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5087000000029

第29章 人际交往,巧用心理效应(3)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冷热水效应在起作用。心理学家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秤砣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会变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会随之变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冷热水效应也常常起着关键的作用。以下两个案例的对比,就说明了冷热水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同影响。

小王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工作能力很强,有时一个月能签到很多大订单。小王很快就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可是,慢慢地,小王的业绩越来越差。原来,他每次和客户签单时,总是十分有把握地承诺客户能完成对方的要求,客户说一个月交货,他反而说20天就能完成,给了客户很大期望,以此获得客户。可实际上,公司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为此,公司不断收到客户的抱怨,小王也受到了公司的批评。

小王的失误就在于,他给了客户过高的期望,却没有把客户的期望变成现实。如果他可以反过来利用冷热水效应,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就如下面这位建筑设计师。

一位年轻的女建筑设计师代表所在的建筑事务所前往客户所在公司做设计推介,当时在座的都是建筑界的精英和客户公司的董事。面对这些人,她一上台就说:“作为一个新人,我无论是建筑经验和设计创意,都不可能比得上在座的各位前辈。所以,请大家多多包容我设计中的浅薄可笑之处,并希望各位不吝指正赐教!”她短短几句话就把在座所有人的期望值降到了最低。但等到大家一听她的设计推介,发现她的设计居然很出色,无论是从建筑的实用性还是设计创意上,都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客户对她的设计也非常感兴趣。

这位年轻的女建筑设计师就是成功运用冷热水效应,将客户的期望值降到了最低,所以哪怕她的设计没有特别的出色之处,也能让人感到惊喜。

上面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冷热水效应在我们与陌生人交往时所发挥的作用。其实,与人交往,常常可以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来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由于环境或者个人能力的制约,导致你不能给对方送上一盆“热水”,那么不妨先用“凉水”来打头阵,然后送上一盆“温水”,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对方心里会产生“热水”一般的效果。

当你发现一件事无法满足对方的期望时,干脆将对方的期望值降到最低,让对方心里产生一个最坏的打算。这样做不但有助于事情的回旋,也减轻了自己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好评。

冷热水效应也可以用来对别人进行劝说。如果你想劝说对方接受“温水”,为了不至于被拒绝,不妨先让他常常“冷水”的滋味,再将“温水”端上,如此他就会欣然接受你的建议了。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鲁迅先生说的这段话就是教导我们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当我们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的“秤砣”就变小了,对于“墙壁上开个窗口”这个劝说目标,就会答应了。

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无意中要进行相互比较。有时为了让某人接受某事(温水),不妨用另一件更困难的事(冷水)做反衬,出于趋利避害、两难当中取其易的本能,他会痛快地接受你想让他接受的事(温水)。掌握冷热水效应的妙用,你的交际之旅会顺利许多。

一个人快乐与否,通常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等决定的。运用冷热水效应,还可以使一个人从不好的情绪中挖掘出新的快乐来。比如,你发现朋友心情不好,经过交谈知道,他因为生活长期处于窘困、不如意的状态而苦恼,你就可以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比如问对方说:“那你愿意不愿意离开你的妻子?愿意不愿意丢弃你的孩子?”对方肯定回答说不,而你可以接着说:“对啊!你应该庆幸你还有一位默契的伴侣,有一个可爱的后代,你应该为你现在拥有的一切而高兴啊!”

运用冷热水效应,缩小朋友心中的“秤砣”,从而使他感到快乐。

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由客观的优劣决定的,运用冷热水效应,可以使一个人从困难、挫折、不幸中挖掘出新的快乐来。

人际交往中,假若我们首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就会使他心中的“秤砣”得以缩小,因此他会对获得的“温水”感到高兴。当事业上处于滑坡的时候,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结局委婉地告诉别人,以后即使真的失败也可尽量消除由之带来的影响;当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要说令人不快的话语时,不妨事先声明,这样就不致引起他人的反感,使他人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在这些时候,假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会获得他人一个好的评价,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的举动,实质上就是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重量”也就大了。

