩子,是你握住了我的手,还是我握住了你的手?在家庭里我们与孩子不应仅仅是父子、母女关系,我们还可以是孩子的朋友、是战友、是探讨者。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来与你“握手”,并且主动地来与你“握手”。

“孩子,松开手,看你的手中有了什么?”当孩子与父母握手的同时,父母把一个礼物传递到了孩子的手中,其实这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尊重的传递、平等的传递、成功的传递,一件小礼物的传递有趣而又寓意深刻。知识的传递又何尝不可以如此呢?我们要让传递的过程成为一种平等的交流,成为一种愉快的互动。留一点神秘的面纱,让孩子自己去开启,去收获一份惊喜。当孩子与你松开手的时候,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礼物,他走出了束缚,收获了信心,感受了友谊,获得了一份成功的惊喜。而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用心设计,握手时的每一句话都蕴涵着父母对孩子发展的深切关爱,这是我们做家长所应当深切领悟的。你想过和孩子握手吗?你会和孩子握手吗?

在新疆到俄罗斯族朋友家做客,客厅里坐了七八个客人。大家正在畅谈间,朋友的妻子带着大约三四岁的儿子回来了,妻子先笑着和大家打了个招呼,朋友的儿子学着大人样,伸出手,从自己最近的一个人开始,边和大家挨个握手,边用稚嫩的声音问候道:“你好!”尽管他的眼睛里闪动着疑惑甚至不自信的胆怯,但在座的大人却很认真地起身与孩子握手,客气地回应:“你好!”孩子每握一个人的手,他的父亲就告知这个人的名字。整个过程很严肃,也很认真。这是俄罗斯族的传统教育方式,从孩子开始懂事起,就让他感受来自社会、家庭、朋友的尊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从幼年开始。俄罗斯族父母教孩子和大人握手这个教育习惯告诉我们,尊重孩子其实很简单: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自我意识就已经在开始形成。不管他们的言行多么幼稚甚至不合逻辑,我们都有责任引导,却没有理由忽视他们的思想和存在。

父母在与孩子握手的时候,父母把礼物传递到孩子手同时把鼓励传递到孩子手中。当孩子迷茫时和孩子握握手“不要担心,问问你的心声,你的目标方向在哪里”;当孩子考试失利时握握孩子的手“儿子,没事!下次你一定会考好的。爸爸相信你!”;当孩子爬山累了有些泄气时伸出你的手握住孩子的手,拉他一把“孩子,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孩子的手在父母手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力量、感受到鼓励、感受到信心。家长们用心与孩子“握手”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化蛹为蝶,飞上绚丽的天空。

孩子需要真实的感觉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忙着工作忙着赚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教育的经济支持。可是孩子呢,孩子不知道父母忙的天天不回家吃晚饭是为了他们自己,孩子不知道父母忙的没时间陪他们玩是因为爱自己。孩子永远不知道父母为什么总是那么忙?即使父母告示他们,孩子也很难理解。因为家长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家长的目标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根多的经济实力,孩子的目标是得到父母的爱,一种实实在在的爱,这种爱是能够体会到的一种真实的感觉。如果因为工作忙跟孩子接触时间少,平时对孩子更要和蔼一些,即使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父母也要经常关心,询问孩子当天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想撒娇时满足其愿望。孩子会慢慢理解父母即使很忙也时爱自己的。

所以,不管你的工作有多忙,千万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照顾和教育。其中,关键是要与孩子一起共度时光。时间可以不多,但若能做到质量高,也是可以弥补的。孩子需要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懂得:爸爸妈妈疼爱他(她,下同)、关心他。父母们不妨试试以下增进与孩子感情的方法,实践起来花费时间不多,但效果却很不错:(1)上床睡觉前给孩子讲讲故事

书店里有很多童话和寓言故事之类的书籍,都是适合儿童的。许多家长喜欢买来给孩子看,但如果亲自讲给他听的话,效果会更好些。你还可以自己编故事,既增加了自己对孩子的吸引力,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果编得好,说不定连妻子也爱听,达到融洽家庭氛围的效果。反过来,你也可以让孩子把学来的或读到的故事讲给你听,对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锻炼。

(2)与孩子一起游戏、玩耍

你可以跟孩子一块儿打打球,玩玩拼图、搭积木之类的游戏。总之,他爱什么你就陪他玩什么,这对你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放松、开心的机会。

(3)让孩子帮帮你

找点轻巧简单的活儿,让孩子帮你,这样可以让他感觉到大人对他的重视。比如,你可以让孩子帮忙拿一些重量较轻的东西,例如食品等,或者帮忙摘摘菜、端个盘子什么的。如果再当着众人再夸夸他的能干,他以后多半会干得更加卖劲。也可以休息时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

(4)全家出游、野餐

闲暇的节假日,一定不要闷在家里睡大觉,可以带领全家出去公园、郊游、野餐。在柔软的草地上与孩子一起玩玩球,抓抓蝴蝶,荡荡秋千,吃吃野餐。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带上帐篷去野营。这样既能给孩子增长知识,使你和妻子在大自然中放松、享乐,还有效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也许多年以后,孩子长大成人了依然充满着对小时候全家一起出游的美好回忆。

(5)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生活

家长要多问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比如有什么好朋友、今天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让孩子知道家长很支持他、关心他。聊天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帮孩子排解困惑,对于孩子的委屈,家长要尽量给予解释。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学会不计较得失,并让孩子知道家长很认可他、支持他。这样,委屈、怨恨等不良情绪就不会在孩子心中累积。”

(6)常在家吃饭

有的单位应付很多,特别是那些已经走上领导与管理岗位、事业处于上升阶段的父亲,更是经常忙得白天黑夜不着家。其实一个成功的男人不仅应该有出色的业绩,还应该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尽量推掉没有必要的饭局,回到家里做几个拿手好菜,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也是其乐融融。既少喝了酒,融洽了夫妻关系,也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7)给孩子洗洗澡

如果孩子较小的话,可以常给他洗洗澡,大一点可以多带他去游游泳,坐坐水滑梯。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玩水的。与孩子一起在水中嬉戏,可以快速增进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8)与孩子沟通

家长一定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多聊聊,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孩子有时在外面其实是很容易受到委屈的,尤其是那些很善良的孩子,经常会因为谦让抢不到玩具什么的。尝试着与孩子交流,而不是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许多孩子虽然小,但是自主意识很强,不喜欢命令式的谈话。要多用用耳朵,少发点脾气。与孩子交流不仅可以培养他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可以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与重视,培养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也可以多与孩子进行肢体的接触;如拥抱与亲吻,因为某些时候情感的交流与了解,借肢体传递,反而较语言来得深切。

总之,父母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少一些是正常的,但绝不可以不闻不问,至少应该在提高质量上多下功夫。如果效果好,让孩子感觉到:尽管父亲是那么地忙,可还是非常地疼我,从而体会到一种真实的爱的感觉。

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幸福的港湾。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不和谐的家庭总是存在着矛盾、不良问题和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还会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因此,父母必须重视不和谐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与其他的孩子一样,也能健康地成长。

小强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但从本学期开学后,他变得沉默寡言,且抵触心极强,跟老师“唱反调”。后来了解到,不久前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看来家庭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像小强,父母离婚后他变得自卑敏感了,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其实他心里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关心。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很容易让小强变得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