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知识百科
5105800000028

第28章 婴幼儿的免疫指南(3)

维生素A缺乏症是指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皮肤和眼的疾病,宝宝发病率高。开始患病时,宝宝的皮肤逐渐变得干燥、鳞屑增多,以后出现毛囊角化,如针尖大小,不红不痒,常分布于四肢的伸侧、肩部、腹部、臀部、颈部和后背等处,用手触之如棘刺。患病宝宝的头发比较干燥、失去了光泽和滋润,有的还出现脱发,指甲失去正常的光泽和滋润,全身出汗较少。有的患病宝宝在天黑时眼睛看不清东西,出现夜盲症;有的眼泪渐渐减少,出现干眼症,白眼球上有肥皂沫样的银白色小粒,叫结膜干燥斑。严重时角膜软化、穿孔,最后失明。

◎护理要点

★饮食。要经常给患病宝宝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鸡肝、羊肝、牛肝、猪肝、蛋黄、胡萝卜、菠菜、韭菜、荠菜、雪里红、莴笋叶等。多给患病宝宝吃水果和杏干。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合理用药。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给患病宝宝服药。常用的药是口服鱼肝油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这些药物均不能超量使用,否则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在应用维生素A类药物治疗期间,妈妈要注意观察,如果患病宝宝出现不爱吃饭、哭闹烦躁、前囟隆起等现象,可能是发生了维生素A中毒。对此要及时停药,请医生进行检查。

★眼睛的护理。可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每日2~4次,或用鱼肝油点眼,每日2~3次。如果患病宝宝发生了角膜溃疡,妈妈要及时请医生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导致失明。

呼吸道常见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和咽部的炎症。宝宝从出生到长大,几乎没有不感冒的。有些体弱的宝宝可能反复感冒,经常发热。由于宝宝年龄、体质强弱和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大宝宝一般症状较轻,以局部症状为主。小宝宝症状较重,以全身症状为主。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8℃~39℃,少数可引起高热、抽风,高烧持续两三天以上。鼻咽部症状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疼痛,也可伴有轻咳与声音嘶哑。宝宝可同时伴有呕吐和腹泻。病程可持续1~2周。

◎护理要点

★妈妈应让发热的宝宝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预防并发症。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

★宝宝发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此时宝宝食欲较差。可以将宝宝进食时间调至体温退下的时候。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吃奶的宝宝,可将奶量减少1/3。

★保证患病宝宝大小便通畅也是清热的要点。多饮水,多排尿,益于发汗散热。患病宝宝大便通畅表示胃肠功能良好。如大便燥结,高热不退,可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的中药或用适量开塞露注入肛门,协助通便,有助于退热和病情的缓解。

★发热的宝宝应每2~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更要多饮水,以便发汗退热,汗液刺激皮肤,应随时将汗液擦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还应勤更换内衣,使宝宝舒适,避免烦躁。采用物理降温时,要注意宝宝有无寒冷反应,如用前额冷敷、头枕冰袋后,宝宝出现寒战、口唇发绀,则不宜用物理降温。

★患病宝宝如流清鼻涕,会刺激上唇皮肤,久之会出现两条又红又痛的“沟”。可用温热毛巾在红痛处敷一会儿,然后涂以消炎油膏、四环素眼膏、红霉素眼膏等。

★患病宝宝睡觉时可将背部稍抬高,呈半卧位,以减少气管分泌物对咽部的刺激,减少咳嗽。患病宝宝要尽量隔离,以免引起并发症。

★治疗感冒没有特效药,但病情有其发展过程,有的发热2~3天,有的要5~7天,这期间只要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护理得法,宝宝是可以康复的。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4~5岁的宝宝发病较多,男孩儿多见。气候变化或情绪激动时常能诱发本病。

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原因至今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息支气管哮喘的宝宝,大部分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宝宝湿疹、过敏性鼻炎、细菌感染、气候变化、吸入致敏物质及饮食中有致敏物质异性蛋白,如鱼、虾等,都可引起毛细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管腔狭窄,造成哮喘。

◎主要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起病急缓不定,年龄小的宝宝在哮喘发作前往往有一两天的感冒,年龄较大的宝宝起病较急。可突然发生,而且多在夜间发作,发作时间持续24小时左右。发作时宝宝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不能仰卧,耸肩喘息,脸色苍白,嘴唇青紫,表情惶恐。有的还伴有剧烈的咳嗽。如果发作时间过久,常可引起心力衰竭。急性哮喘发作易控制,也易复发。病程过久有可能并发肺气肿而导致肺原性心脏病,有些宝宝到青春期可自然痊愈。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有支气管哮喘的宝宝,如果经常反复发作或是呈持续状态,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需要在家治疗的,妈妈应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新鲜、无灰尘、无煤气、无烟雾、无油漆及汽油味等。室内不要放花草,不要喷洒敌敌畏。患病宝宝对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大多数不耐寒。因此要注意室内保温。另外不要给患病宝宝使用装有陈旧棉花或羽毛的枕头,避免其吸入而引发哮喘。哮喘发作时宝宝往往大汗淋漓,缓解后要用温水为其擦身,更换衣裤,并注意保暖。

