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知识百科
5105800000015

第15章 家庭教育不可忽视(2)

很多家长怕子女外出受诱惑而变坏,每当宝宝一放学回家就留在家里不许外出。父母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效果却不佳。把宝宝“锁”在家里,风险比较少,外面的世界,风大浪大,引诱多,不懂事的宝宝容易变坏,沾上坏习气。但这样做,宝宝正常的身心发展会受到抑制,而且,总不能老是把他关在家,与世隔绝,那么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办法当然有。例如:父母与宝宝保持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令他的感情有出路;在小心管束之余,让他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用协商办法解决彼此的代沟;平时主动疏导如何结交朋友等。如果一味只知严加管束,看似安全,实际情况可能变得更坏。

哪些孩子可独留家中

到底多大的宝宝可以让他们独自留在家中?专家认为,年龄不足以判断宝宝是否可独自留在家里,还必须考虑他们的成熟程度。如何衡量宝宝的成熟程度,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开门、接电话、使用一些器具的能力。

2.胆大

事无大小都害怕的宝宝,不可独自留在家中。

3.控制情绪

能在压力下保持镇静。

4.遵守规则

不守规矩的宝宝,不可独自留在家,即使没事发生,父母仍会忐忑不安。

怎样帮助孩子确立自我

自我是由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切信念及态度所构成的。自我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作用,可以掌握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自我可以从学习中得到,也可以从学习中改变。从婴孩时代已不断地累积自己及世界的资料,逐渐形成了知识、价值观等概念,在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幼儿期的经验极其重要。例如,幼儿时期对一切的信息都是模糊的。如果此时不断受到别人的赞赏:“这宝宝既聪明又漂亮。”日子久了,无形中宝宝就相信自己是聪明而又漂亮的。相反,如果不断指责宝宝做什么事都一塌糊涂,那么即使宝宝有足够能力去应付,但是薄弱的自信心也会阻挠他的办事能力。

自我概念可以是积极而又具建设性的,但也可以是消极而带有破坏力的。因此,无论在家庭或学校教师,要多关怀宝宝,要帮助宝宝形成正确的态度及信念,特别是大人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宝宝,应处处以身作则。

别以小利害孩子

有些父母在别人向自己的宝宝索取手中的食物时,会鼓励正在犹豫的宝宝:“给叔叔阿姨吃吧,我们家里还有呢”,或是“等一会儿爸妈再给你买”。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宝宝往往对别人的要求表现得很大方,虽然他自己也很想吃手中的食物,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来满足他人。

有些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教宝宝回答:“不给,叫叔叔阿姨自己去买”。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相当开玩笑的性质,但是从教育角度来看,这种玩笑还是不开为好。

还有些父母更为离谱,处处教育宝宝为自己争利益,不要吃亏。由这种家长培养出来的宝宝就会变得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

生活中,很多宝宝做事都缺乏耐心,漫不经心或有头无尾,令很多家长发愁。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3岁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0分钟,五六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所以一般情况下宝宝缺乏耐心是属于正常范围的,不必过于担心。不过,耐心也需要某些方法来培养,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采用。

例如宝宝对画画挺感兴趣,可是总是没耐心画完一幅完整的画。这天,他只在纸上画几棵小树,就跑去让爸爸跟他做游戏,爸爸看了看宝宝的画,提议和宝宝来个“画森林”比赛,看谁先在纸上画满小树,画成一片美丽的森林。宝宝立刻高兴地拿起了画笔,专心致志地埋头画起来。

又例如,宝宝正在用积木搭一个大轮船,刚搭了一半,又去玩桌上一只小塑料瓶,妈妈看见了,知道他又没耐心搭积木了,于是走来对宝宝说:“你看这只小瓶子像不像一只烟囱?我们把轮船搭好,然后把它放在轮船上上做烟囱吧。”于是宝宝回到积木游戏上来,直到一艘漂亮的大轮船被他“建造”起来,才跑出去跟小朋友玩了。

这两个例子都表明,当宝宝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时,家人不要批评,更不要强迫宝宝一定做完,而应该巧妙地设法把宝宝的注意力引回原来的活动上,并且帮助宝宝把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富有吸引力。

父母如何和孩子交流

◎每天要挤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相处

聆听宝宝倾诉他们当天发生的事情、真诚回答宝宝的问题,而不是表面的应付或空洞的回答。从父母的每日言行中,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真诚的爱。

◎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

通常父母都会坚持己见否定宝宝的感受。譬如你忙得不可开交正在准备晚餐,宝宝这时跑过来告诉你:“我好饿啊”!你若不理或加以斥责,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会受到创伤,在他为一些在大人看来是芝麻大的事而烦恼时,需大人的安慰。如果你对他的感受持否定的态度,久而久之,宝宝对自己的看法、想法也会持否定的态度,怎能建立起自信?

