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命的菩提
5061800000021

第21章 人:同体、共生、圆满、自在(6)

人生的意义,实在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说“复杂”,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生存而活着,是一种意义。为别人活着,是一种意义。为自己活着,也是一种意义。为了某一个目的而活着,是一种意义。根本没有目的的活着,也是一种意义。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那历史上大体有三条进路:世俗的、哲人的、宗教的。

世俗的——开开心心活完这一生,该享受的、该玩的、该面对的,就是名利欲望。

哲人的——则相反,如儒家之求道者,在人道上绝对追求一个大写的人,不惜牺牲与献身。道家、释家和西方的苏格拉底、诺斯替教,都属这一类,只是具体进路不同罢了。

宗教的——求于一个作为绝对的他者的神,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荣耀神。

上述三条进路,大致代表了典型的人生态度。一般而言,人们把重心放在“世俗的”上,至于“哲人的”和“宗教的”,则为少数人所选择。烦恼本水月镜花,只是庸者自缚、愚者自迷。世间本为迷途,每个人都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诱惑时时处处都有,世人受其所累,因而少有人能大彻、大悟,也便少有大解脱。

有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

黄昏,爷孙俩坐在山坡上牧羊,孙子问爷爷:“天天放羊是为着啥呢?”

爷爷答道:“为了攒钱给你娶亲呀。”

孙子问:“我娶了亲以后呢?”

爷爷说:“生儿子。”“儿子长大了呢?”“放羊……”

这故事向人们叙说着一个走不出的可悲循环,这种循环,某种意义上恰恰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可是自从佛教传入以后,中国人才对人生有了形而上意义的思考。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曾向人类开示了生命及宇宙中一切现象“缘起无我”的道理。指出万法皆是因缘所生而无实体。生命之流本无实体,故是“无始无终”,一切是空。因此,六道皆苦,欲了生死,须超轮回,以致涅槃。

可是,许多人无法觉悟起来。人们经常对未来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担心家人、健康、财富、权位,害怕死亡的到来。人的智慧有限,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对未来总是充满不安。生活本来很简单,空气、阳光、水和食物,但现代人生活得太复杂也太辛苦,忙一些不相干的事务,追逐财富名利,日渐失去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也渐渐看不清生命的本质,所以对健康和死亡充满着焦虑和恐惧。《八大人觉经》上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

从前,传说在沙漠中有一座美丽的城堡,当太阳刚出来时,可以见到城门、瞭望台、宫殿以及来来往往的行人;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城堡就慢慢消失不见。往往有些人会以为它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却不知道这座美丽的城堡只是沙漠中空气形成的一个幻象,根本就是虚不可得的。

有一群从远方来的商人,无意间看到这座沙漠中的城堡,心想如果能够到那里做生意,一定能够赚钱致富。于是,他们飞快地赶去。然而,当他们越接近城堡,就越是找不到,这时,他们沮丧地喊着:“我好累!我好热!我好渴!”当阳光照在热气上时,他们却以为是水。于是,又急忙向前奔去,但是同样的,他们越是向前走,越是找不到。渐渐地,他们疲乏到了极点,最后来到穷山恶谷中,忍不住大叫大哭。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听到自己的回音,误以为是有人在附近。于是,燃起了一线希望,决定再打起精神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他们便灰头土脸,愈走愈灰心。最后,他们终于猛然发现:他们追逐的只是—个幻象。一刹那间,渴求的心立即停止,个个恍然大悟。

许多人拼命追逐的不过是—个幻象,就像上面这个人一样。

《圣经·传道书》上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表达的是看透人生、看破人生的情怀。生命本来就是荒谬的,一切纯属偶然。如果看透了这一点,许多小痛苦会变得不在话下。比如亲人的离世、比如朋友的背离、比如仕途的蹉跎、比如事业的失败。

幸福是个最简单的东西,只要你把一切不属于它的全都放下,它就来了。

如果对名利放不下执著,时时都想着,凡事不放心,总是处于不安的状态,心又怎么能清净呢?所以放下是功夫。《金刚经》说:“不住声香色而生其心”、“明心见性”,就是这个意思。内心的平静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之上。梁漱溟说:“逐物则失心,遗物亦失心,只是即物见心,心却不随物转”,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佛家就是让人明白人的烦恼、痛苦的根源,认识到人的内心的规律,而后让人解脱出来,跨入自由的天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从自我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不再斤斤计较于人的欲望、愿望,而把心放在更广大的天地。

