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曾经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越来越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德育素质与智育素质、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均衡发展,体力劳动能力与脑力劳动能力的和谐一致。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不能仅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起作用”中受教育,在“做贡献”中长才干,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创新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社会、学校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支持和培育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阳光、雨露和培养基,始终滋育和扶植这项活动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成长和创新,使之在时代的交响曲中,奏响激越青春的华彩乐章。早在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天津大学时就指出:高等学校应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中国高等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一所高校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都组织大学生参加军训、公益劳动、专业实习,在暑期组织学生走上社会、走向农村、走进工厂企业,进行科技服务、科技咨询、社会调查、生产劳动。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实践对于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站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科教兴国的高度,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战略性,规定:“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一规定明确了社会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即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1999年5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一切有志的青年,都要自觉地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长的丰富沃土和宽广课堂。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的和困难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事业。”这是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准确论述。
社会实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谓社会实践活动,就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年学生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取得的巨大进步,更加自觉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和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高度认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在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学习的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成才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在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年学生通过重走长征路,走访老红军、老八路,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更加深化了对党的认识,增进了对党的感情。在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年学生对祖国更加热爱,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在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年学生坚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检验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使社会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坚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缩短了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为走出校门就业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益,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和加强,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教育改革与知识创新加快的新情况,知识与人才越来越居于核心地位的新趋势,经济社会深刻变动的新变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认真研究和对待。社会实践与作为教育范畴的其他形式相比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学习体验性、多序列性、多迁移性等,但也显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重属性
社会实践既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又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它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因此,既不能仅强调社会实践的学校教育属性,将社会实践理解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或作为第二课堂,也不能仅强调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属性。排斥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以实践代替教育,搞所谓的“开门办学”。事实上,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教育的加强与课堂理论教育的改革同等重要,应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二)多功能性
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或价值。既可以体现在认知发展、技能形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情感体验、品德与态度的确立等方面。在某一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对学生主体进行德育,也可以进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进而达到综合而不是单一的教育目标、任务。社会实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它具有多功能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这一特点在学校教育的其他方面是不多见的。
(三)社会参与性
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亲身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生活的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开放性
社会实践的这一特征要求教育者彻底改变一切从书本出发、从教室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关心书本、教室和学校以外的事情,使之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国家,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包括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时空与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与活动评价的开放性等。
(五)协同性
由于社会实践具有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互动性的特点,所以不仅要求各类学校之间、各科教师之间、学校教师与家长及社会有关机构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任务,而且要求学生在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同时,充分利用与合作伙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六)稳定性、持续性
随着高校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保证该项活动能持久有效地进行。已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了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定点社区”,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持久、稳定地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七)灵活多样性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逐步普及,有些高校开始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运作方式,尝试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他们以社会筹集、自主经营等多种方式筹集经费,扩大经费渠道,彻底改变活动经费来源单一的状况,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针和原则
一、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社会实践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198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反复强调了开展社会实践的意义,并对开展社会实践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1987年6月12日,李鹏同志在参观团中央举办的社会实践成果展览时指出:“社会实践发展下去,将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党中央的这些指示精神,指出了社会实践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会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
1987年6月,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把社会实践列人学校的教育计划,指出:“今后高等学校除了认真搞好已列入教学计划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要把假期和课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求,要把在假期和课外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对学生全面考核的内容之一,每个学生在假期至少应参加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文科学生总计不少于45天,理、工、农、医科学生不少于30天,专科学生不少于20天,研究生也应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1990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中进一步规定:“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本科生4年不能少于4个月至6个月,研究生也要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才能不脱离社会,不脱离实际。”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联合提出,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四周,研究生、专科生不能少于两周。
(三)组织好社会实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987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强调:“中央和地方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人民解放军,以及社会各有关行业和单位,都要把支持和接受师生参加社会实践、业务实习和军事训练,作为自己应尽的一项义务,积极提供必要的条件。”
党和政府的这些要求。为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政策保证。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贯彻执行。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针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受教育为主的指导方针。
“受教育,长才干”是社会实践的目的。其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受到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使学生在专业上受到锻炼,巩固和加深课堂知识,增长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要始终把“受教育,长才干”作为开展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尤其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做贡献”是“受教育,长才干”的途径。社会实践不同于课堂教学,也不同于教师指导下的实习,主要是学生能动地参与实践的过程。要精心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使学生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的实践过程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完整地概括了社会实践的目的,指明了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我们开展社会实践,应该始终坚持这个指导方针。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贯彻“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在开展社会实践时,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