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5185200000029

第29章 社会实践活动范文(7)

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意见》号召,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今年暑期,我校确立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主题。着重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精心组织了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宣讲团、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团、大学生“我的家乡在长征路上”主题实践团、大学生地方经济建设实践服务团、商务实践服务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团、文艺“三下乡”慰问团、环保考察和爱心传递服务团,在内容上有新突破、在形式上有新手法、在机制上有新举措,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社会实践活动概况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在总结前十年开展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共建基地、双向受益”的原则,采取重点组队和自由组团的方式,通过完善机制,丰富形式,点面结合,保证了我校学生全员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校共有11000(长青学院3500人)多名同学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队45支,参加队员756人,学生自行组队18支,参加队员87人,其余同学按照实践主题在家庭所在地就近就便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学校新增暑期社会实践基地6个,建立意向性合作基地7个,学校现有社会实践基地总数达51个。

二、活动基本特点

(一)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筹备实践

今年,我校结合自身特色,找准活动切入点,早准备、早发动、早落实、早安排,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安排和要求,为确保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校团委精心组织策划,进行了实践活动前的一系列筹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盛世高同志任组长、校党委副书记梁亚民同志任副组长。包括各主要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在内的全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校团委对“三下乡”筹备工作的汇报,对2006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并划拨专项经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校以党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暑期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安排意见》,确定了今年的社会实践方案。今年我校的实践活动内容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学校集中组队。对参加报名的学生有明确的专业、年级要求,有既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有严格的工作方案和设计要求,各实践团队制定重点工作内容,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内容并参加统一面试。二是自由组队,“自主确定实践内容”。学生根据家庭所在地实际,在“双向受益”的条件下,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组队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今年的社会实践中,我校各级团学组织采取以重点实践内容为点、以集中实践团队为线、以分散个体实践为面,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组队方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构建涉及多个层面的立体服务体系,增强了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党委十分重视统一组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宣讲实践服务团、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实践团、区校联动社区服务实践团,将这些团队确定为今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团队。校团委按照党委部署,积极和各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就活动如何开展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制订了详细的实践方案和项目分解书,简称为“十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农村政策宣讲活动、讲授一堂生动的文化课、演出一台精彩晚会、捐赠一批有益的书籍衣物、开展一次义务劳动、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提出一个发展规划、结对一批帮扶对象、提供一次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一目的的实现以具体的实践内容为载体,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各学院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广泛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实践内容涉及:青年中心建设;农村政策宣讲;“三农”问题调研;义务支教;英语、计算机培训;环境资源考察及环保宣传;为社区下岗职工子女进行义务家教;参观革命圣地以及创业实践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较以往不但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实践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展,校团委和各学院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拓展了长期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数量与覆盖面,建立了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多途径架起了高校与地方联系的桥梁。

(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组织和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实践活动。各级党团组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切实重视并深入、持续地组织开展好了今年我校“三下乡”、“四进社区”实践活动。

(四)特点突出、目标明确

今年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凸现出四大特点,即:“早”、“多”、“实”、“严”。

1.“早”:宣传动员早。5月份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召开了社会实践工作专题讨论会,确定了今年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形式。6月份以来,校团委书记焦满金带领办公室同志赴渭源、漳县、靖远、临洮、榆中等地签署社会实践协议。建立了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基地。经过校团委、校学生会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团委面试选拔,精心组织了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宣讲团、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团、大学生“我的家乡在长征路上”主题实践团、大学生地方经济建设实践服务团、商务实践服务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团、文艺“三下乡”慰问团、环保考察服务团等45支756名同学参加的社会实践团队。在6月30日前,学校统一组队的实践基地和项目就已经确定。

2.“多”:项目多,形式多,参加人数多,党员人数多,分布地区多。今年学校集中组织了45个实践团队。通过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校院集中组队,个人组队和自由参与等形式,全校共有11000多人参与了各类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历年之最,实践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