佛陀让人看破和放下,体悟生命的实相,如此生活自能无忧无惧。并不是让人悲观厌世、混吃等死。恰恰相反,他要你在看透以后,更加重视今生的努力,抓紧时间担当生前的事,做自己应做的事,但是却不计较、不执著,可以坦然放下,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一种超然坦荡的态度。

佛陀不是仅以享受人间的繁华而为满足的人,虽然贵为太子,并且已经结婚,但在精神上却依然十分空虚,他一连出城郊游了四次,这四次郊游的经历,便给了他深深的印象,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出家修行的前程。因为对当时还是悉达多的佛陀而言,仅只是一瞥老死的景象,便在他心中生起了要去追求人生真理的愿望。于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夜晚,他走出了因为众人的熟睡而不被监视的皇宫,悄然消失在深深的暗夜,走上寻求解脱的道路。

出家的悉达多以吉祥草为垫,坐在一棵菩提树下,探求人生的本性。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他终于了悟到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所有的感受,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他又了悟到不仅人类的经验是如此,所有事物,包括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以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存在的。任何事物和另一个事物的转变,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变动,也都是依循着无常的法则。

通过这些了悟,悉达多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来解脱生死苦,他接受了生命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的死亡是这个变化的一个环节。他体认到没有全能的力量可以扭转死亡之路,因此他也不再期待。

没有了盲目的期待,也就没有了失望。因为知道一切都是无常,就不再攀缘执著,不攀缘执著,也就没有了患得患失,也因此可以真正实实在在地活着。悉达多从人生的大梦中醒悟过来,他解脱了,也因此在那一刻他成了佛陀,成了我们人间的觉者和智者。

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自以为掌握了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患得患失,不明大道。佛法里的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形成苦的原因,不外乎是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之不调和。这一切都起因于我们心中有了种种分别、执著、妄想,因此才会迷惑颠倒、烦恼重重。《圣经》里所说的原罪,就是人背叛上帝,自己裁判别人。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人之所以烦恼,在于对生活舍本逐末。活着买房子,死了买墓地,开车买车保,就医买医保,养老买养老保。我们常说,我的车子,我的公司,我的老婆,我的孩子,一切我使用过的,都冠名“我的”。有了我的,就衍生了你的,他的,好人的,坏人的,善人的,恶人的,两元对立就产生了。但是佛陀告诉你,诸法无我,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也根本没有一个我的存在。看透了,看穿了,人的生命就获得了自由和解脱,从斤斤计较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不在小事情上浪费自己,而能务其大者、远者,创造人生的远景宏图。人生旷达了,心智自然也就不会劳累,就不会活得那么拘谨和痛苦。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缘起法则是宇宙的法则,由佛陀发现。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就是明白了五蕴的缘起法则,于是从无休止的轮回当中解脱了出来。观察“缘起”的修行者,一般容易忽略缘起的本质——“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通俗地讲,一切现象只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宇宙间存在的一切现象,特别是我们的身与心,都是因缘法,无常变化,从因缘而生,没有主体——故称其为空。

前几年“台湾”一政府要员之孙出家去当了僧人,轰动一时。此位老兄是美国名牌大学的硕士生,绝对不是糊涂人,可为什么弃世出家?对记者的询问,此兄说他发现争了半生,一切原来是为了别人的羡慕而活着,丝毫没为自己的心活着,故而出家。

近年来,一些人,特别是一些精英人士,在人生得意之际突然落下风帆,离弃人群,选择隐逸。大约有七八位清华大学的博士或博士后出家,龙泉寺是他们的重要道场。出身名校的大学生,为什么选择晨钟暮鼓、梵唱僧袍、念佛、坐禅,这样的修行生活?与许多人想像的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理疾病等原因,而多是先接触了佛教理论并为之吸引后作出的一种人生选择。

要把一切执著、妄想、烦恼、知见都放下,像六祖慧能说的那样:“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的心才可以清净快乐。为什么会放不下呢?就是因为人有自我爱染,由于认识上的迷蒙,为现象所诳惑,而没有能看到缘起的本性——本来面目。佛陀则教导众生,从缘起生灭中,了解缘起的常寂。缘起本来如此,只是我们自己,为自我知见、自我欲念所蒙蔽,而因此颠倒不已。

记得2007年,我在北大哲学系听周学农先生佛学课时,曾经遇到一个17岁的学生,她是一个出家人,眉眼颇清秀,她法名叫新月。

她从浙江一个寺院来北大这里进修佛学,很小时就已经出家,从此落尽青丝,只有青灯古佛夜夜诵经相伴青春。

我望着她,竟然有些自以为是的心疼。

我们投缘地聊了好久,最后,我小心翼翼地问她:“你才17岁,从未享受世间繁荣幸福,就这样寡然无味地度过一生,不觉得可惜吗?”

