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5185200000012

第12章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2)

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团委与铁路局团委联合,创办了机电维修技术学校,为待业青年教授机电维修知识。同时。西北师范大学还到兰州军区开展双拥“手拉手”活动,为战士补习文化,定期给战士们上课,以此表达对人民军队长期以来保家卫国、捍卫疆土的钦佩之情。经过一年多的补习。同学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共授课4000余课时,有35名战士由原来的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达到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些战士还上了电视大学。大学生的行为受到了兰州军区机关军人的广泛赞誉,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赞歌。

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贡献

兰州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考虑他们所学专业,但又不受专业的局限,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从多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些大学生到大沙坪监狱、西果园监狱、兰州市看守所与失足青年谈心,宣传法制,启迪心灵,鼓励他们重新做人。许多大学的团员青年还到中、小学担任课外辅导员,帮助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受到普遍欢迎。甘肃政法学院公安系八八级团支部在大沙坪监狱建立了实践基地。同学们到失足青年中进行座谈,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所学的历史上许多浪子回头、发愤向上的事例和当代青年为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的事迹写成讲稿,组成演讲团到监狱进行演讲,同学们还与失足青年开展了交友活动,一年多来他们收到失足青年来信300多份,请教有关人生问题,交流自己的思想,同学们根据情况作了热情的回复。监狱把同学的回信登在小报《新岸》上,监狱的领导说:“同学们的演讲和来信振奋和温暖了失足青年的心,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去年“五四”期间,同学们又来到监狱与失足青年举行文艺联欢。一个失足青年感动地说:“我是,我真正感受到了青年朋友的召唤,看到了妈妈期待的目光……”在这个基地里,同学们为教育失足青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育。

附1:

兰州商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

甲方:

乙方:兰州商学院

本着为社会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为新世纪大学生成才服务的宗旨,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安排意见的有关精神,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兰州商学院与贵单位从实践育人的角度出发,建立社会实践和双向服务协作关系,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责任:

1.甲方为乙方每年提供15~50名学生的社会实践岗位,让乙方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生产劳动、扫盲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

2.甲方提供岗位和进行前期安排,但不收取实践费。

3.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甲方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为乙方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性质的有偿工作岗位。

4.甲方要负责对前来本地区或本部门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协助乙方进行实践环节上的管理、考核,要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表和调查报告或调研论文中签注学生实践表现意见和调研成果实用价值评定结果意见。

5.甲方在学生社会实践期间要尽可能地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乙方的权利和责任:

1.乙方学生在社区内可从事科普、经济、法律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举办扫盲班、辅导班,帮助地方团组织开展活动。

2.乙方学生必须由乙方专职教师指导,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遵守国家法律、地方法规、民族政策和尊重地方风俗。

3.乙方组织学生开展与所学经济专业知识相应的实践活动和经济调研活动,要尽可能地帮助所在经济部门或地区解决一些实际经济工作中的问题,要写出对当地或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有使用价值的调查报告或调研论文。

4.实践中学生费用开支由乙方补助和学生负担共同解决。甲方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5.乙方应在甲方的协助下帮助甲方的团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6.乙方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为目的,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在贫困农村帮助建立“万村书库”。

7.乙方可以根据大学_生志愿者自身情况援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实施“一助一”结对扶助计划。

8.乙方为满足甲方的需要,协助甲方进行技术培训以及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优先转让科技成果,优先满足甲方对人才的需要。

甲乙双方要本着互惠互利、双向服务、共同受益的原则执行本协议,不断加强双方的友好和协作关系。如遇到具体项目签约,将根据国家政策和上述原则具体商定。

为加强协作,双方定期互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确保基地沿着正确的方向长期健康地向前发展。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有效期为×××年×××月至×××年×××月,协议签署后经双方协商可以修改。按照增加新内容,增强互惠性,促进社会实践深入有效地开展的原则补充、修改。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其变更、中止或废除由双方商定。

甲方(盖章)

兰州商学院(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附2:

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努力提高共青团服务社会的能力

——甘肃农业大学社会实践纪实

在社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必须努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创新能力,而且要通过创新来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职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化青年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广大青年学生在城乡基层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可以使他们充分地了解国情、省情,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近年来,我校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组织全校学生通过自由组队、学院组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推进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力求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的资源优势,努力提高高校共青团服务社会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与国际基金组织合作。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领域

巴迪基金会是一个旨在通过启动学习过程,发挥个人和机构潜能,致力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非盈利性国际组织,在人的观念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方面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巴迪基金会致力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特别是在我国陕西、甘肃、云南等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的有效的工作,对于提高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建设美好家园,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2003年至今,我们通过与巴迪基金会的多次磋商。联合开展了立足校园的“校园服务计划”和面向农村一线的“定西市李家堡镇服务计划”。将“农村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合作项目与我校长期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巴迪基金会的优秀理念同大学生的文明修养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参与其中,在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学习巴迪基金会优秀的技术和理念,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我校人才培养和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