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知识百科
5105800000027

第27章 婴幼儿的免疫指南(2)

一般反应是由生物制品本身特性引起的反应。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生物制品而异。一般反应的反应程度较局限,反应的过程是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的损害或功能上的障碍,没有后遗症。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部分人在接种疫苗后12~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少数儿童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接种局部出现硬结。全身反应表现有发热,多数为低热(38℃以下),部分人在发热同时伴有头疼、乏力和周身不适,个别人可伴有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通常在2~3天内自行消失,无须特殊处理。只是在此期间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可采取对症治疗。

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多发生于既往有过敏史的儿童,目前使用的几种疫苗都有可能发生过敏性皮疹。一般在预防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皮疹可多种多样,其中以充血性皮疹最多见,大小不等,浅红色或深红色,压之退色。斑疹或丘疹均可见,严重时可融合成片。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疫苗纯度不够,含杂质致敏原较多,偶见极少数严重的过敏性皮疹还可形成大泡样脱皮。近年来,随着疫苗不断改进以及对预防接种禁忌症的严格控制,过敏性皮疹的发生已明显减少,且大多数为轻型的一过性皮疹。

治疗不需特殊处理,皮疹一般可在1~3天内自行消退。由于皮疹呈现多样化,可靠的诊断是注意再次注射前种相同疫苗时,观察有无皮疹发生,一旦确诊引起皮疹的疫苗后,应设法避免再度应用。较重的过敏性皮疹可用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必要时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做短期治疗。

局部红肿

预防接种后发生局部红肿,是由于个体差异发生的一种局部特异性反应,多见于过敏体质的人。发生机理也是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其特点是出现急,症状明显,消退较快,消退后不留痕迹。临床常表现为:预防注射后2~24小时内局部发生红肿,表皮充血,水肿明显,范围逐渐扩大,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上臂或整个臀部。个别人有局部瘙痒、麻木感。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过敏性皮疹。小婴儿可表现烦躁、哭闹、不爱吃奶。末梢血象中自细胞总数无明显升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多数红肿在2~3天趋于固定,范围不再扩大。3~7天红肿逐渐消退,且消退后局部无异常痕迹。

治疗一般对局部无须特殊处理。对反应较严重者可给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对小婴儿烦躁、哭闹较重者可给解热镇痛剂。如儿童百服宁口服液1~2天。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局部化脓

预防接种后发生局部化脓,多数是由于污染造成的,如疫苗在分装过程中污染了其他化脓菌,或疫苗的装瓶破裂污染,或疫苗开启后被污染,或由于注射器材及局部皮肤消毒不严等因素造成污染;另有一小部分属非污染造成,见于注射吸附疫苗后。

临床表现为,预防接种后2~3天局部出现红、肿、热、痛,部分儿童可同时伴有发热、头疼、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1~2周后炎症趋于局限,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部硬结,以后逐渐软化,形成脓肿,轻压局部有波动感。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注射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化脓感染的初期局部有红、肿、热、痛表现,此时不宜做热敷,一般先观察不处理,如局部红肿明显可用湿毛巾冷敷。伴有全身症状者可给抗菌素治疗(肌注青霉素或口服增效联磺片)。局部脓肿形成后,如无破溃,禁忌切开排脓,可用消毒注射器反复抽脓,一般均可痊愈。如脓肿已破溃或发生蔓延感染,则需外科清创处理,局部也可加用抗菌素治疗。

无菌性脓肿

无菌性脓肿是指非注射污染造成的化脓感染,多发生于注射吸附剂疫苗后(如百日破三联疫苗、百日破二联疫苗、乙脑疫苗等),是由于注射部位不正确,或注射过浅,或注射剂量过大。或使用疫苗前未充分摇匀等因素所致。

无菌性脓肿一般在注射一周左右局部出现硬结,可有肿胀、疼痛,但炎症反应不剧烈。持续2~3周后,局部硬肿可以液化变软,表面轻压有波动感。轻者可自原注射针孔流出略带淡黄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脓疡并破溃。

无菌性脓肿一般不需抗菌治疗,多数可于脓肿形成后,再用无菌注射器抽脓即可痊愈。切忌切开排脓。少数严重者脓肿有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伴有间隔空腔,则需要切开引流。必要时需外科清创处理。如有继发感染应加抗菌素治疗,酌情给予口服或外用抗菌素。

常见营养性疾病

佝偻病

佝偻病是宝宝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食物中钙和磷不能充分被利用,肠道吸收钙的能力减低,肾脏吸收磷的功能减弱,造成钙和磷的代谢失常,钙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骨骼软化变形。

