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5193300000037

第37章 吴作栋

吴作栋终于如愿,体面卸任新加坡总理职。吴执政近十四年,使用他本身的话语是,“前七年大丰收,后七年却是歉收年代”。一方面,吴之表现看来平平无奇,这些年来新加坡都在挣扎求存,苦苦维持其区域枢纽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在吴的领导下,可谓是本区域最富有经济改革动力的国家。

吴作栋生于1941年5月20日。早年就读于新加坡历史悠久的莱佛士学院,后在新加坡大学学习,获一等经济荣誉学位。1964年开始在政府部门任职,两年后到美国威廉斯学院深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1969年起在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任职,1973年后任公司董事经理。1976年当选为国会议员,第二年9月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1981至1985年先后任卫生部长兼贸工部长和国防部长兼卫生部长。

1985年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吴作栋于1990年接任总理职。当时新加坡经济蓬勃发展,吴作栋一执政就享有七年的高经济成长期。但一般认为,这是“李神”(李光耀)当年所创下的“经济奇迹”,是“李神”的“遗赠”,与吴作栋施政无太大关系。

1997年1月新加坡大选后连任总理。

1997年中叶,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新加坡经济就此陷入泥沼,面对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际竞争定位危机,经济欲振乏力,近乎七年的时间,吴作栋政府束手无良策,吴的领导威信面对严峻挑战。据悉,吴作栋曾一度被“李神”要求提早下台。但他坚持狮城经济好转后方卸任总理职,而得以延续其政治生命。他说,“如果解决经济问题须耗上五年,那我得留任五年。”

若说前七年“大丰收”非吴的功劳,那么后七年的“歉收年代”也非吴个人之过。纵观其它遭到亚洲金融风暴蹂躏的国家而言,经济欲振乏力实属一般现象。事实上,就经济面而言,在吴领导下的新加坡政府是亚洲四小龙中最积极的。

1993年,吴作栋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化政策”,动用国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亚洲区域,扩大新加坡经济版图。具体的说法是,新加坡资源匮乏,但可以通过海外投资而拥有海外资源,如马来西亚的树胶园,香港的电讯。但是,这些海外投资多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损失惨重。

九七金融风暴后,新加坡政府经济政策转向“全球化”,正面响应崛起的中国。为了扩大新加坡小岛国的经济体,新加坡已经积极建立远距自由贸易区块。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的国家有纽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国家、澳洲和美国;尚在谈判中的有印度、韩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即将展开谈判的还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去年吴作栋也成功说服东南亚国家,成立东南亚经济共同体,与中国庞大的市场互动。

此外,吴作栋政府也通过政策和国营企业,积极整合零散的优势领域,修补落后领域的竞争差距,投资高科技领域如生物药物科技。当然,这些“经改”是否会在吴卸任后奏效,在现阶段只能拭目以待。

2001年11月大选获胜再次连任总理。

2002年8月10日上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正式向新加坡总统纳丹递交了辞呈,这为副总理李显龙正式接任总理铺平了道路。

纵观吴作栋的政治生涯,我们会发现吴作栋是一位比较保守的政治家。

就国内政治而言,吴作栋显然非改革型领袖。他从李光耀手中承继了威权统治政体后,并没有从事深化民主改革。他施展亲民作风,强调协商,给新加坡人民比较自由的空间,鼓励人民使用“正确管道”提出意见,但又不愿意撤除政治地雷禁区。对于公共政策,今天新加坡人民还是噤若寒蝉,不敢以身试法。

在国际社会,吴作栋亦非魅力型领袖,在国际舞台上曝光率不高,处理国际双边事物,手腕不强,常常需要依赖李光耀出面。例如,过去新马关系紧张,吴作栋就需要靠李光耀出面,与前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谈判。然而,在处理SARS方面,吴作栋政府高透明度,高效率的处理手法,为新加坡在国际社会上赢取崇高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