◎多称赞少责骂

事实上,短短几句赞美话,宝宝都会雀跃不已。对小孩的错误,要多加诱导、说理,不要粗暴的打骂。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教育为主。

◎与孩子一起设定一个坚定合理的家规或计划

规矩确定后,要身体力行。告诉宝宝实行家规是为了他安全和爱他。在父母的悉心关照下,使宝宝感觉更有信心和安全感。

◎让孩子分担家务

如果宝宝被侍奉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易造成宝宝无能、依赖和不安全。不管是帮忙做饭、还是清洗碗筷、扫地,他们都会由贡献己力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

◎与孩子一起做,而非事必新躬

许多家长以为提供宝宝最好的物质享受,就算尽到了养育责任。但父母可曾想到,多数子女宁可父母多陪他们而不是买礼物就算了。父母多参与子女活动是给宝宝关注的最有效方法。

◎承认父母也会犯错误

当父母坦白承认自己的错误时,这样会帮助宝宝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

怎样布置儿童卧室

在条件允许下,儿童卧室要有衣柜、书桌、杂物柜和小床。小床最好购买床下有拉柜的,以便放玩具等物品。

玩具柜架或衣柜的装置要得体,使儿童使用起来方便利落,也可以养成使用后放回原处及自动整理房间的习惯。玩具柜或衣柜尺寸大小要适合儿童的身材,易于清理及摆放用品。

要使抽屉或拉柜内部整齐,可用大小不同的盒子分类放置。

利用木衣架或万能柜架挂各种运动用品等。

房角安放花盆一两个,养些宝宝喜爱的花,美化房间。

放一个鱼缸,养两三条金鱼,使房间更有生气,也可让宝宝休闲时观赏。

孩子提前上学好不好

望子成龙,希望宝宝早日黏土成才,促使一些家长绞尽脑汁把未满学龄的宝宝送进学校,使低龄儿童过早地背上沉重的书包。

目前国外儿童入学年龄一般都定为7周岁,也有畸形6岁半入学的,而入学后的最初半年是以玩为主,仍带有学前教育的成分。国外一些教育专家在有关论述中指出:那些顽固坚持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正规教育的人是“愚蠢的激进派”。他们认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正规教育是不科学的,将对儿童成长造成过分的压力,从而使儿童感到紧张。

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说,不应该过早地和过快地参加正规学习,因为这样会使儿童失去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过早地把儿童从摇篮里赶到学校去,会使儿童失去正常发育的自由。

教育家认为:学龄前教育只有强调实行以玩为基础的方法才最有益处,这样的学校应避免只有纸和铅笔的教育,对于一个运动技能没有达到熟练使用铅笔的宝宝来说,铅笔不啻是一种受折磨的工具。

还有的教育家认为: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年龄和发育程度自由发展,他们是能够了解和探索眼前世界的,并可逐步培养出学到更先进和更高级知识的能力。过早地对儿童进行正规教育的危险之一,是儿童把学习当作苦役,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乐趣,学习与其说使他们感到愉快,不如说使家长在心理上得到某种满足。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宝宝可能出现精力和智力耗尽的情况,性格上容易急躁,在学业和事业上害怕失败,不敢冒风险。

据对国内百名低龄入学的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提前上学弊多利少,其中对上课、做作业感兴趣的仅占18%;在班上成绩好的只有2%,不理想的却占56%。专家指出,不满学龄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学龄儿童成熟,他们的大脑重量还未达到120克。在进入学龄期后,才显著增大的大脑额叶,在儿童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中有重大意义,与有意识运动有密切关系。从脑机能看,学龄前儿童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机能不够强,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律己困难。因而,很难坚持一节课的学习。

由于宝宝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过早上学的宝宝不能很快进入小学生的角色,难免常常遭到批评,损害了自信心,而儿童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程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缺乏自信心,由此形成的胆怯、自卑、厌学将会影响宝宝的一生。此外,低龄儿童入学不但自己吃力,而且给家长、教师也增加了教育难度。可见,低龄儿童入学的确弊多利少。家长不要拔苗助长,这样既违背了宝宝生长发育规律,也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