◎主要症状

患病早期,宝宝易发脾气,睡觉不踏实,头上易出汗并有酸味,肚子发胀,尿味刺鼻。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骨骼变化。前囟迟迟不闭合,七八个月还没有出乳牙;头骨软化,用手按摸时有乒乓球样感觉;额顶部是对称性隆起,出现“方颅”;胸骨凸起,胸的前后径增加,出现“鸡胸”;肋骨骨骼膨出,出现“串珠”;肋骨软化,下缘向外翻,沿膈肌附着处发生内陷,形成“郝氏沟”;脊柱弯曲,四肢骨骼变形,出现罗圈腿或X形腿;手腕和脚脖上出现骨骼隆起等。此外,患病宝宝还会出现肌肉松弛甚至萎缩、贫血、消化不好、发育迟缓等,身体抵抗力差,一旦患传染病、肺炎或消化不良等病时,症状比正常的宝宝严重,而且好得慢,危险性大。因此,妈妈应早期积极防治,并做好护理工作,防止合并症的发生。

◎护理要点

★休息。佝偻病活动期,要让患病宝宝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不要勉强让宝宝长时间地坐、站或走路,以免骨骼变形。最好每天让患病宝宝俯卧2~3次,使其头部抬高,以便扩展胸部。

★饮食。要注意给患病宝宝补充蛋黄、蔬菜等含维生素D和钙较多的食品,特别是单纯用乳类喂养的患病宝宝,更要适当添加蛋黄、动物肝脏、鱼子、蔬菜等。可在患病宝宝的粥内加入少许蛋壳粉或骨粉。要给患病宝宝多吃些含钙、磷的水果或果汁,如红枣(含钙量是大米的5倍)、山楂(含钙量是白面的2倍)、橘子和香蕉(含钙量都比大米高)等。在喂养时,妈妈应本着少吃多餐的原则,不能给宝宝吃得过饱。饮食的种类应经常调换,以便促进患病宝宝的食欲。

★预防感染。患病宝宝身体抵抗力差,要防止同其他患病宝宝接触。尤其是不能同有传染病的宝宝接触。

★皮肤的护理。患病宝宝出汗较多,要注意勤洗脸、洗头,勤换衬衣、衬裤和床单,勤晒被褥,并注意防止宝宝受凉感冒。

★合理用药。治疗佝偻病常用维生素D和钙片。妈妈要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定量地给宝宝喂药。要防止不合理用药,有的妈妈单给宝宝吃钙片没有同时吃维生素D,这样钙就不能充分吸收也不能沉着于骨骼,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单吃过多的维生素D不同时吃钙,又会引起血钙过低,甚至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使宝宝发生生命危险。

★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不仅可以促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对佝偻病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还能活跃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防止贫血。另外,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新生宝宝满月后就可以开始室外活动。夏季、秋季出生的新生宝宝在第三周就可以到室外活动,冬季出生的宝宝,可推迟一点。妈妈开始带宝宝做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过长,每次5~10分钟较为合适,待宝宝对外界环境慢慢适应后,再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每隔3~5天延长5分钟,一直达到每次活动1小时或更长一些时间。还可以由每天一次增加到两次以上。春天可以增加快一点,冬天要慢一点。体弱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妈妈要先在房子里开窗晒太阳,尽量使阳光晒在宝宝的皮肤上。天气炎热,出外活动时要给宝宝戴上白帽子,防止中暑。冬天要穿好衣服,只露脸和手。晒太阳时要选择避风的地方,以免宝宝受凉感冒。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断奶前后的宝宝。由于宝宝生长发育快,需要的营养物质多,而消化功能又不完善,就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发生营养不良。

◎主要症状

营养不良首先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甚至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肌肉松弛、毛发干枯、皮肤苍白、全身各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如消化功能下降、神经兴奋性降低、身体抵抗力低下)等。还可能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患病宝宝容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及泌尿系统感染。所以妈妈应加强对营养不良宝宝的日常护理。

◎护理要点

★饮食。轻度营养不良的患病宝宝,在发病的第一周应吃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母乳不足时,应增加牛奶,如没有条件喝牛奶可用豆浆代替。第二周将哺乳量逐渐增大,如果没有牛奶可用奶粉或在米粥内加植物油或鸡蛋。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吃鸡蛋羹。中度营养不良的宝宝,开始可吃脱脂奶、奶糕、粥和糖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和维生素D。3~7天后,患病宝宝胃口开始好转,可吃奶糕和在米粥内加少量香油,但仍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上述几种维生素。待1周左右,患病宝宝胃口已好,大便正常,体重增加时,可用全奶适量加香油和鸡蛋黄,保持维生素的供给,时间约一周。以后逐渐增加蔬菜、鱼、鸡蛋、肉、豆制品等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浮肿的宝宝,常常拒食,在家喂养比较困难,最好送医院治疗。