3.“实”:一是项目确定“实”。在今年的实践中,实践项目的确定尽量紧密结合专业学习和“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一时代脉搏,突出实践的项目化、阵地化、事业化特征,我们确定的项目,有的是教师科研课题的分支,有的是“挑战杯”校内立项项目,有的是学校和地方的合作项目,旨在用大学生独特的视角观察中国农村基层改革现状和农民的实际生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定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二是领导工作作风“实”。在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上副院长付德印教授向实践队员讲思路、提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校党委副书记梁亚民教授亲赴临洮、渭源、漳县、平川、会宁等地看望实践队员,并代表学校给实践基地挂牌。校团委干部不仅多方联系实践单位,为同学们提供实践机会,还亲自送学生到实践地;很多学院的团总支书记从头至尾参与学生实践活动,与同学同吃同住:有的学院党总支书记因为其他工作不能亲自参加活动,但坚持把学生送下去接回来,保证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安全。三是指导教师指导“实”。学校集中组织的实践团队都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不仅在实践前对实践团队和重点项目进行了专门培训,而且对同学们的实践方案和调查表的设计等亲自进行指导,对学生实践后的报告进行了反复修改。老师们严谨的工作作风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四是队员工作“实”。实践队员在下乡的过程中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们走村串户,翻山越岭。有的为了一个数据,不知要查找多少本资料,不知要跑多少个部门;有的因长时间在高温酷暑下工作,中暑生病,但依然坚持完成调查,并向当地政府提交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有的冒雨徒步行走两个小时送乡村学生回家:有的渴了饮山泉、累了席地稍息又进行新的征程……

4.“严”:一是纪律制度严。很多学院都制定了《暑期社会实践队员守则》,参与统一组队实践的同学都与学校签定了“责任书”,保证了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实践过程管理严。各实践团队都制定了管理办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检查、考核。

三、主题鲜明。成效显著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践行荣辱观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色长征精神”参观学习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科学规划项目,构建实践网络,增强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了我校青年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决心。广大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加强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实践,加强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学习和领会。

——以“三下乡”为主题的实践队,在临洮县洮阳镇、渭源会川镇、靖远县乌兰镇、榆中县莱紫堡、渭源大安乡、漳县新寺镇、陇西高阳中学、平川宝积乡、会宁河畔镇车川村,指导教师和实践队员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利用自己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实践,开展了扶贫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进行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宣传及相关的政策法律宣传;组织对农村市场经济状况及脱贫致富的措施和效果的调研:帮助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拓宽思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20天的实践中,共组建了25个中小学素质拓展培训站,开设课程14门(次),累计授课2万余小时,参加学习的中小学生达8000余人;访查农户1800多户;张贴宣传标语1100余幅,利用广播宣传300余小时,书写黑板报宣传板50余块;组织中小学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15场;为地方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报告会7场。此外,向渭源大安乡、漳县新寺镇捐赠衣物15000余件,体育器材和学习用具价值5000余元:为靖远县乌兰镇二十里铺学校建立“爱心书库”一个,捐赠图书2200册。各实践点共建立“1+1”援助对象100余对。完成调研报告和开发当地自然资源项目的可行分析报告150余篇。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事例:渭源县大安乡实践队的赵小成老师、李彬彬同学带领实践队员深入基层与农村干部群众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思想,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漳县新寺镇实践队的薛贺、张喆同学在实践地降暴雨河水上涨,学生放学不能回家的时候,挺身而出,同其他实践队员一起冒雨把学生一个个背过河送回家。靖远县乌兰镇实践队的彭静丽和其他实践队员每日护送学生过马路回家。临洮县洮阳镇实践队的郭翊同学每天第一个起床,搞卫生、做早饭、提醒有课的同学早作准备。

——以“走进大市场”为主题的在兰专业调研、勤工助学实践队,是以校团委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为成员组成的小分队,本着“勤工助学”的原则,以分散、小规模、多小组的形式,以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经济调研等为内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正大集团、“家世界”超市、阳光美乐等单位开展社会调研和专业实践。通过商务实践既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又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以“成功之路探索”为主题的专业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活动,是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重点,今年在兰州、张掖、会宁、山丹、白银、景泰等地组织了10支小分队,以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经济调研等形式,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政府机关、商业企业、网络企业、银行、专业事务所、证券交易所等场所,理论联系实践。开展社会调研和专业实践。在专业调研和专业实践活动中,我校各二级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挑选专业过硬、认真负责的老师带队,选拔品学兼优、工作认真的团学干部和党员大学生组成队员。从总体来看,各专业实践队员所撰写的实践论文和调查报告总体质量好。调查内容有深度,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黄河上游植被保护考察调研活动,重在使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考察黄河上游兰州段的沿黄两岸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在十多天的考察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黄河兰州段污染和治污重点企业,了解黄河兰州段两岸植被保护情况,向市民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请教专业人士,完成调查报告20余篇。

——以“服务社区、志愿奉献”为主题的科教、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服务活动,以服务社区孤寡老人、为下岗职工子女进行义务家教为重点,在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西社区、五里铺东西社区开展了“三个代表”、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科技文卫知识宣传、义务家政、街道办事处挂职服务等活动。我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此期间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为下岗职工的子女进行了义务辅导达1500余人次,巩固和发展“一帮一”结队服务对象,扩大了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成果。这一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学生的努力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达到了服务社会、贡献才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