综上所述,冷热水效应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使他人心中的“秤砣”产生变化,从而发挥重大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保持心中的“秤砣”合情合理,前后一致,才能正确地评价自身和外在的事物。

补偿效应——用另一种需求满足对方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双目失明的人,其触觉、嗅觉、听觉往往格外灵敏,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视觉缺陷。当身体的某一器官产生病变或有缺陷时,另一些器官的功能会相应加强,以补偿病变器官所带来的不足。这种出现在人身体上的生理现象就是补偿效应。

人在心理上同样也有这种补偿功能。例如,一个人在失去亲人后会感到特别痛苦,此时,如果有真诚的友谊和帮助可以给他带来温暖,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的痛苦,补偿他失去亲人的不幸感受。这是一种“取代”的方法,可以让人们从失意、痛苦和沮丧中尽快脱离出来。还有一种则是“转移升华”的方法,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不幸,这时候可以将精力转移,不要把过多的心思投放在不幸上,而是去考虑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努力工作或自我充电,从而调动出更大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某些人以前身体孱弱,后来成为健美先生;小时候口吃,长大成了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先前是摆摊卖货的小贩,后来成了大企业家等。

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渐进过渡”的效应,好比一种色彩向着多种色彩渐变得丰富鲜艳,可以从发展自己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调理因素。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是由人的动态心理平衡机制决定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会在平衡点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双方的补偿不足或经常超出一定限度就会改变平衡点的位置,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平衡。所以,为了回报对方,人与人在交往中相互之间进行补偿也是很经常的现象。同时,个人的心理补偿能力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某人求你办某事,你办不了,可以换另一种方式给予他补偿。如没有他要求的可乐,就可以给他一杯咖啡。意思是你要求的这一点我帮不上忙,我用另外一个方法来帮助你,这样一来,他还是会很感谢你的。委婉拒绝的同时,能够提供其他方法,在其他方面给他一些帮助,帮他想出另外一条出路,可以减轻对方的消极心理,同时也能减轻你的愧疚心理,实际上还是帮了他的忙。

每个人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都会心存感激。所谓“知恩图报”、“懂得感恩”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我们不能满足对方某个要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另行补偿给对方。

首先我们要了解对方需要的是哪种补偿。深入了解对方需要的补偿是行为上的还是情感上的,如果对方需要的是行为上的,你可以通过向朋友求助,或者为他提供一些适度的物质上的帮助。若是对方需要精神上的补偿,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劝导方法,或者去赞扬他,或鼓励他想其他办法,或者用安慰的语言使其达到心态平衡。

然后再选择补偿方式。如果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明白对方需要哪种补偿,那么就很好办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不是那么了解对方的具体需求,此时情感补偿比行为补偿更有利于深化与对方的关系。因为,精神补偿可以使交往双方从态度、行为到观念、意识等方面达成一致,互相理解、接纳、认同和信任,并能从交往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愉悦。

善于利用补偿心理去交往,需要你有豁达的胸襟和一双慧眼。有时,过度的补偿会让对方感到厌烦;不当的补偿时机,对方会觉得你没有诚意,甚至因此将你拒之门外。所以,我们在给予对方补偿的同时,也要注意一定的补偿技巧。例如补偿时机的选择、补偿机会的创造等。

1.选好补偿的时机

补偿时机的选择在交往中很重要,通常情况下,由于我们是与陌生人接触,因此及时补偿可以让对方在短时间内加深对我们的印象,以方便日后深层次的交往。

2.允许对方给自己补偿

如果对方做错事,允许他对你进行补偿,这样可以减少他内心的负罪感,减少他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缩短双方的距离感。如果你想和一个人维持长久的关系,并且曾为他提供了帮助,那么不妨在适当的时候给对方一个机会,让他对你也能有所回报,这样才能让他感觉到在交往中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平等的,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

