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许家印内部讲话
5838300000067

第67章 保持沉默,扎实工作

扎实做好工作才是真正的基础。

我心里对局势是有底的,我还没到卖土地和工地的地步。外界怎么说,我们没有必要去解释。什么都不说,保持沉默。市路演的第一天,就遇上恒指跌破2万点,随后连跌了14天金融风暴才真正开始。当时只能面对,公司面对媒体也非常沉默,我们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且内部再三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基础。

——许家印在金融危机持续时期的讲话

【背景分析】

2008年3月,恒大地产开启了全球公开路演并招股,如果这场路演取得成功,许家印将以市场估值13亿港元在香港成功IPO,同时,许家印的身价也会高达800亿港元。但是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让恒大的IPO中途折戟,许家印一下就被媒体和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各种传言铺天盖地。

当时,恒大面对的最严重问题就是资金缺口。坊间流传着一段关于当时恒大资金状况的段子:IPO失败后,为了省钱,恒大重庆分公司办网络借用了新入职员工的身份证。无论这件事是真是假,它至少透露了当时恒大严峻的形势。

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许家印,许家印选择了沉默,他只是对恒大地产的员工说,面对风险,不要在乎外界说什么,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

资金缺口是他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因此接下来的3个月,他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香港,四处募资。据说,当时他几乎可以称为在香港上班了,人瘦了四五斤。这段时间,许家印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情,募集了5.06亿美元。事实上,在上市搁置当晚,许家印就已经开始采取应对措施,他组织高层开会,通宵达旦地讨论如何安排项目开发进程,防止资金流断裂。从香港得到5.06亿美元后,他马不停蹄地备战黄金周促销,力求快速回笼资金。

各项扎实稳健的工作,让恒大实现了118亿元的销售收入,公司从IPO失败的打击中缓了过来。

他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球员的,面对裁判的误判,必须保持自己的形象,输掉了比赛也不能输掉尊严与素养,并且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实力,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

【拓展透析】

在恒大上市搁置的危机处理中,许家印的行动体现了一个沉着应对危机的企业管理者的应有态度。企业在面临危机时,扎实做好工作才是基本。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了一场全球金融市场大危机。此时,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特殊的时刻,中国的很多企业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面对现实,各大知名企业纷纷提出了“过冬”策略和方案。

思科靠做“加法”(收购)来度过“严冬”,而同为世界5大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的华为则靠做“减法”(出售)来度过“严冬”。2008年7月,华为出售旗下的终端设备部门50%~60%的股权,从而获得约40亿美元现金。这是华为公司为“冬天”准备的“棉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严肃地提出:两年之内不设赢利标准,以准备“过冬”。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等都开始强调要准备“过冬”。

从这些企业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危机面前要十分重视对现金流的把握。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可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现金流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从产品的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任何环节都与企业的现金流交织在一起。

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现金流的重要性,现金循环有两种表现,一是短期现金循环,二是长期现金循环。无论哪一种,当产品价值实现而产生现金流入时,都要重新在新一轮循环中参与不同性质的非现金转化。由于存在这样的过程,企业现金流往往是不平衡的。

假如收入是流水性的、以天为单位的,支出是间断性的,几天、几个月才支出的话,企业的日子才能好过。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差不多都是反过来的——收入是间隔性的,支出是流水的。这样一来,如果企业忽视了现金流的潜在危险,那么就会对企业的生存造成致命的影响。

其实,如何解决公司发展中的周转金难题,在中国古代就有资料记载。红顶商人胡雪岩作过一个比喻,他说商人将手中的钱用来周转,其实和用7个盖子去封8个坛子的道理一样。孔夫子也说过“会计,当而已矣”,这里的“当”就是说要“适当”。而现在企业的财务总监就是要在现金存量和银行贷款中保持平衡。

W. T. Grant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1975年宣告破产,而就在它破产的前一年,它的银行贷款达6亿美元,经营活动提供营运资金2000多万美元,营业净利润也是近1000万美元。就在1973年,W. T. Grant公司股票的价格仍按其收益20倍的价格出售。

面对这样一家庞大企业的破产,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其实该企业破产的原因就在于,虽然有高额的利润,但是早在破产之前的5年里,该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就已经出现负数,由于公司的现金不能支付巨额的生产性支出和债务费用,最后导致公司“成长性破产”。

事实上,现金流之于企业,就如同血液之于人体毛细血管,必须要有心脏的起搏功能来支持,这样才能使血液遍布全身。在企业内部,沟通也好,管理也好,制度必须是明确和强制的。做事前要有全面的预算,让企业全面的工作计划与现金流相衔接。如果计划不周全,就可能把现金流拉断,导致企业最终难以维持。

除了这些切实的业务层面上的“过冬”办法,企业还可以通过增强企业的领导力、执行力、文化力、制度力、创新力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最后度过经济寒冬。

第一,增强企业的领导力。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就是强调领导力的重要性。领导力可保证组织战略的执行、组织文化的传承、团队力量的凝聚,推动组织为实现使命而前行。

第二,加强执行力的训练。“任务一交代下去,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级一级地接下去,又一级一级地接上来,有结果,有交代,有下落,说到办到,不打折扣。”如果有这样的完美执行力,再配上正确的战略,企业就有可能顺利“过冬”。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与军队一样,优秀的文化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

第四,制度一定要推行。巴顿将军认为:“只有纪律才能使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爱国之心不致白费。”企业也是一样,只有制度才能保证所有员工为“过冬”而做的努力不至于白费。

第五,加强创新力的培养。企业的创新包括战略、技术、市场、组织等多个方面,发动全体成员去创造,每一次创新都可提升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