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5185200000010

第10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6)

5.学校层面的认识不足。认识不足的表现在于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教育工作,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为了单纯补充思想教育理论课程的不足,实现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而提出来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然片面化为参观、访问、服务、劳动锻炼等活动的代名词,很少有教师愿意承担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负责工作,使社会实践的教学、管理队伍处于临时应付、流动性强的工作状态,缺乏工作的连续性,影响到活动的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往往使社会实践成为对少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甚至仅仅简单地把他们放到一个理想的环境里进行短期的思想教育,违背了社会实践的育人目标。认识不足的表现还在于认为学生参加的各种文体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是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持这种观点的管理者不是为大学生参加这些活动设置种种的限制和障碍,就是把大学生在知识性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他们参与了这些活动。严重的甚至造成教学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组织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热情和积极性得不到保护,最终限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在素质教育的视野里,有利于学生增进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工作都是教育,都是实践。科学研究、公益劳动、文体活动、勤工俭学以及新近出现的学生创业活动等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6.社会化运作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的外部环境被削弱也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目前,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协调制度尚不够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安全教育和安全预案的制订工作尚显不足,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得不到应有重视,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报道缺乏深度和理性思考,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题网站建设工作需要落实,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指导社会实践深入发展更是势在必行。

7.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制约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费投入的不足。高校没有专项资金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往往是临时筹集,没有制度保障。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也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地方各级政府很难把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政府财政计划,给予具体支持: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现存的就业压力下对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低下。这些都给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造成了阻碍。

8.专业特色不够明显。体现和突出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特色,是实现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这一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双向效应”的保证,即通过学生社会实践使学生社会都受益。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社会实践还主要局限于社会考察、勤工助学,专业特色尚不够明显。

9.实践基地不够稳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通常情况下,分散的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局限,往往使有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和项目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有些活动和项目一时可以使校地双方保持着联系,但是一旦项目完成,校地双方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减少甚至中断。基地的教育管理的非正规状态、校地双方尤其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基地的现实的生产生活缺乏了解,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稳定性。

10.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社会实践的参与面不够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不够多。“精英实践”组织模式是指高校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开展社会实践的一种实践组织模式,是当前高校组织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组织模式。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青年大学生对自身全面成长成才要求日益迫切的今天,“精英实践”组织模式正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弊端。其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只把实践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忽视了最为广大的普通同学的实践要求,表现在本质上是忽视了普通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表现在状态上是重点轻面,重个别小分队的实践,忽视了广大普通同学的实践愿望,重短期效应轻长期效应;表现在未来发展层面上是“精英实践”的育人作用不能满足社会对青年大学生人才质量的普遍要求。二是社会实践所涉及的内容不够广泛。社会实践面的狭窄也会影响社会实践既定目标的实现。

二、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开展以来,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人民的普遍赞誉,但是,如何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好此项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三个文明”建设和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1.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社会实践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组织开展的一项活动,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对这一活动要加强领导,充分依靠党政支持和共青团组织与各方面密切配合来有效开展。党政的重视和支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是关键。实践证明,只有领导重视,参与活动的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社会实践才能顺利开展、深入开展、全面开展,才能使“大众实践”组织模式成为可能。

2.坚持制度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各高校社会实践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制度,从前期搜集信息、确定选题、组建团队、培训动员,到中期实践开展、具体指导、信息反馈、宣传报道,到后期总结评定、经验交流、成果展览、表彰先进,环环相扣,扎实周密。同时。每年还应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健全完善的制度使得整个社会实践过程规范有序,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坚持项目化运作。坚持推行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学校面向各级团、学组织和广大学生提出社会实践项目规划,学校与各社会实践团队签订社会实践项目责任书。社会实践实现项目化运作,既保证了实践项目的目的性、计划性,又能使经费、实践基地等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与项目竞标制相配套,学校采取经费末端控制的制度对获得学校资助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调控。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有效使用。

4.坚持目标化管理。为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的经济发展,根据“按需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学校应积极对外联系,开展社会实践有用信息搜集、发布工作。学校对下派的实践团实施目标化管理,从前期申报课题、与实践地沟通、实践过程的效果控制到后期成果深化加工都提出相关要求,保障实践任务的完成,形成科学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体系。根据“起点前移”的思路,如在每年3月份应启动“社会实践动员课件”的开发、实践主题与课题的设计,4月初开始社会实践宣传、动员、组团工作,5月份开展“组团沙龙”,6月初在完成组团、立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培训,7月初举行全校的启动仪式。按照“重心下移”的思路,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在制订相关文件、确定主题和课题、制作动员与培训课件、办好社会实践网站之外,还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层。

5.坚持暑期集中与平时分散实践相结合。学校除每年暑期集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应逐步推出寒假实践、假日实践、周末实践,这些实践形式尽管规模上小于暑期实践,但是由于具有灵活性、针对性,仍然能够起到锻炼能力、了解社会的作用,并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

6.坚持实践团队结构创新。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实践团队结构不断创新。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应积极鼓励实践团队成员的组成跨专业、跨年级、跨学历,鼓励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大力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团校、创业科研团队在社会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7.坚持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是,仍有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持怀疑态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生社会实践就要完善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稳定性。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稳定性就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性。大多数高校目前已建立长期实践基地。如武汉大学建立的实践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学校为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并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地工作,使双方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促进共同发展,实践基地每年都从社会实践中挑选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

8.探索“学分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思路。“学分化”的工作思路,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把社会实践经费纳入人才培养成本。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下发“关于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通知”,将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大一、大二的暑期,分数计入学生成绩单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对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9.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努力加大社会实践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立体式的宣传形式,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到教育。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要激励普通同学开动脑筋、想办法主动寻找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促进自身素质全面提高的必要途径。要通过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感性认识。

10.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实效、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要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就必须针对社会急需的或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只有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才能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