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中县连搭乡,中心小学校长带领全校同学热烈欢迎我校实践队员深入学区,他们列队鼓掌、高喊口号、敲锣打鼓,少先队员为带队教师刘广场和全体实践队员佩戴红领巾,场面十分壮观。在欢迎仪式上,刘广场老师代表实践团队庄严承诺:一定要在实践中竭尽全力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当地学生,让他们树立一个热爱科学、勤奋好学的坚定信念。在永登县中川镇,宗家梁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和宗家梁小学校长组织190名师生列队迎接实践队员,同学们手中拿着鲜花,兴高采烈地向实践队员招手欢迎,带队教师李昕代表实践团队庄严承诺:要全心全意为宗家梁村的学生服务,奉献我们自己全部的光和热。校团委书记焦满金向宗家梁小学捐赠了校团委党员捐助的500元现金。希望学校给学生们购买一些学习用具。在靖远县乌兰镇二十里铺村,村长免费为实践队员提供食宿,实践队员被村里的安排深深感动了,一到实践点就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授课的实践队员积极备课,没课的实践队员深入到老乡家中进行计划生育政策宣讲和普法宣传。实践队员代表我校向二十里铺村捐赠衣物1500余件,实践队员省吃俭用把自己随身带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为学校购买足球、篮球、排球各1个,跳、绳10根。乒乓球拍2副等体育用品。在清水县,团县委书记、白驼乡乡长和村长亲自出面迎接实践队员,带队教师李景怡代表我校向白驼乡小学捐赠了由我校教师集体捐赠的衣物800余件、我校学生捐赠的学习用品1000余件。其他实践团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热烈欢迎,每一位实践队员精神状态良好,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践活动中。
另外,我校“红色之旅”革命圣地行——延安精神考察队已于7月17日坐火车顺利到达延安,实践教师康英萍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延安宝塔、王家坪、杨家岭和枣园(延园)等革命圣地。在延安这片神圣的红色土地上,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精确分析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国革命指导思想,既继承了不少中国历史文献与传统思想,又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当时的抗战实际,提出了“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最后一定属于中国”等著名论断,其分析深刻、透彻,形成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延安精神中的创新理念弥足珍贵。实践队员纷纷表示:一定要将延安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保持党的先进性,切实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例文2:
兰州大学将“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社会实践帮大学生找回另一只“翅膀”
2007—01一14
中国青年报记者狄多华实习生张鹏
“对鸟儿来说,翅膀就是生命。我们呢?什么是我们的翅膀?没了翅膀。我们怎样飞翔?”
参加社会实践,赴青海考察普氏原羚的途中,兰州大学草业学院的李强同学,有感而发写下随行日记。
写下3个问号的李强,是颇具影响力的兰州大学学生社团“绿队”的成员,2004年随队考察有着“高原芭蕾舞者”之称的普氏原羚——仅存不足300只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到2006年,兰州大学“绿队”已连续3年关注这一濒危动物。
“绿队”仅是兰州大学百家学生社团中的一个。近年来,兰州大学倡导“大实践”理念。引导大学生用好每年多达170多天的节假日、寒暑假时间,到实践中增长才干、认知社会、发展自己的兴趣、检验自己的书本知识。学校常年建有32个社会实践基地,把大学生的“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2006年,兰州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突破210个,近1600名大学生参与了暑期社会实践。
资源环境学院学生陈睿山带队,历时两周多,从兰州到敦煌,关注民勤生态环境,关注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他感言:“没有实践经历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黯淡的。”
原本以为政策宣讲十分简单的政治学院学生施泽东。到农村宣讲“新农村建设”理论时才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农村长大,农村的许多方面自己还是不够了解。社会实践,让我有机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归来,施泽东有了长大的感觉。
回到校园,每每想起艾滋病女童和他的父亲。文学院大三女生丁玲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丁玲想到:“现在的大学生到底缺少什么?缺的就是社会体验,缺的就是对社会更加清晰的认识。每每遇事,表现得那么‘愤青’,就是因为对社会不够了解,了解了,就会客观、平和、理智地去看它。”
而哲学社会学院马树海同学认为:“社会实践为我认识国情打开了一扇窗户。”利用暑期赴宁夏考察农村基础教育,14岁女童“哥哥,你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上学”的请求。让马树海体会到了责任两字的意义。
设立社会实践奖,发放专项经费,办理人身保险,实施招标立项制……说起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所作、的种种努力,兰州大学团委书记张旭晨说:“原因只有一个,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再好不过的舞台。”
张旭晨的案头放着“绿队”普氏原羚项目考察的文集,名为《最后的舞者》。它引发了张旭晨乃至兰州大学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思考:“大学生也有两只翅膀,一只是专业知识,一只是实践能力。不可否认。两只翅膀一只强,一只弱。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让他们的两只翅膀都硬起来,在社会的天空中飞翔,仅有一只翅膀坚硬是不够的。”
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恒滨全力支持,在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他拿出自己的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但他同时表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更多制度的保障,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制度,来保障这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比如将它纳入学分考核、明确时间、明确经费、明确政府部门的责任等等。
例文3:
校党委副书记梁亚民视察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兰州商学院200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7月21日,校党委副书记梁亚民在校团委书记焦满金的陪同下。先后视察了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临洮县辛店镇裴家湾小学实践团队、上营乡上营中学实践团队和“文艺下乡”赴临洮县慰问演出实践团队。
在每个实践点,梁书记认真听取了指导教师和实践队员的工作汇报,仔细查看了开展活动的实践记录,详细询问了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每个实践团队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如何做好下一步的实践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希望和要求。
他强调。在全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时期,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要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党员义务,严格按照中央、省委的政策精神和学校的要求。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切实做到先进性教育和实践活动“两不误,两促进”。校团委和各级团组织要注意培养和发现社会实践活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务求取得实效。
他勉励大家,要紧紧抓住这次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深入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汗水不断洗礼灵魂,用实践不断提高自我,用激情创造无悔的青春!
