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谁在改变我
5237400000001

第1章 序(1)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春风似剪刀——读赵红继同志长篇传记《谁在改变我》

我和红继同志,虽然相识时间不短而相处时间不多,但确属忘年之交。

我们之间年龄相差很大,加上交往不多,按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但我佩服他的耿直和勤奋,更欣赏他那一身凛然正气。

大约是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好像是一九八七年的冬天吧,红继作为湖北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任职的一个年轻干部,应广州军区文化部之邀来到广州送稿。就这么个偶然机会,让我有缘认识了他。那年我在岗位上还没有退下来,组织上让我先看看他送来的稿件:一部中篇报告文学,描写长江西陵峡军民在一次重大山体滑坡灾难中的所作所为。文章写得很好,让我受到了震动。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一面反光镜,你的思想,你的追求,你的感情,你的爱和恨必然在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我认为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推荐给其他的评委们看,也都说是好文章。以后我就忙别的事情去了。直到评选已经有了结果我才匆匆从外地赶回来。听说红继的文章居然落选了!我知道以后非常难过。不是因为我的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从不强加于人。说红继的文章好,是大家的共识。一个业余作者往往是挤出一些睡眠时间奋笔疾书的。文章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感情。文章落选了,他会不会觉得对不起那些父老乡亲;一篇好文章受到了曲解,会不会挫伤他今后的写作积极性?我甚至于要宣布,我要退出评委。

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红继同志表现得异常平静。他居然反过来安慰我。好一个成熟、理智的年轻人!

我们有过一次关于文学创作以及迈步人生路的长谈。虽然只是一次谈话,但他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年轻英俊,却带有几分腼腆和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才华横益,却不失低调与谦虚。算起来那时他还只是个正值而立之年的营职干部,还是个小伙子。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直到去年秋上,我与几位朋友相约到宜昌采风,意外地与红继在三峡大坝上重逢。欣喜之余,我发现这位当年的小伙子,也已经年过半百,并且从正团位置上转业地方也有十多年了。这时的他,眉宇间透着成熟,言语里显出稳重,让我不禁感慨万端。

这次重逢,让我了解到红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从事着部队机关和地方党政部门的政治工作。本职岗位上的建树,自有组织上为他做出评定,而业余时间里,他始终在钟爱的文学道路上,不离不弃,辛勤耕耘,孜孜不倦,的确让我为之感动。他的文学创作更是日渐成熟,屡有佳作问世。他的短篇小说《关于父爱》、《狗吞》,散文《凋谢的木棉花》、《并非梅雨季节》等于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以后,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散文《大坝锁蛟龙》二十年前选入国家高中教材,最近,《故乡的土地》,作为范文,更是被列入了江苏百所名校高三语文试题。

从宜昌回广州不久,红继便给我的电脑里,发来了他刚完成的长篇自传体文学作品《谁在改变我》,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红继年过半百,我老迈早就年逾八十了,耳不聪目不明,在电脑上读这么长的书稿,确实存在一些困难。然而,凭我们之间的友谊,凭红继优美、流畅的文笔,朴实感人的故事,不温不火的叙述,吸引着我连续不断地往下读去,真是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在不长的时间内拜读完之后,闭目回味,我久久难抑激动的心情。红继在书名中这样提出的疑问:谁在改变我?是的,谁把当年那个从中原乡下走出来的土得掉渣的小青年,一个连部队发的制式裤腰带都不懂如何解开的傻小子,改变成今天的模样?

此刻,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脍炙人口的唐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从一个普通农村入伍的士兵,到一个正团职上校,谁又是他的“二月春风”?是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还是二十多年的艰苦磨练?是二十多年的如歌岁月,还是二十多年的沟沟坎坎?