饮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要注意给患病宝宝吃半流食,如豆浆、米汤、米粥、藕粉等,不要吃冷食、冷饮。要注意少吃多餐,避免过饱,过饱易引起哮喘发作。急性发作,尤其是哮喘持续状态的患病宝宝,多因张口呼气和大量出汗而使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故应让宝宝多喝水。

观察病情。宝宝咽喉发痒、胸闷、干咳、心烦等,常是哮喘发作的先兆,妈妈要及时耐心安慰患病宝宝,使其安静下来,并立即服用止喘、抗过敏的药物,如非那根。此外,家中应有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或喘息定等,以备急用。对哮喘持续状态的宝宝,要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及脉搏,如有心力衰竭的征兆要立即就医。

急性支气管炎

宝宝由于呼吸道各部位的功能不完善,加上免疫功能不强,所以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此病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因此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较常见。大多继发于“上感”,是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体弱、过敏以及患慢性鼻炎的宝宝易患此病。物理、化学刺激也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急性炎症。

◎主要症状

此病常急性发作,畏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干痒及声哑。背部及四肢肌肉酸痛,发热不高,可能持续两天,很少超过4~5天。全身症状常于3~5天内消失。支气管症状明显,咳嗽,伴有胸骨后压迫感,活动后可能有呼吸困难。最初干咳,少痰,呈黏液性稠痰,其后咳嗽减轻。痰量增多。呈黏液脓性,最后咳嗽转阵发性,痰液呈脓性,可能持续2~3周之久。有高热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要点

宝宝患支气管炎时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同;起居环境方面,如果居室内经常开空调,空气不流通而且干燥,房间内最好放置一盆水,以保持空气的湿度。另外,对于痰液较多的宝宝,妈妈不能完全依赖祛痰药的作用,认为只要吃了祛痰药,痰液就会自动排出。在药物祛痰的同时,还需定时给宝宝拍背。拍背时应由下至上,促进痰液排出;特别在宝宝咳嗽剧烈时更要拍背,使痰液排出。呼吸道内的刺激因素减少,咳嗽自会减轻。

肺炎

肺炎是3岁前的宝宝在冬季、春季的常见病。大多数肺炎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也有少数因霉菌、支原体、吸入羊水或奶汁等造成。

◎主要症状

肺炎起病较急,患病宝宝往往先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发热、流清鼻涕、不想吃东西等,随后咳嗽加重,有痰、气促、鼻翼扇动、呛奶,严重的还可出现抽风、昏迷。一旦发现宝宝患了肺炎,要及时请医生诊治,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很多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往往无效,反而会使宝宝出现不良反应。

◎护理要点

经医生检查后,大部分患肺炎的宝宝是可以在家里治疗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护理是保证患病宝宝尽快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

★休息。患病宝宝的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湿润、阳光充足,温度最好维持在18℃~22℃之间。妈妈要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开窗时要注意关上门,避免对流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冬天最好在炉子上放一盆水,通过蒸气保持室内的湿度。扫地前要洒些水,防止因尘土飞扬,刺激宝宝呼吸道而加重咳嗽。

★饮食。吃奶的患病宝宝应以母乳为主,可适当喂点水。人工喂养的患病宝宝,要把牛奶适当兑稀一点,每次要少喂,每天多喂几次。如果宝宝呛奶,可在250克牛奶中加一勺糕干粉,选用小奶孔的奶嘴喂,每吸三四口拔出奶嘴让宝宝休息一下,或用小勺喂。宝宝吃奶后要及时清除鼻孔内的乳汁。对年龄大一点能吃饭的宝宝,可给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面片汤、挂面、豆浆、蛋羹等,并注意多吃青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还要多给宝宝喝水,如白开水、各种果汁等,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穿盖。患病宝宝的穿盖都不要太厚,过热会使宝宝烦躁,诱发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安静时可让宝宝平卧,如果出现呼吸气促,可用枕头将背部垫高,以利于呼吸。妈妈每日早晚还应用甘油棉签为宝宝清洁鼻腔。

★咳嗽。当患病宝宝咳嗽时,妈妈应让宝宝侧卧,用手轻轻拍打背部,这样有利于痰的排出。严重的咳嗽常可引起呕吐,妈妈要及时把宝宝的头侧向一边。正在咳嗽时不要给宝宝喂水喂药,以免呛着。

★发热。发热在38.5℃以上时,妈妈除遵医嘱给宝宝服药外,还应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另外不要忘记给宝宝定时、定量服药。药最好在吃奶前半小时喂。如果给宝宝吃中药,每剂应煎至50毫升左右,加少量的白糖,分几次服完,以免引起呕吐。