例文4:
走进延安酸刺沟感受革命新精神
——记我校“红色之旅”延安精神考察队走进酸刺沟村
2005年7月19日,为了进一步深入考察延安精神,兰州商学院“红色之旅”延安精神考察队走进了酸刺沟村。
酸刺沟村位于距延安市16公里外的山区,隶属于宝塔区枣园镇,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淳朴民风。更感受到了这里的革命新精神。实践队员在康英萍老师的带领下,分为四个小组,走访了78户人家。经过调查酸刺沟村共有289人,其中有23人考上大学,有32人参加工作,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70%的家庭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现实,放眼市场,在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大棚菜培育,以及劳务输出。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面对光线不足和地理环境的劣势,酸刺沟的人民扬长避短。在继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的同时,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副业、渔业综合立体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
当村民知道兰州商学院的实践队员来这里考察,热情欢迎他们到自己家中做客,纷纷给实践队员们端上热腾腾的馒头,其中有位老大爷还给实践队员们讲了当年毛主席在延安领导革命的伟大事迹,使实践队员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延安精神”深入人心,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表示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例文5:
在实践中奉献在实践中成长
——记兰州商学院“爱心辅导班”授课实践活动
我校暑期实践活动“爱心辅导班”于7月22日正式开课了,实践队员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汲取历届“爱心辅导班”的成功经验,采用集知识、智慧、思想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使报名参加的284名中小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使实践活动更加顺利、成功开展,为了更加规范、严格管理上课的学生,指导教师董凡让实践队员们分别担任校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和班主任等职务,这样使工作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指导教师严格检查实践队员的备课笔记、授课板书、授课语言等。“爱心辅导班”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学生们的称赞。每一位实践队员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更加坚定信念: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孩子们,一定要把自己无限的热情、无私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孩子们!
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实践队员中的党员学生利用自己的闲暇进行党员先进性的学习,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其他实践队员也积极加入到他们的学习中来,同他们一起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净化自己的思想,以一个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实践队员们不断提高自我,用激情创造他们无悔的青春!
例文6:
怀着希望与梦想出发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十年巡礼
新华社记者李亚杰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走过10个年头了。期间,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充满理想、充溢激情、充盈活力的青年学子,在基层、在西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点燃智慧星火,播撒知识种子。
10年来,全国有近4000万人次、170多万支服务团队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陶冶了思想情操,提升了道德境界,增长了知识才干,培养了爱国之情,激励了报国之志,锻炼了强国之才,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的实际行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成长为充满社会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
2006年7月10日,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由此,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500万人、20多万支服务团队奔赴各地,确定了1000所左右的高校重点联系1万个左右的村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重点实施“千校万村服务计划”。
在20多万支实践服务团队中,有全国重点团队600支:新农村政策宣讲服务团、荣辱观教育宣讲服务团、科技兴农服务团、支教服务团、医疗卫生服务团、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等。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广大群众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树立起在基层建功立业的成才志向,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数百万大中专学生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满怀激情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活动,走上了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道路。
10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显示出了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同实践相结合。同群众相结合
2006年7月20日,河北南宫市十里铺村,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农村建设政策宣讲小分队,耐心地回答乡亲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把写有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材料发给人们。乡亲们脸上露出笑容,不断地说着“党的政策就是好”、“这回咱们老百姓是真正受益了”……
在艰苦条件下,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农民生产生活一线,虚心向农民群众学习。想方设法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把成长的根基深深植入祖国沃土。
2006年7月25日。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一行10人踏上了“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征程。每到一处,都进行细致入微的实地考察,认真记录并交流感想体会。一名学生党员在日记中写下亲身感受:“天气炎热难忍,路途遥远,疲惫不堪,可是我们每到一处,踏在前辈奋斗过的土地上,每次感觉就像是一次重生!”
山东科技大学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团赢得了沂水县高桥镇老百姓的赞誉。宣讲团成员孙赫说:“我虽然很热,也想在树荫下乘凉。但是我的责任是服务新农村,服务基层,让他们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卫生服务团,在甘肃永登县开展传染病预肪与控制工作:武汉大学重点联系荆州10余个乡镇开展科技扶贫、城镇规划、医疗服务等活动;湖北教育学院大学生们在监利县新沟镇建起了文化科技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