众所周知,如今中国军队的成份,大多为红继一样的农家子弟,他们的经历似乎也大同小异,无非是学习训练,放哨执勤,他们的追求,实在一点说,大多也都不外乎立功受奖,入党提干。可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棵绿树或是一片森林,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直线加方块的十里百里军营,千军万马列队,虽然乍看上去个个像一个模子里磕出来的,但实际上你同样找不出两名完全相同的士兵。红继的《谁在改变我》,完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当代最普通的军人,从士兵到基层干部的个性化艺术形象。平淡中带有传奇色彩,传奇里又看不出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自然如山涧一泓清泉,和谐似窗外吹过的微风。

红继同志所经历的这三十多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这个时段,无论军队还是地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把自己放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来写,看似写“我”,其实是在写时代变迁过程中“我”身边的人和事,从而通过“我”身边的人和事,折射出这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

如果说红继是位编故事的能手,有点不那么准确,因为书中那些感人的故事,完全是他的个人经历,均非他编织出来的。

军队向来有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之分。而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野战军才是真正的军队,至于地方部队,多了“地方”两个字,仿佛更像是穿着军装的老百姓了。而当时的地方部队(后来都改编成了武警)也是有层次之分的,省军区属下有独立师和独立团,军分区属下便是独立营了。红继正在湖北最偏远的鄂西军分区独立营当兵。独立营又是担负分散执勤任务,平时要组织起一百人的会操都很困难。在这样的部队当兵三年,连团长都没有见过,十分正常。官兵们的见识之狭窄,是可想而知的了。

然而,这些都与文学无关。也就是说,文学与你在什么单位工作无关,有关的是人,人的性格、人的命运、人的追求与向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红继笔下的每一个人,无疑都是他最熟悉的。和他一起参军的同乡、战友,他的排长、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他提干后自己带的士兵,他们执行的具体任务,老指导员的妻子,等等,个个栩栩如生,过目不忘。围绕以上那些人所发生的故事,虽然谈不上惊心动魄,但也一个个迭荡起伏,扣人心弦。

这是生活本身所具备的力量,也是文学本身所应有的魅力。

除了部队生活外,红继最熟悉的就该是他的农村生活。他也像大多数人一样,热爱着他的故乡,热爱着故乡的亲人们。在《谁在改变我》书中,红继采取回忆的手法,穿插写了几段入伍前的家乡生活。虽然着墨不多,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红继幼年丧父,本就艰难的农村生活,他比别人又多了几分艰辛。在他十八岁那年,为了挣得尊严和权益,他在生产队长的恶意唆使下,扛起一百六十斤重的装满麦子的麻袋,因此给稚嫩的身体留下了沉疴。看到这一段,令人为之心情沉重,甚至为之鼻腔发酸。

另有一段写过年杀猪的经历,红继写得更为精彩:

……十八岁那年的腊月,生产队在一片宽阔的场地上砌灶烧水,搭台杀猪,这是为过年做准备,也是烘托过年气氛的最好形式。农闲,要过年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围到杀猪场来看热闹。

生产队总共杀掉十头猪,已经杀死了八头,生产队里威望最高的二大爷提议,余下这两头,留给两个已满十八岁的小伙子来杀。这两个年满十八岁的小伙子,就有我一个。这不是一种固定的民间仪式,但村上有个习俗,长成人了,敢不敢拿刀杀猪宰牛,视为一种象征。

听说有新人杀猪,乡亲们兴致更高立刻围拢过来。为了看个真切,孩子们爬到树上、院墙上、粪堆上。二大爷递给我一把一尺多长的尖刀,接过这把放射着寒光的尖刀,掂了掂,沉甸甸的,足有两斤多重。二大爷招呼几个壮劳力把一头两百来斤的红皮白猪赶到我面前,三下五除二把白猪放倒,抬到案子上,四个壮劳力按着。

白猪发出凌厉的叫声,口中冒着粉白色雾气。

二大爷说:“侄子,下面的活儿就看你的了。”

对杀猪我本没有兴趣,但没有办法,很多事不是有兴趣才做,要想取得乡亲们的认可,必须硬着头皮上。没杀过猪,但我从小就观看杀猪,也帮杀猪人打过下手,理论上也略知一二。要想把猪杀得好,最最重要的是下刀准,进刀稳,推刀有力,同时,血不仅放得快,还要放得干净,这样猪肉才白嫩,肉中不带血丝。如果下刀不准,刀的深度不够,就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切断猪的喉部动脉血管。这样,猪因疼痛而咆哮挣扎,给治服的人带来困难。再若杀手心理素质差点,手一忙脚一乱,可能造成案子上的猪带着刀子跑掉。甚至出现刀子伤人的可怕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