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赵匡胤:宽厚和易
5794900000008

第8章 暗结义社

周世宗柴荣临终决断,解除了张永德的兵权并非完全出于对他的怀疑。应该说,他对张永德还是比较信任的,自显德三年起便让他担任都检点之职,总揽军权,便是证明。事实上,张永德也确实是忠于王室,从无二心,在跟随世宗南征北战中屡有出色表现。

那么,周世宗为何要在临终之际收回其兵权呢?究其原因,大半是由于赵匡胤的存在。若将二人加以比较,赵匡胤的审时度势、指挥若定、足智多谋、能攻善战,显然在张永德之上。赵匡胤在周世宗的统一战争中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和大将风度给周世宗的印象太深了,而周世宗又是一位知人善任、重用人才的皇帝,所以,在反复权衡之后感到赵匡胤更为可靠,更能担当托孤大任。

有一则记载说,当世宗既定三关,遇疾而退,至澶渊迟留不行时,宰相近臣问疾者都难得入见,张永德时为澶州刺史,又是周太祖的女婿,以亲故得以独至世宗卧内。群臣对张永德说:“天下未定,根本空虚,四方诸侯唯幸京师有变。澶州离京师甚远,不如赶快返回以安定人心,如果顾及旦夕之劳,迟迟不归,若有不测,宗庙何安?”张永德觉得此话很有道理,便以群臣之意向世宗进言,世宗听罢,沉思良久,叹道:“吾固知汝必为人所教,独不喻吾意哉!然观汝之穷薄,恶足当此!”

周世宗这番话的语气是很重的,明显地表现出对张永德的不满,感到他缺少主见,易代人言,周世宗不放心对他托以大任。但他凭着对张永德的了解,又认定他不是那种有野心的人,所以在收回了他的兵权之后,仍让他担任检校太尉之职。

由此看来,都点检这一重要军职的易人大可归属于一种正常的人事变动,并不能认为周世宗为制止张永德篡政而防患于未然。但是,也绝不能排除有周世宗的忧虑这种因素。因为在那个时代,武人当权,江山易主的事情太多了,周世宗虽然明哲豁达,也绝不会对那个扰人心绪的谶符木牌视而不见,特别是在他重病缠身、天寿将尽的时候。

按照常规,一个重要职务的易人往往会造成前任和取代者的嫌隙,反目为仇、水火不容者并非少见。但赵匡胤取代了张永德之后并未出现这种情况。赵匡胤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他轻财重义,知恩图报。当初,富于家财的张永德曾对赵匡胤多有接济。赵匡胤结发妻贺氏死后,又续娶王饶将军的女儿为继室,张永德见赵匡胤为官清廉,又蒙丧妻之痛,赠送他几千匹绢帛。对于张永德的情谊,赵匡胤深记于心,虽受取代之命,仍以张永德为挚友,在他当了皇帝后将张永德推到侍中的位置,授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入觐,亲切地召至后苑,“道旧故,饮以巨觥,每呼驸马不名”,足见二人感情之深。

赵匡胤与张永德相安无事使张永德很是感激,自然而然地站在赵匡胤一边。赵匡胤是很能网罗人才的,因为他知道,欲成大事,人才是根本,他要最大范围地结交文臣武将,建立起一支自己的力量,牢牢地控制禁军、控制政局,主宰沉浮。

赵匡胤受命辅佐的小皇帝柴宗训是一个无知的孩童。他年仅7岁,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政务,军国大事全由大臣决断。在此“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后周王朝不可避免地处于动荡之中,不甘寂寞的赵匡胤表面上一心辅佐幼主,暗地里却在开始勾画他未来的蓝图。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去世、宗训继位时,赵匡胤掌管禁军大权已六年。此间,他一方面恩威兼施,使禁军将士服伏在地,一方面把一些重要将领拉到自己身边,与其结拜为兄弟,称为“义社”,其主要成员是:

