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5721300000011

第11章 先得民心而后得天下

对于人民,唐太宗李世民深刻认识到:“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在这里,皇帝李世民把人民比成了水,把政权比作舟,并明示了人民与政权的关系,而“得民心则昌,失民心则衰”则是他治理国政,以民为本的最好诠释。中国古代,成大事者对于人民群众力量的认识,能达到此种境界,真是难能可贵。

只要能得到人心,就能建筑起无数钢铁长城。作为一代英豪的朱元璋,同样也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是宝,因此,他是如此地重视民心。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朱元璋率军进兵江南,以图有新的发展,每到一处地方,便收买一处的民心,军队所到之处深受民众欢迎,颇有点“鱼水之情”。

采石城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南岸城池,该城一破,红巾军千军万马顿时如潮水一般涌向城中的各个角落。对于久困和州,粮食供应紧缺、吃过伙食供应不足的苦头的将士来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那些牲畜、粮食,在他们心目中是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尽管军纪严明,但出于囤粮为公的心理,都想把东西抢到自己的部队里去。因而采石城破之后,各路将士争先恐后,不管是仓里的还是囤里的,是官家的还是平民百姓的,也无论是衣是粮,鸡鸭猪狗,你抢我夺,抢到手就往船上装载,弄得满城鸡飞狗跳,乱作一团。此时军纪已难以制众,将士们全抢红了眼,此时就是杀几个人也难以遏止。将士们心同此理:饿苦了,饿怕了,因而就是拼命也要饱掠一番,以便能吃上一段时间的好饭。

对此,朱元璋很担心,士兵们都是只图这些眼前利益。他是个很重军纪的人,他为自己军中的一些未直接管辖的部队犯忌而生气,于是抓紧派人组成了纠缉队在街头巡逻,城中秩序才渐归平静。他朗声向部队解释说:“我们这支队伍要成大事,不图眼前的这点儿小利。前面就是太平城,那才是个富庶的去处,兄弟们到那里去,一起去大开眼界吧!”经过这一鼓动,将士们的抱怨才算消退了。接着便是犒赏军队,好猪好牛好米饭,饱餐一顿。

经过这一风波,朱元璋担心在太平城中再起波澜,便在从采石出发以前命掌书记李善长紧急起草了《戒缉军士榜》,意在约束军队,防止扰民。果然,在太平城,战斗刚一结束,士兵们刚准备动手抢掠、大发横财的时候,却见城中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榜文,上面赫然写道:敢有抢掠财物、杀害百姓者,杀无赦。

朱元璋就是这样重视自己的队伍在民众眼中的形象,他所起草的榜,很有作用。朱元璋杀一儆百,所以混乱的局面立刻变得井然有序,这样反而保护了战斗力。在战事结束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军士们都有一份。朱元璋的高明做法,既得到了民心,也稳住了军心。

朱元璋在得民心后,根据地得到了很好的巩固,他又在巩固扩大江南根据地的同时,再让自己的新政深入人心。他在占据应天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欲挥师再攻镇江。镇江可是个鱼米之乡,富甲天下、美女如云,朱元璋深恐将士们经不起诱惑,故对部下严加训诫说:“我自起兵以来,从未随意杀掠。今尔等带兵出征,望能体察我的心意,严格约束士卒。城破之日,不得妄行杀掠。有违军令者,军法处治。倘再纵容,定当严惩不贷!”诸将战战兢兢,奉命而去,很快就攻下镇江。入城后果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种情况迅速传到其他地方,各地士民都称颂朱元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这给朱元璋经营江南带来很大便利。攻占镇江后,徐达又分兵占领了金坛、丹阳等县,面向张士诚占领区构筑了一道防线。

朱元璋知道得民心可以安定局面,利用民心可以增强自己的后备储力,是自己威力无形的延伸。对边界问题,朱元璋要求“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在攻克江浦时,朱元璋树起“奉天都、统中华”的金牌,他亲自出征,以便更能激发起人们心中的斗志。而此时敌军人心本已浮动,见救援无望,有些军官便联合起来,开门投降。朱元璋顺利进入婺州,在那里设立军政机构。接着,又分兵四出,占领了婺州周围地区。朱元璋还派人到庆元路(今浙江宁波),招降控制浙江沿海地区的割据首领方国珍。方国珍见朱元璋势力强盛,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又想藉为声援,便遣使进献礼物,表示归附。到龙凤五年(公元1359年)下半年,衢州、处州等地也落入朱元璋手里,元军在浙东的据点都被拔掉。朱元璋经略东南的战略决策,获得圆满成功。

朱元璋乐于采纳建议,为了倡仁义、收人心,他在根据地的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赢得民心的措施。在政治上,朱元璋所行的仁义首先体现在废除元朝苛政,减轻刑罚,宽减税役。龙凤二年(公元1356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释放应天府所辖监狱里的所有轻重罪犯,规定当月二十日拂晓之前,所有触犯刑律的官吏军民,一律免罪释放,并要求执行官吏不得复言其事,如借口拖延,要以罪论处。到了龙凤四年三月,又派提刑按察司合事分巡郡县,询察案犯的罪状,规定原来判处笞刑的释放,判处杖刑的减半处刑,重罪囚犯处以杖七十的刑罚,贪污受赃的不再追征赃物;司法官吏没有按规定期限处理刑事案件的,重者从轻处分,轻者免予处分;武将出征犯有过失的,也都予以赦免。也就在这一年,对朱元璋这一规定,当时也有官员想不通,认为“去年释罪囚今年又从末减,用法太宽则人不惧法,法纵无以为治。”朱元璋的回答则是:“自兵乱以来,百姓初离创残,今归于我,正当抚绥之。况其间有一时误犯者,宁可尽法乎?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少失宽厚则流入苛刻矣。所谓治新国用轻典,刑得其当,则民自无冤抑。若执而不通,非合时宜也。”

在经济上,朱元璋设法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龙凤三年(公元1357年),他亲征婺州时路经徽州,曾召见当地儒士唐仲实、姚琏二人询问民事得失。唐仲实反映当地守将邓愈役民筑城,百姓颇有怨气,他立即下令邓愈停工。唐仲实说话间又婉转地反映“民虽得其所归而未遂生息”的情况,意即百姓负担过重。朱元璋即坦率地承认:“此言是也。”并做出解释说:“我积少而费多,取给于民,甚非得已,然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之劳苦,恒思所以休息之,曷尝忘也。”到了龙凤四年,他下令在徽州实行土地经理,令民自实田。龙凤九年(公元1363年)又在徽州落实“民自实田”之策,并要求防止官吏横敛百姓。民自实田而定科徭的结果,使过去地主隐瞒土地向农民转嫁负担的现象大为减少。后来,当朱元璋把农业生产抓了上去,军队的屯田取得一定成绩,他又着手减轻各种赋税和徭役,废除新归附地区的旧政,对新归附区的所有税赋和徭役实施“尽行蠲免三年”的政策。

做到此,朱元璋还觉得不够,于是进行了免租和赈灾活动。他“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改变“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平等现象,他还实行“给民户田”的政策,支持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朱元璋没有忽视人民,而且懂得爱民才是最大的政治,他任用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做官,对人民来说就是一件大喜事。

古人说,得人心而后得天下。得人心,才能创造“人和”的良好态势,有利于平定天下,有这么一段话值得后来者深思: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衅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天下之所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