★皮肤的护理。患营养不良的宝宝皮肤苍白,失去弹性与光泽,皮下脂肪薄、皮肤皱褶不易展平,对外伤或细菌侵入抵抗力很弱,受压部位容易出现褥疮或皮肤感染,并容易发生败血症。因此妈妈要经常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燥,可在宝宝皮肤皱褶处涂滑石粉或50%酒精,必要时可在骨突部位垫上棉垫。要给患病宝宝勤换尿布和衣服,要给宝宝勤洗澡、勤翻身。

★口腔的护理。患病宝宝常有嘴唇及口腔黏膜干燥,抵抗力低弱,又因常喂糖水。容易发生口腔感染,最常见的是口腔出现小溃疡及鹅口疮,因此妈妈要加强对宝宝的口腔护理,用温水或淡盐水在每次喂奶前后给患病宝宝擦洗口腔。

★增加室外活动。妈妈要经常给患营养不良的宝宝进行四肢按摩或捏拿。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妈妈应给宝宝穿盖好后抱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点新鲜空气,以改善宝宝的情绪和食欲,增加血液循环和肺活量,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防止肺淤血、肺炎或肺不张的发生。患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往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在恢复期妈妈要注意进行智力培养。

★防止感染。由于患营养不良症的宝宝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继发感染。而感染又可加重营养不良,这是造成患病宝宝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患病宝宝不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腹泻的患者接触,以防止感染。

★注意早期发现并发症。患营养不良的宝宝,常可并发肺炎、中耳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由于各系统器官有功能上和器质上的病变。患病宝宝又反应低弱,随时可以死亡,因此妈妈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有无病情变化,以便及时送医院抢救。

营养不良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因宝宝食物中缺少铁、叶酸、维生素B12而引起的。多发于6个月至2岁。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也叫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1岁的宝宝。主要原因在于宝宝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多。但在出生3~4个月后肝脏里贮存的铁已用完,而人奶和牛奶含铁量都很低,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此时若不能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多发于2岁以下的宝宝,主要是因饮食中的维生素B12与叶酸含量不足,或肠道细菌合成量不足,使红血球成熟的因素缺乏所致。

◎主要症状

贫血一般表现为患病宝宝皮肤黏膜苍白或苍黄,以嘴唇、口腔黏膜、牙床、眼睑、耳垂、手掌和指甲等部位更为明显。严重的贫血往往伴有营养不良、不想吃饭、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干燥等。患病宝宝常有气促、烦躁、爱哭、脉搏和呼吸加快,有的甚至出现吃土块、煤渣、墙泥等现象。发现宝宝有上述表现后。要及时请医生检查,如果经检验血红细胞低于4.0×1012个/升,血红蛋白低于每升120克,就说明宝宝发生了贫血。

护理要点

★休息。要安排好患病宝宝的休息和日常生活,居住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新鲜。可适当安排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饮食。合理的饮食对贫血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妈妈要多给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绿叶蔬菜、水果、大豆、豆浆等。从饮食含铁的吸收率来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要好。植物性食物中豆类含铁量及铁的吸收率比较高,因此1岁左右的宝宝每日可补充半个或1个鸡蛋,以及适量的豆浆。如果条件好,可给宝宝吃鲜肝或每日给肝粉30克。

对于患营养性巨细胞贫血的宝宝,要多给吃含维生素B12和叶酸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肝、肾、脾、蛋、粗米或粗面、绿叶蔬菜等。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宝宝,其消化功能也不同,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饮食的性质,如软硬、稀稠、粗细、量的多少与餐次等,以防止宝宝发生消化不良。目前认为维生素C是叶酸代谢的重要物质,缺乏时可使叶酸代谢紊乱,而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因此妈妈可多给宝宝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卷心菜、油菜等蔬菜以及山楂、酸枣、橘子等水果。蛋白质是构成红血球的主要原料,因此除给患病宝宝吃肉、蛋等外,还可吃些大豆、豌豆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口服铁剂时常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所以要先从小量开始,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刺激。铁剂不能和钙片、牛奶等同时服,以免影响吸收。在用铁剂治疗时,要加服维生素C(两种药须分开服)、胃蛋白酶等,这样可使铁维持在二价状态,有利于吸收。如果哺乳的妈妈患有缺铁性贫血,要及时治疗,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

★减少感染机会。贫血的宝宝,身体抵抗力低下,要避免接触患有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妈妈患感冒后,除及时治疗外,要注意戴口罩,以免传染给宝宝。

★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患有严重贫血的宝宝,妈妈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脉搏、呼吸、面色等的改变,以便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表现,及时送医院抢救。

维生素A缺乏症

◎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