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庄春秋(高平作家丛书)
5115600000023

第23章 李金参军(1)

从民国三十年开始,太行山区连续三年遭遇大旱,加上蝗虫肆虐,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真可以称得上是凶年饥岁。全李沟河上下的所有河滩和山岭,凡是能度饥荒的东西都被老百姓拾掇到了家里。除现吃些,剩余的晒干备冬用。

凡是能进嘴的各种树叶,榆树皮和榆钱钱,荆秧籽与各类野果果……村村家家都在院子里和其他的地方晒得遍地都是。大山上、河沟里的緑色树枝和各种植被让人们砍扯撕拽得惨不忍睹,裸露着一块块一片片白花花黑黢黢的茬口和大坑。那时也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最凶狂,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

八路军太岳军分区独立团的一支百十多人的部队入驻李沟河进行休整,连部设在柏村对面山上的山中岭观音菩萨庙。

老百姓家家户户无颗粒之储,部队的给养成了问题,指战员们也跟百姓们一样,吃着树叶和树皮。站在山中岭和十字岭的山头高处就能看见高平长晋公路上林立的炮楼和穿梭于其间的汽车、装甲车和坦克,逡巡的日伪军耀武扬威。

日伪军攻不进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的士敏县,也断绝了根据地物资供应的渠道。

敌人妄想用饥饿绞杀战困死、饿死根据地的军民,其狼子野心恶毒到了极点。

快过阴历年的春节了。柿庄区区委书记边宜轩想按照李沟河前几年的办法,把民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向敌人主动进攻,再搞一次大动作——袭击敌人的辎重车辆。他寻思,如果用这种办法能搞到一部分粮食,就解决了全区老百姓和部队上同志们的过年问题,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这一天,他亲自到柏村找也兼任着李沟河编村武委会主任的李金商量此事时还请来了东方老人,也叫来了李泡。

东方老人没有把握地说:“当下要干这种事,那得冒很大的风险,没有部队上的人参加恐怕不行。可是,部队上官兵的肚子里一冬天也没有进过个正经吃食,饿得五急六叫的,哪有气力去打仗?”

李金信心十足:“大伯,我来给咱想一想办法吧。”

李泡说:“哥,你是说去套野食吧?兵荒马乱的大灾年,野猪跑得好几年都没能见到,套几只兔子顶不了什么大事。”

李金说:“老弟,你别先着急,听我慢慢说。今年秋天,有一回我撵一只狼,追到葛条沟,见大沟的半腰上有个石洞口站着一只很大的金钱豹,说明肯定是一窝。我去豹窝附近沟凹里下上几个大套子,只要能套住一只,就解决了战士们的肚子问题。”

东方老人说:“你的那些套套?咳,不管用。它们是套不住那种大东西的。”

边宜轩说:“大伯,咱们用几只鸡,破开鸡肚在里面包上小炸弹,放到发现豹子的那条沟附近。豹子饿急了,是要找食的。它是畜类吗,闻到腥味是不会去想那么多的,肯定找见咱们放的东西后扑上来就是一口,可这样一来,它就没命喽。”

李泡一拍大腿,高兴得站了起来,兴冲冲地说:“边老哥,你这个办法想得太高明啦,肯定没有一点问题。我马上就去准备炸弹,你先到山中岭找部队的连长商量好袭击的具体办法。打伏击战前,让战士们吃顿饱饭的任务,就交给我和我金哥去完成。”

东方老人颔首笑了笑,非常赞成这个好办法。

李金和老吝商量着把家里的四只正下蛋的肥母鸡全宰了。一切准备停当后,怕人多惊动豹子,只和李泡俩进了深山。

葛条沟的沟上沟下长满蓊蓊郁郁的葛条,因此而得名。葛条沟的沟深十数丈,怪石遍布,沟半腰岩洞比比皆是,是人迹到不了的地方。沟的四周密密匝匝地布满各种树木,有苍劲的松树,古老的柏树,挺拔的白杨树,张着华盖的黄槲树,还能偶尔见到珍贵而骄傲的白果树和黑檀树……