石守信,开封人,早年奉事周太祖郭威,隶属其帐下,广顺初年,累迁亲卫都虞候。曾跟随周世宗柴荣征晋阳,与赵匡胤一起参加了高平大战,因功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大军凯旋后,迁铁骑左都校。此后,又作为前锋,参加了征淮南之战,在六合、涡口、扬州等战役中再建奇功,遂领嘉州防御使,后转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使。石守信能攻善战,骁勇无比,为后周功臣,在禁军将领中举足轻重。

王审琦,其先为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早年与赵匡胤相识并结拜为兄弟。后汉乾祐年间,甚得郭威亲任。曾随驾平李守贞之乱,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又随世宗讨刘崇,征淮南,破南唐军于紫金山,授官控鹤右厢都校,领虔州团练使。后周军围濠州时,王审琦率敢死队数千人拔水寨,夺月城,攻克濠州。王审琦“厚有方略,尤善骑射”,从世宗攻楚州时,城将攻陷,王审琦准确判断敌军逃遁方向,设伏以待,全歼逃敌。又从平瓦桥关,再建战功。恭帝即位,迁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赵匡胤以王审琦为挚友,在他当皇帝以后曾令王审琦侍宴,说:“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之交也。”

李继勋,大名元城人,也曾效命于郭威帐下,显德初年任昭武军节度使。周世宗南征时,曾令李继勋率黑龙船三十艘于江口滩败敌兵数百,获战船二艘,以功迁左领军卫上将军,后改右羽军统军,恭帝即位授安国军节度使。

韩重斌,磁州武安人,少以武勇隶属周太祖郭威帐下,也是跟随世宗战高平、征淮南的功臣。

此外,还有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等人。赵匡胤与这些人以义气结拜,组成一个志趣相投、关系密切的小圈子,号称“义社十兄弟”。

在赵匡胤的幕府内,还有一批智囊人物,他们是:赵普、王仁赡、楚昭辅、李处耘等。赵普足智多谋,是赵匡胤成就大业的最得力助手,宋朝建立后成为参与制定重要方针政策的著名宰相。王仁赡则倜傥多才,赵匡胤素知其名,经向周世宗举荐,隶于帐下。楚昭辅、李处耘也以才干著称,深得赵匡胤信任。

这里,还有必要说一说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是赵弘殷的第三子,生于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十月十七,比赵匡胤小十二岁。他因出身武将之家,父兄均为大将,所以他也从小学习弓马,并参与一些战阵之事。16岁时,曾跟随父亲赵弘殷南征,多次与敌将交锋。18岁时,随周世宗和赵匡胤攻下瓦桥关和瀛州、莫州,也建有战功。后来,他成为北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

工于心计的赵匡胤既与义社兄弟结为死党,又得赵普等谋士亲信,加上他的两个莫逆之交韩令坤、慕容延钊,一个领重兵守边,一个为殿前副都点检,握有兵权,还有他的胞弟赵光义,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人才济济,兵权在握,足以使后周江山大厦倾覆。

在掌握着军事大权的赵匡胤之上,还有范质、王溥等宰相,但他们都是书生出身的文臣,不知武事,在“武将拥立”成风的年代,一旦风云突变,战乱骤起,只能是束手无策,徒叹奈何。

面对赵匡胤集团的羽翼渐丰,一班洞晓时事的文臣忧心忡忡。一位叫郑起的谏官上书宰相范质,指出,赵匡胤众望所归,不宜典掌禁军。但范质掉以轻心,把郑起的上书束之高阁。

武将之中,还有一位老资格的韩通,他担任禁军高级统帅官马步军指挥使,与赵匡胤同掌禁军。但此人刚愎自用,治军乏术,在军中并无威望,其势力根本无法与赵匡胤匹敌。韩通的儿子韩橐驼曾劝父亲对赵匡胤加以防范,甚至力劝韩通杀死赵匡胤以绝后患,但胸无城府的韩通却漠然置之。

势力强大的赵匡胤当然没把韩通当回事,至于那些只知出谋划策、舞文弄墨的文臣,他更未放在眼里。他只是把一切心思都用在巩固、加强和扩大朋党上面。他早已淡漠了对后周王室的忠诚,他再也不需要像当年效命周世宗那样奉侍一个不晓事的小皇帝了。他有自己的大略宏图,他有自己的辉煌伟业,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天换地,重建一个崭新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