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5185400000021

第21章 更新观念走向市场(3)

纵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历史与现状,民营企业无论在企业诞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还是内在运行机制的地位等方面,都理应成为国有企业模拟的对象。远的不讲,同处于大河家镇的益宝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治厂思路、用工制度、管理方式、经营机制就很值得国企电厂的学习和借鉴。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生动体现和重要发展。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理应端正方法论,严格遵循企业运行的一般规律,热情扶持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的创新行为,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扫清意识形态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活动,是从创新构想的产生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服务的全过程。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对欠发达的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安族聚居地地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也日趋严重。根据这一实际,可以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改善土壤、种子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优质高产农业,以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同时,通过节能技术创新和新材料技术创新,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保安族所处的地区属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与普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技术创新的要求,着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创造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组合的政策环境,即依靠技术创新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国家要从民族团结平等、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着眼点考虑,继续加大对保安族的科技投入,以期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发挥优势抢占市场

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东部发达地区和省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虽然滞后,但从总体上看、纵向地看,仍然是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60%,人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二是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大河家镇于1998年整体解决群众温饱问题,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5元,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与国道配套的骨干道路经扩建和改造,路况有了很大改善,乡村公路和道路经改造补修,路况有所改观。第三批电气化县项目全部建成,实现了电话程控化,电话信号覆盖率达98%,广播、电视基本上实现村村通。四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健全。五是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保安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以发展求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除了上述的基础和条件外,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还具有一些现实的和潜在的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使保安族区域经济再上新台阶,总体构想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眼:

一、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创区域农产品品牌

保安族所处的积石山地区出产的农土特产主要有花椒、核桃、蕨菜、冬果梨以及部分中药材,其中尤以花椒、核桃等较为著名。

1.花椒。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特点是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根系发达,管理方便。果实是上好的食物佐料,能强化食品风味、增进食欲、清寒祛热、减除畜禽肉的腥膻味;含有挥发油和脂肪,可蒸馏芳香油。积石山地区所产花椒以粒大、色艳、味醇、香浓而驰名。

2.核桃。核桃亦称胡桃,落叶乔木,果实呈椭圆或球形,仁醇肥味美,可食用、榨油、入药,性温味甘,富含脑膦脂和卵膦脂,具有补脑、强肾、润肺之功效。大河家地方所产鸡蛋皮核桃闻名遐迩,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3.蕨菜。蕨菜属低等草本植物,多年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入药,具有消暑、去热、利尿之功效,采摘食用,性凉味美。积石山东麓气候湿润,盛产蕨菜,年产75万公斤一100万公斤,由外贸部门组织收购加工,出口进入国际市场。

4.冬果梨。冬果梨树为落叶乔木,果实在秋末收获,以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味甜、脆嫩、汁丰而驰名。全县各乡镇均有栽培,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刘集栽植居多。除上述农土特产外,近几年县农业局组织进行试种当归、百合、党参等中药材,效益也较为显著。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有区域品牌优势的农土特产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发展的方向,仍然是适度规模经营,走“基地+农户+公司”和深加工增值的路子,扩大种植面积,开辟销售渠道,让具有保安族地域特色的品牌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二、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开辟旅游市场

保安族所处的积石山县境内已探明的古文化遗址有140余处,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文物古迹,构成了该地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历史古迹。

积石雄关:位于大河家镇关门,为明设二十四关之一,自古为中原王朝与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西夏等部族争夺的军事要地,相传为大禹导河之极地,明代在此修建了殿阁宏伟的禹王庙。明末清初在今大墩筑起一道长约300米、宽约150米、高约8.5米的坚固城堡,是积石峡谷中左崖右河之间的惟一通道,号称“积石锁钥”,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诗文词章。

临津古渡:位于大河家镇黄河沿,古称黄河上渡,为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交通要冲。隋大业五年初,炀帝在此渡河远征吐谷浑。后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唐蕃信使曾往来于此。有扯船码头及缆绳、马占鳌拱北、大河家清真寺、黄河大桥、大河家电站等可供参观。

三坪遗址:位于安集乡三坪,距安集街道6公里,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有瓮、罐、瓶、钵、盘等。1954年上交国家的一件马家窑彩陶,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彩陶王”。有附近的鲁班滩与北岸炳灵寺水帘洞石门口之间的“天下第一桥”遗址,杨家湾河边的风林关遗址等可供观赏。

我国旅游业比之国外的突出吸引力就在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载体正是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古迹资源。在一些地方,如陕西省及河北的承德、山海关、正定等地,文物和文化古迹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1998年河北省接待海外游客32.1万人次,创汇9508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016万人次,创收160.6亿元。旅游的主题正是以文物和文化古迹资源为依托的文物旅游。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文物古迹资源开发利用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自然景观。

盖新坪“花儿会”:位于积石山西北部,距刘集街道约5公里,有林场一处,占地4万亩。该处树林茂密,溪流清澈,风景优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至初八,群众在这里自发举行规模较大的“花儿会”,甘、青两省的各族歌手对唱赛歌,热闹非凡,可以和康乐的莲花山、岷县的二郎山、和政的松鸣岩“花儿会”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