李金是打猎的好手,可进葛条沟的次数也不是太多,猎豹子更是头一回。

他和李泡到了发现豹子的沟顶,踅摸准放置引物的地点,把裹着炸弹的四只死鸡放到了不同的位置,然后赶紧离开,回了村。

过了四五天,李金领着李泡和村上七八个小伙子进了葛条沟,找到放置小炸弹的地方后发现,四颗小炸弹炸死了两只大金钱豹子。他们欣喜若狂,但不敢欢呼,怕引来了其他豹子,他们就得遭殃。另两个小炸弹静静地在原地放着。

李泡说,再放上它几天,或许还能再炸两只。李金说,咱们办事情不能赶尽杀绝,大野兽繁殖得慢,要都被炸死了,咱们这里的大山中就成了狼的世界。这样做不好,咱们赶紧回。

他们一伙人把豹子直接抬到了山中岭庙。战士们可着劲地欢呼起来。

边宜轩听说大事告成后,领着东方老人上了山中岭庙。

豹子肉炖熟了,一个伏击日伪军辎重车辆的作战计划也形成了:

伏击地点选在高平、士敏县交汇的老马岭。老马岭离柏村抄小路走三十多华里,从高平城有一条公路在半山腰修筑、直通还被日伪军占着的端氏。先派人轮流着在老马岭公路我方山中的密林中藏好,盯住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有空车从沁水方向开来,说明是到高平去给沁水的日伪军拉给养。就一个村转一个村地让人跑着把信传到山中岭庙,部队出发,事先埋伏在公路的我方山上打敌人的伏击;或者部队每天只当练兵演习,到老马岭的山中合适的位置隐蔽待机,突然袭击。同时由区政府组织足够的老百姓在公路我方的山上也躲藏好,等待搬运物资。时间不能长,从袭击开始到搬运完物资,最多不能超过半小时。老马岭驻有伪军一个小队二十几号人,这些人好对付,先由一个排在近处的树林中藏好,取包围状,待机出击。等运输车到了选择的伏击临崖公路时,几十颗手榴弹同时扔进押车的日军车厢,死不完也剩不下几个,没有了抵抗力。搬完物资就炸毁汽车撤退。伏击战的全过程就是这么安排的。

隐蔽在老马岭公路石崖上的侦察员已经轮换着侦察了好几天,没发现伏击的目标,正有些灰心。这一天,突然见两辆汽车轰轰隆隆地出现在了老马岭的山头上,睁闭几下眼的工夫早到了伏击地点。部队这天正好埋伏在山上的树林里,真凑巧。目标出现了,两辆汽车,前面的一辆刚好装满的是粮食等军用物资,后面的一辆,车头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有七八个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面皮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在押运。

见机会来了,也不等侦察员报告,连长当即毫无声息地集合好部队,都到了公路石崖边的山顶。他一声命令:“打!”山崖上数十颗手榴弹同一时间倾泻到了押运车的车厢里。手榴弹呼啸着在车厢内炸开,汽车的碎片,日本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地飞起来,又落下,几乎全部落在了跃身而起的战士们身上。

浓密的烟雾像一团团偌大的黑纱,遮住了太阳,遮住了蓝天,罩在车辆的顶上。

泥土、石块,含着弹片的尖叫声,狂飞乱迸地呼啸……

在伏击的巨大声响中,包围伪军的战士们一跃而起,解决老马岭那个伪军小队的战斗也打响了。一个排的战士们向伪军们发起了猛烈攻击,伪军们见大势已去,喊着、叫着,四处逃窜……

伏击战打得很成功,如愿以偿地截获一辆拉送面粉、大米、粮油等的辎重车。押运车上那几个鬼子悉数见了阎王。老马岭的伪军除死了的、跑了的,全部缴械投降。近万斤的粮油物资运到了柿庄区的区政府手中,除该给部队留下的,全部分给了李沟河的老百姓……

鬼子想报复,又不敢贸然挺进士敏县的沟沟岔岔,他们吃的亏太多了……

灾年以来,李沟河老百姓们的肚子里第一次吃上了正经粮食,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袭击战后,李金受到了士敏县民主政府的嘉奖,荣立特等功一次,李泡荣立二等功。

