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我没有反抗福特海尔的科尔校长,也许我这一生就会太平地度过,也可以避免过去几十年的血雨腥风和四处奔波。但现在,我能由此亲眼见证自己族人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整个人类历史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曼德拉狱中日记
校长亚历山大·科尔和马修教授那严谨而宽厚的学者风范为福特海尔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1938年,当年轻学者拉尔夫·邦齐,也就是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兼联合国副秘书长访问福特海尔时,曾惊讶地宣称:“这里的优秀学生不输于任何人!”
作为福特海尔的一分子,曼德拉起初是十分自豪的。这里的教师也会反复告诉学生:“你们将来会成为民族的领袖!”这种精英教育的氛围既给曼德拉带来了奋斗的激情,也带来了因出身不够显赫、学识不够渊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感。不过,曼德拉是一个擅长把负面情绪转化为勤奋动力的人,他很快将这种羞怯抛在脑后,开始向新的偶像学习。
这个新的偶像就是恺撒·马坦兹玛,从血缘上看他是曼德拉的侄子,但他是泰姆布王室的正统王子,将来会继承王室权柄。同时,他的学识也很好,是曼德拉的“小导师”。恺撒鼓励曼德拉好好学习,将来为君王做一个好的谋臣——有趣的是,将来他们并没有成为君臣,而是成了政治对手。那段时间里,恺撒和曼德拉基本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去教堂、一起踢球、一起跳舞,他们以割礼时被赐予的名字称呼彼此——一个叫达利蓬加,一个叫达利旺加,听上去好像一对双胞胎。他们俩都曾深刻地影响过彼此的命运,曼德拉对恺撒的影响是为他介绍了一位在之后让他抛弃了一夫多妻制传统的姑娘,而恺撒对曼德拉的影响则是一生的,我们稍后再说。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这种高贵的血统买账,很多人觉得泰姆布王室贵族的架子太大,好像走路时都要把别人踢到一边似的。曼德拉当然没有这样的恶习,他待人亲切友好,从不端架子,这为他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就没有年轻人应有的血性和倔强。作为新生,曼德拉经常受到来自高年级学长的欺负,这在各大学都是比较普遍的事,但曼德拉对这种“潜规则”一点也不买账。他召集新生组成新的宿舍管委会,以对抗之前被高年级学长一手掌控的宿舍管委会。这引起了高年级学长的反击和校方的重视,但在曼德拉的坚持下,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不过,福特海尔的每个学生从此都知道了:平日里和气礼貌的曼德拉,其实一点都不好惹。
此时,曼德拉虽然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政治领袖的基本素质,但他自身对政治并没有太大兴趣。由于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他当时的主要愿望是成为一名体面的法庭译员,他还因此修习了法律、口译和地方行政等课程。
然而,通往公务员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曼德拉平静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被一件事彻底改变了。福特海尔虽然在风气上比较自由,但它的伙食供应十分恶劣,尤其当这里的黑人学生去其他大学参加运动会发现白人学生的伙食比自己好太多时,他们就更加不满了。学生们的不满最后以抗议的形式爆发了,这种抗议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一项就是罢选学校的学生大会——而此时,大二的曼德拉刚刚入选学生大会。
于是,在恺撒和其他学生的怂恿下,曼德拉和其他5名当选的学生代表集体辞职了。校方很生气,却不便发作,就在晚餐时发起了新一轮的选举投票。这次依然只有很少的人进行了投票,得票最高的依然是之前的6个人。在校方的压力下,除了曼德拉之外的那5名学生最终同意留在学生大会里任职,而曼德拉无法置恺撒和大部分学生的意见于不顾,选择了再次辞职。
这次,校长亲自来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告诫他,若是他再这么固执,学校就将开除他,以儆效尤。当夜,曼德拉辗转反侧,最终,对恺撒和其他学生的承诺使得他做出了继续坚持辞职的决定。于是,他被福特海尔开除了,回到了摄政王的王宫。摄政王对此颇为生气,责令他返回学校并向校长道歉,但此时曼德拉的反叛精神占据了上风,他倔强地拒绝了摄政王的要求,这也使得他和摄政王的关系濒临破裂。
后来在回忆这段往昔的时候,曼德拉笑着总结道:“生活总有办法迫使那些正在犹豫的人们做出决定。”他的这次倔强断送了唾手可得的锦绣未来,却为他带来了更令人意思想不到的远大前程。曼德拉离开平顺的小河,跳进了危险的激流中,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样他才更有机会接近宽阔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