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5188900000008

第8章 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1)

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意义上的纯粹政治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已不堪其累, 现实要求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加速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专业性特点决定了辅导员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呼唤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必须实现专业化,这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2.大学生的特点及形势发展决定了辅导员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需要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同时,学校在实施扩招后,在校学生规模急剧增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3.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要求辅导员队伍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部分学校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有的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把辅导员群体边缘化。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不少辅导员感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工作不被认同,缺少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二是辅导员队伍的职责不够明确。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大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乃至家庭等方面,还要承担部分行政、教务管理、教学等任务。 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充当了“家政员”、“消防员”的角色,工作做得多,思考得少,难以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造成辅导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事业上没有成就感。 三是辅导员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由于相关的选拔、任用及管理制度滞后,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评价、考核等诸多环节中无章可循,不少辅导员担心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思想压力大,职业成就感不高,有的辅导员也只是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块跳板,工作一定时间后就设法调离。 以上几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面临的不是选人的问题,而是如何留住人和留住高水平人才的问题。 这就需要更新观念,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使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专业的归宿感和职业的认同感。

4.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决定了辅导员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大的弊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部分辅导员素质不高;部分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精力分散,人心思动;新任辅导员缺乏培训、工作经验不足等。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较好的解决辅导员的人员结构和稳定等问题。

二、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

1.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所谓专业化,是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员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 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

2.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方向

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不仅仅是一般狭义上的专业化,即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而应当是广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队伍要向专家学者型方向发展。 现在高校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化教育和培训的辅导员队伍,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逐步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并通过一定形式的认证达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求。

3.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措施

(1)对辅导员职位进行科学分类,明确辅导员社会分工。 首先,促进辅导员职业分类,设立专业系列职务岗位。 与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相比较,现在的学生工作增加了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内容。 面对这一特点,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也应该面向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逐步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辅导、法律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专门队伍,改变辅导员队伍身兼多重角色的现状, 结束辅导员专业界限不清的局面。 同时按照不同的职业分类设立各自的职务系列岗位,按照各自不同的职务系列进行发展。 如上海市就尝试建立了三个方向的专业化辅导员:职业发展教育专业化辅导员(职业咨询师)、心理辅导专业化辅导员、生活园区住楼辅导员,并鼓励辅导员报考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职业咨询师。 在这种模式下,中高级辅导员可按照自己的特长和资格证书分别进入不同的学生工作专门岗位工作,而初级岗位辅导员则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综合性工作。其次,实行职业准入和从业资格考试,规范从业人员资质。 应当建立职业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改变把辅导员职业看作是一个没有专业性要求的就业机会的观念,在人员选聘时突出辅导员的专业要求,明确规定接受专业教育的最低学历,明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具体内容。 同时,鼓励已在岗辅导员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或专业资格考试,从而培育出学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

(2)建立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开展专业化培训。这个培训平台应包含多层次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内容,由教育部、省市、学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分级承担,分类培训,扩大覆盖网络。通过多层次的分担培训培养模式,使参训人员、培训内容、目标定位形成有机的组合,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成长需求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 研究者。

要通过在岗实践的培训方式,如举办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工作论坛,聘请专家进行指导等方式, 解决辅导员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性问题。

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学历学位提升的培养方式,做到培养不脱岗,这样既可以避免辅导员工作的断层,也能保证辅导员的学位、学历的提升。

(3)强化辅导员自我发展意识,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当前,影响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教师和辅导员自身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不强,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化意识比较薄弱。 要通过岗前见习、在岗体验、工作研讨、心得交流等,在专业意识的刺激和专业氛围的带动下,提升辅导员的业务认知能力和职业认知能力,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推进辅导员的职业认知和业务素养和谐发展。

4.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建立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知识竞争力是推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它源于四个相互依存的要素的紧密结合: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通过教育和培训传授知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传播知识、在技术创新中应用知识。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理念被提出后,江泽民同志敏锐洞察到这一新型管理理论的意义,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纵观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团队”模式进行改造的。 国内一些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毫无疑问,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管是作为创业者,还是守业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作为员工,也只有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员工”,才能适应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