3.不能过度补偿

过度的补偿首先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同时也容易给对方造成压力。但有些人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在交往中过于主动、热情,认为这样做一定可以得到对方的认可,可以让对方更喜欢自己。殊不知,在这样“过度补偿”的情况下,容易使对方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无形中就打破了双方在交往中的平等地位,失去了人际交往的平衡点,对方对和你继续交往难免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因此,要学会给交往留有余地,彼此“互惠互利”才能自由畅快。

4.注意对方的反应

有时候对方可能处在一种很偏激的状态,对任何人的补偿都不愿意接受。这时,我们就要学会变通。对于这种类型的人,我们要保持微笑,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化解对方的负面情绪。然后,再想办法让对方平静下来,听我们的解释,这样,对方或许就会接受你的补偿了。因为至少他可以感觉到你的诚恳,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

洞察人心的人,懂得利用人的补偿心理达成交往目标,即如果不能满足对方的这种需求,就设法满足对方另一种需求,对方同样会很感激你。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这种补偿心理的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它能有效地拉近你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总之,有效利用补偿效应,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收获更多。当然,我们与人交往时,要分清是非,以诚待人,能帮助别人的就尽量帮助。实在不能满足时,可以利用补偿效应的方法,学会行为补偿和精神补偿并重,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虽然自己并没有刻意想做什么,但结果总是好的。把补偿原则推而广之,常常为别人着想,别人自然会接受你,从而变得熟悉起来。

温水煮青蛙效应——温和地说服对方

有人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

他们将一只健康的青蛙放在装满了沸水的大锅里,青蛙一接触到沸水,立即蹿了出去,超强的弹跳力使它逃脱了死亡的厄运。然后他们把另一只同样健康的青蛙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它感到舒服,便在里面自由游动,这时打开开关,用小火慢慢加热,这时青蛙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了,但觉得可以忍受,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水的温度足以致命时,它已经没有力气逃生了,因为已经失去了关键的爆发力。

这就是有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青蛙不是被沸水烫死的,而是被慢慢加热的温水煮死的。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人要学会居安思危;第二个结论是:温和的方式才是致命的。

冲突是人类生活的常态,是人类互动的一种方式,它几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中,冲突有多种定义,我们主要谈一下人际冲突。人际冲突造成的结果可以是负面、消极的,也可以是正面、积极的,关键在于怎么处理。

当和陌生人发生冲突时,为了让关系继续下去,我们必定要处理这些冲突。处理冲突的方法有很多种,各有优缺点。

首先我们可能会选择回避,回避可以让我们避免精力和资源的消耗,但是冲突的根源无法得到消除,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或在某个时间重新爆发;当然,我们也有可能会选择迁就,在问题不重要时,这可以让我们讨好对方,以保持关系的和谐,但是自己的想法屈从于他人,未必能得到我们所真正需要的;还有可能双方会选择妥协,彼此都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当双方势均力敌时,当希望复杂问题取得暂行解决方法时,当时间要求紧、需要权宜之计时,妥协是最佳的策略,但与此同时,双方都得不到所要的利益,会有挫折感;最后,如果你是领导,也可以选择强制对方,这种方法效率高,完全以自己的意见为准,有利于强化权威,但是易引起反弹和潜在的反感,激发矛盾的可能性大,不适合人性化的管理。

由此看来,以上这些方法都不是上上之选,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会影响到你和对方的关系或者利益。那么,面对冲突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不妨巧妙地运用青蛙效应,温和地、不知不觉地说服对方,慢慢影响他的态度和意见,这样既能让双方各取所需,又不伤感情,从而使冲突得以化解。想要温和地处理冲突,必须先软化自己应对冲突的方式。

1.面对冲突对事不对人

冲突之所以会产生,大部分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双方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并且常常很难分清谁对谁错。此时如果将冲突的起因归于某一方,双方的攻击只会愈演愈烈,从而使矛盾更加激化。因此,在发生冲突或争执时,我们应该将焦点置于事情本身,客观分析冲突产生的起因与双方的对错,这样冲突才不至于扩大化。

2.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