报效国家民族以生死。李金入党后,边宜轩经常和他探讨这个问题。边宜轩曾跟他讲解过精忠报国的岳飞,闻鸡起舞的祖逖。特别是在讲到岳飞的《满江红》,在讲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时,边宜轩深痛地插叙了八国联军洗劫北京,甲午海战全民族蒙受耻辱的历史,以及国力弱、外侮益盛的现实。说到激昂处,他涕泗俱下,用钢笔在桌上的白纸上刷刷写下了“富民强兵,雪耻灭仇”八个大字。李金一边听,一边想,听得情绪激荡,想得热血沸腾。他觉得,要使国家不受外国侵略势力的欺侮,当下,只有像岳飞那样坚苦卓绝地到战场上去拼杀,在千军万马中去带头流血牺牲,才能流芳百世,才是一个中国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最应该做的大事情。

边宜轩还跟李金讲过汉武帝时的大将霍去病。霍去病那种“胡未灭,何为家”

的民族气节,是一种蝮蛇在手、壮士断腕的仗义情怀。是何等的气壮山河,是何等的可歌可泣,是何等的震撼人心啊!李金执意为国为民去参军参战!他要说服妮,要妮让他随部队到正面战场上和侵略者去拼个你死我活,那样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有血性的堂堂男子汉,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华夏子孙。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他绝不回家。边宜轩让李金懂得了无国就无家的道理。他是李沟河李姓家族的后代,他要锐志为柏村人争光,要为全李沟河李姓的后代儿男们争气,要把自己的人生进取心发挥到极致,要把人生活得顶天立地。李金暗暗下定了决心。

李金把自己的想法先跟区委书记边宜轩讲了。边宜轩鼓励他:“好,很好!

咱俩是血肉相连的阶级弟兄,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既然决心责无旁贷地去赴国难,我坚决支持。部队上我认为没问题,肯定会接受你。但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家里安顿好。部队说走就走,你的这件大事耽误不得。这几天,我就到山中岭庙找部队的连长和指导员,说说你的情况。你参加部队的想法眼看就快要变成现实啦,我真的很为你感到高兴。你一到部队,我随即就把你的党组织关系转过去。”

李金也跟东方老人讲了自己准备参军参战的事。东方老人脸上的表情凝重,虽对李金的安危不放心,但是,他还是鼓励他:“孩子,把小日本赶出我们中国,是全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不能推脱的义务和责任。咱村为国尽忠从来不落后,泡他爷爷就是为国尽忠没了命,至今,他的尸骨丢得都不知道了去向。我的岁数已经不算小啦,不然的话,我一定会和你一起去卫国保家。你有志向,我不能给你的头上泼冷水。你家四世单传,现在虽说有了个孩子,还要给老吝家顶门户。

出去打仗,子弹不长眼,既要不怕死,敢冲敢打,也要机溜些。和狗日的们干,讲不得仁不仁,义不义,忍不忍的,多杀些东洋小鬼鬼就是保护咱自己。孩子,我可盼着你早些得胜还村啊……”

老方老人说着说着,在李金的面前,老人家破天荒地哭出了声……

夜里,妮见李金当兵的劲一点不松,也没有了劝的话,只是紧紧地搂住李金的身子不放开,哭得散了架。李金也紧紧地搂着自己的爱妻,搂住爱妻那生过孩子以后越发健美越发柔嫩的身子,一个劲地在妮的全身亲吻着……

妮她娘和老吝见李金要跟部队去打小日本,觉得他们这个家算是彻彻底底的完了。他俩一起跪在了李金面前,在李金面前苦苦地哀求,好话赖话说得满世界。可是,李金在两位老人的面前,丝毫都没有动摇自己参军参战的决心。

老吝老两口可怜兮兮地说:“金儿啊,你好好地想想,子弹不长眼,你自己如若打仗送了命,将来妮和贵儿孤儿寡母的可该怎么活?”

李金把妮她娘和老吝扶起来,淡淡地说:“您老俩不要这么个样子嘛,请您老俩放宽心,我要不了两年准回来。我,你们要相信,是不会有事的。”

柏村人为李金参军参战,抗日救亡,举行了全村人的欢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