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财政与金融论衡
5186800000053

第53章 扼制不良贷款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切入点(1)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不良贷款上升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产生影响所带来的金融风险的角度分析阐述了由于历史、体制、政策、企业及银行内部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急剧上升的成因,提出了转化、化解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信誉和效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转移、补偿机制,剥离银行不良贷款,从而减少贷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不良贷款数量,提高银行资产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不良贷款金融风险切入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的教训是深刻的,人们将危机的原因集中于金融机构的呆账上,我国虽不存在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诸多因素,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居高不下甚至仍在增长的不良贷款严重困扰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健康发展,可能成为引发信用风险的最大隐患,对人世后中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的提高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就不良贷款上升对金融风险有什么影响,为防范风险应如何化解不良贷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扼制不良贷款上升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资产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80%,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占总资产的70%,贷款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80—90%,如果贷款安全有保障,那么贷款的流动性和效益性也就易于实现,贷款问题的核心就是安全性问题,也就是贷款的质量问题,由于贷款是风险最高的银行资产,贷款质量的优劣,对银行的经营成果乃至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就要研究解决不良贷款上升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难以下卸,信贷资金沉淀和死滞数额较大,1999年9月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1.3万亿元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下降了9.7%。但按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权威观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仍为25%,不仅高于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界限,更高于爆发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银行,尽管中央从1995年全国金融工作管理会议以来,要求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每年下降一定的比率,各家商业银行也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清收不良资产,增加有效贷款投放,力图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但从当前四大国有银行经营现状来看,不良资产比率仍然较高,信贷资产风险依然较大,贷款质量不高,收息率低仍是威胁银行稳定的主要因素。居高不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在金融风险的隐患,对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银行的支付能力

保证存款支付是银行经营的首要任务。如果不良贷款大幅度上升,导致银行资产中长期贷款实际占用水平过高,资金流动性差,保证存款支付就要被迫转向新增负债,即以负债来抵偿负债。这种以负债保支付的方式受环境和自身经营能力的影响,其适用的条件是市场上资金充裕,银行筹资能力较强。由于我国资金短缺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特别是人世以后,外资银行分流中资银行资金来源,存款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使依赖增加存款保支付的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2.影响银行经营效益

贷款是银行的重要收益来源。贷款收益主要来自利息收入,不良贷款大幅度上升,即银行的本息难以正常收回,银行贷款的收息率下降,一方面这些呆滞的贷款本身收不回利息,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这些无效益的资金长期占压,不能周转使用增效,还要支付资金成本,又将减少银行收益,而且会危及到利息的支付,以至影响贷款本金的安全。

3.影响对优良客户的支持

不良贷款的大幅度上升,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死滞,使资产的流动性减弱,银行可支配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虽然有较大的存量资产,很难集中力量支持优质项目和优良客户,信贷资金也不能按效益导向实现优化配置。

4.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增强

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的不断增加和各家金融机构的增多,已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冲击,随着加入世贸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分流中资银行的资金来源,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产被不良贷款侵蚀,资金流动性趋缓,效益下降,竞争实力减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良贷款的大幅度上升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当不良贷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风险损失可用实现利润来弥补,当贷款恶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银行经营效益下降,支付能力减弱,客户关系疏远,筹资困难,造成恶性循环,就孕育了更大的金融风险。

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金融秩序的不断完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暴露,商业银行对贷款的承受能力并没有在体制转型这一特殊时期得到解决,不良贷款急剧上升,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既有体制政策上的,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贷款急剧上升是历史问题的集中反映

特定的历史环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给制和财税改革所形成的银企依赖机制,造成企业的先天不足,使国有银行不负责任的大量贷款在国企中沉淀、呆滞,成为产生不良贷款的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由国家统一计划,集中管理,企业利润全部上缴,需要支出财政拨付,信贷政治色彩浓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拨改贷”以后,财政不再承担对企业注入资金的责任,国家几乎等于是把政府对国企的责任推给了银行,当国企需要资金政府又不提供资金的时候,银行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政府的“代位者”,向国企源源不断的输送贷款,垫付了大量本应由财政拨付或由企业自筹的资金,形成所谓“信贷资金财政化”。企业国家投资少,财政有限投资形成的小规模资本积累,不能维持企业经营的各种资金需求,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过度举债,平均负债率超过80%,信贷资金成为企业的铺底资金,加之一些企业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弱,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落后、设备技术陈旧,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效益不佳,亏损增大,政府的支持也越来越限,这些贷款和垫付的资金收不回来,变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包袱,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按市场经济原则开展经营活动,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

2.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是经济政策影响和经济形式周期性变化的集中反映

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决定某一时期经济活动的资金投量、投向和资金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通过银行的手段变化所产生,并被其所影响。如1989一1990年,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下,各乡镇盲目上项目,要资金,争贷款,造成重复、低效、半拉子项目建设,终因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投资规模的紧张而关停倒闭。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产销两旺,经济形势旺盛发展掩盖了潜在的风险损失,一旦经济进人萧条时期,由于自身资本金较少大量依靠银行贷款的企业,难以抵挡其影响,纷纷破产、关停、倒闭,形成信贷资金损失,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

3.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是企业破产改制不规范,信用观念下降的集中反映

我国的企业普遍负债率偏高,国企负债率更是高达80%左右,企业的大部分负债来自银行贷款,企业在改制中,由于有关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完善,造成商业银行债权难以落实,债务“悬空”,造成了银行大量资产的流失。企业把改制当作卸掉债务的“契机”,采用各种手段,借改制之名逃债、甩债、赖债、废债:一是企业实行承包制中,新官不理旧账,使原贷款偿还责任被虚置。二是商业企业在“国有民营”改革中,财产分解给个人经营,贷款留在老企业,仅收一点租赁费,企业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三是一些企业假借参股、投资之名,趁机转移企业资产,造成投资收益去向不明,事实上无法还贷。四是企业分离兼并中,有的分出数个独立核算的新企业,资金分散给新企业,债务留在没有偿还能力的老企业,有的对被兼并企业的老债置之不理,使银行债权无法得以实现。五是一些地方政府将企业资产评估与负债轧差,以差额将企业一买了之。六是个别企业借改制的机会,暗地里转移资产或流入个人手中,侵蚀原有企业利益,造成银行债务还贷无期。七是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律不够完善,加之地方利益作祟,企业破产程序十分不规范,使银行的债务清偿率近乎为零。作为破产企业的主要债权人银行,因此承受了更大的风险。总之这些在改制中被“悬空”的贷款,银行最终很难找到承贷主体,或承贷主体形同虚设,造成银行贷款呆滞,不良贷款急剧上升。

4.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是行政干预的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