★观察病情。患肺炎的宝宝一旦出现面色灰白、喘憋出汗、口唇发紫、脉搏明显增快等,或两周后仍然发热不退并伴有胸痛时,妈妈要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外科常见病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化脓菌侵入、繁殖而引起脐部的炎症反应。

◎主要症状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伤口多日不愈,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症状重者脐部及脐周皮肤明显红肿或溃烂,有多量脓性分泌物,伴有臭味,甚至在脐周形成脓肿或蜂窝组织炎、皮下坏疽,或导致腹膜炎,常伴发热,拒乳,烦躁。如病情继续发展,可引起败血症、大腿深部脓肿、脐静脉炎、肝脓肿等。

◎护理要点

新生儿脐带结扎后,妈妈每天都要用75%酒精消毒脐根部,擦洗时用蘸好的酒精棉签从脐根部用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可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的细菌带入脐根部。保持局部干燥,洗澡时不要让水弄湿宝宝脐部。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有些潮湿或少量分泌物,妈妈可用棉签蘸75%酒精擦净,几天以后就会干燥。

新生儿脐根部经常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或者有肉芽鼓在脐根部等症状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脐疝

◎主要症状

在脐带脱落后,个别新生宝宝的脐带部有一个软的像小气球状的、凸出脐窝的东西,在宝宝哭时或有腹胀、咳嗽时会明显地鼓起来,这就是脐疝。脐疝是在脐带的表皮愈合后,因新生宝宝脐带的肌肉和鞘膜发育不良,腹部深部肌肉层里原来脐带的血管通道仍未闭合,在新生宝宝腹压升高时,腹部胀了起来,小肠的一截会被挤进这条通道内,使脐带部凸起,便形成了脐疝。

◎护理要点

发现宝宝出现了脐疝,不要紧张,一般不用怎么处理。随着宝宝肌肉的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就可以自然痊愈。

常见皮疹

玫瑰疹

◎主要症状

玫瑰疹又称“三日热”,平均发烧3天,烧退后才会全身出疹。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小宝宝,年龄在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很少患此病,可能是因为体内仍存有由母体传来的抗体,可以抵抗病毒入侵。此病一年四季均可能流行,但在春末夏初时病例较多,传染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染,是一种传染力很强的疾病。

玫瑰疹是因急性病毒感染所致,这是一种第六型疱疹病毒,它是在1986年由艾滋病毒患者血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病毒。后来,医学家证实了这种病毒是造成宝宝玫瑰疹的元凶。

玫瑰疹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合并症,但少数患病宝宝高烧时会出现热痉挛。它基本上还算是一种良性的疾病,而且得过一次后就可以终身免疫。

◎护理要点

宝宝玫瑰疹在治疗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药物,主要是以支持性疗法为主,例如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发烧时的处理也与传统的退烧方法并无不同,可以用退烧药、栓剂、温水浸浴等方式。遇有热性痉挛时,需先将患病宝宝口中的呕吐物清除干净,维持呼吸道畅通,并赶紧送医院就诊。

湿疹

湿疹即皮肤炎,宝宝的皮肤柔嫩细薄,抵抗力弱,容易受外界环境刺激,也容易受细菌感染,所以发生湿疹的机会较多。湿疹不会传染,但若不给予适当治疗,患部会蔓延扩大,引致严重的病变。

◎主要症状

★接触性皮肤炎多出现在脸颊,患部出现鲜红色的疹子,且皮肤肿胀。由于宝宝皮肤嫩薄,脸颊沾上食物或果汁等,都会引起刺激,即使只是沾上唾液亦会引起瘙痒。宝宝常以患部摩擦衣服、床单、被褥等,因而病菌会传染到手脚,以至身体各处。

★另一种常见的接触性皮肤炎是尿布疹,是宝宝最易患上的皮肤病。

★患脂溢性皮炎的宝宝多在6个星期至3个月大,患病宝宝的皮肤呈油性,在眉毛上方、颈、大腿内侧以及脸颊周围出现红疹。宝宝的头顶上有厚厚的黄色藓屑粘着头皮,形成一层疮痂,会发出臭味。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酵酶菌感染所致。患脂溢性皮炎的宝宝,通常没有家庭病史。而他们患上异位性疾病,如哮喘、鼻敏感及异位性风疹的机会,与其他宝宝无异。

★宝宝的颈部、腋下、肛门附近及腹股沟等处较薄弱的皮肤,常因水分及汗液的刺激,加上皮肤在身体活动时互相摩擦,容易产生对磨疹。尤其是胖宝宝,在皮肤的皱褶间更易发疹。患上对磨疹,患部里红色,继而充血、糜烂。细菌会迅速繁殖蔓延。

◎护理要点

妈妈不要替宝宝乱涂中成药。除了带宝宝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更需注意以下一般护理皮肤炎的方法:

★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液。患有对磨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洗澡时,沐浴液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己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儿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