(1) 学习型团队的内涵。

所谓学习型团队,是指为完成共同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团队成员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的获取知识、改善行为、优化团队体系,使团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生存和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般认为学习型组织有以下6个要素:

①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生学习的步骤;②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引进知识;③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组织文化;④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 重在共同愿景时学时新;⑤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意义,重在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生价值;⑥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重在提升应变能力。

建立学习型组织应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评估组织的学习情况;步骤二:增进组织学习积极性;步骤三:使学习能持续发展;步骤四:奖励冒险;步骤五:使员工成为学习资源;步骤六:把学习引入工作;步骤七:通过学习由大家描绘出组织发展远景,并成为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步骤八:将组织远景融入生活;步骤九:系统思考;步骤十:明示未来努力的方向。

(2) 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特征和目标。

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应该具备如下特征:重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辅导员自身不断地学习、鼓励辅导员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习、辅导员协会可以是学习系统的组织形式。在这个团队中,所有辅导员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能在工作和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核心价值和服务学生的能力,使大学生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高效、稳步地规划并实施自己的大学理想。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学习,注重知行合一,团队的最终目的在于确立学习的观念。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可以保证辅导员个人发展的需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提高辅导员核心价值,使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得到提高和增强。

(3) 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创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创建学习型团队的理论基础。讲到学习型组织,人们更多的是对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立人彼得·圣吉教授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供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整套方法。 圣吉认为,“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求生存的基本法则”;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必须基于五种技能的培养,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 只有经常进行这五项修炼,组织才能真正成长为学习型组织。 在其后出版的《变革之舞》中,圣吉又强调“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以上关于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认识,我们可以推广到辅导员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创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应注重如下策略:第一,营造学习型的团队文化。学习型团队文化的核心是树立共同学习、交流和共享知识的信念。

第二,确立学习型管理激励模型。专业的和个人的成就被视作激发器,它可以导致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它激活和维持着辅导员个人的被激励状态。 有利的工作环境和被激励的状态相互作用,使得个体能力中被激励的能量释放出来。 如果能够保证辅导员有明确的目标观念,并能获得信息平等的交流这样一种学习型环境的支撑,则被激励的能量就会被引导到专业的和个人的成就上来。第三,建构发展型的辅导员评价制度:①评价是合作的过程,评价者与受评者之间应维持积极的气氛,评价的过程同样是辅导员学习的过程;②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应公开;③评价的诊断性和建议性应强,判决性应少;④重视辅导员的个人评价,让辅导员有机会用积极性态度评价自己。第四,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特别是要在各院系辅导员之间建立和谐型的人际交流平台和途径。 第五,致力于辅导员真正的学习。 辅导员真正的学习,就是在合作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形成学习方式的变革,发扬合作精神,激发道德勇气,共享知识经验,实现自我超越。

(4) 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发展。

学习型辅导员团队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团体、学习的目的为了创造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同时使每个成员有发展、成长或提升创新能力的空间。 在学习型团队中,辅导员把彼此当成工作伙伴,无论地位高下,相互可以自由地质疑,大家交谈和工作时都彼此尊重和信任。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学习型团队的塑造中,辅导员形成一个大家共同的目标和共同愿景。根据彼得·圣吉教授在《第五项修炼》的理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必须基于五种技能的培养,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 那么,在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建设中,这五项修炼如何体现呢,下面将其予以具体分析。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以不断理清和加深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真心想往的和谐校园建立为起点, 给辅导员之间创造沟通和创新的平台,形成整体价值观并形成价值观的认同感。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对于辅导员个人来说,对提高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对于团队来说,其心智模式作为整体的心智模式,这项修炼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团队的核心价值。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对于辅导员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团队凝聚力的强化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团体目标形成和团体目标认同的必要前提。

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发展辅导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提升组织的价值观。团体学习可以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并能促使新问题、新思维的不断提出。 另外,针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了集思广益、交流思想、激发创新思维,丰富了每个参与者的知识和经验,使每个参与者都有一种成长感和知识宝库取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