她粲然一笑,合十说道:“施主,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我所谓的幸福截然不同。在我看来,沉迷在俗世留恋于俗务,无清净之心才是最大的可惜。”

我无言以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在清寒的表象中拥有一颗睿智而清净的心,拥有自己最爱的文字,也许很多人过的要比我们想像中还要快乐。

回想新月法师的话语,我想起《古诗十九首》上面的: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每当吟诵起这首诗句,总不免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泰哥拉也曾说过:“人生是短暂的,问题是晦涩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一方面试图追求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永恒,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人间的诸般享乐。可生命终究是有限的,发出这样的叹息似乎也是必然的了。

一个亿万富翁对一个乞丐说:“来,我们谈谈!”

乞丐说:“谈什么?”

富翁说:“这样吧,你可以在我所拥有的一切中选一件东西,然后我在你身上选一件,好吗?”

乞丐说:“真的吗?”

“当然!”富翁说。

乞丐大喜过望,就挑了这富翁位于市中心的一幢房产。富翁说:“给你。”

乞丐满足了,说:“好了,该你了!”

富翁微微一笑,“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一条命。”

乞丐赶快落荒而逃。

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热爱生命是每个人的共识。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从古到今,芸芸众生都是忙碌不已,为衣食、为名利、为自己、为子孙……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忙来忙去为什么?多少人是直到生命的终点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浪费太多在无用的方面,而如今却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会生命的真谛了。

对于生活,我们应该拥有赵州禅师所主张的任运随缘,不涉言路态度,只有“遇茶吃茶,遇饭吃饭”,除去一切颠倒攀缘,才是畅快人生的真谛。“求不得”源于“放不下”“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七、在缺陷和痛苦之中追求,活出生命的意义

绝大多数人看了这个标题会说,没有人会喜欢缺陷和痛苦;可是,当你的生命不幸有过这么一段经历,你该如何看待?其实,换一种眼光看待缺陷和痛苦,就会不同。

人生不会完美,人也不会完美,所以无须耿耿于怀于自己总无法完善的缺点。当你接受的现实不完美时,当你为生命的继续心存感激时,你就能成就完整,实现完美人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平静接受缺陷和痛苦,悲剧因此时常发生。

2009年9月17日凌晨2时,浙大海归博士涂某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最近几年自杀见报的新闻越来越多,人自杀的原因有很多,在此我们不探讨自杀的话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该博士对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曲折完全缺乏相应的准备。长久以来,从小学到大学,再到读硕士、博士,中国教育选择学生的法宝是考试,学生对付考试的法宝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考试、再考试,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和圆心。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危机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生的意义、社会责任和对生命的珍惜等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在考试和成绩面前都变得边缘化了,甚至多余了。这样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不少像有些媒体批评成“弱不禁风”理脆弱偏激。

2005年,西安南郊某知名高校的28岁女硕士肖某从6楼跳下不幸身亡。

医生从她的身上发现了留给其农村父母的一份遗书。

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我不想再回来了。我是那种眼高手低的人,不想承受别人的非议……别为我痛×(字迹模糊)、难过,就当没生过我……因为希望太大了,失望也就越大。我又会一无所有。这次我好怕,我会一无所有啊!忽然就厌弃了自己……”

一些未出校门的大学生总是太完美太理性,事事特别爱“较真”,而且“认死理”,躲避在狭窄的生活圈子里,不和社会打交道,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包装起来,稍遇问题,就激烈反弹。这样刻意经营起来的所谓“纯洁”和“清澈”又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纯洁”和“清澈”,就是和社会和他人不打交道吗?就是孤芳自赏吗?不少大学生恰恰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活让他们长期陷入孤独的境地,不会处理具体问题,是需要深入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了。

一天,生活在海底的两只蚌相遇了,一只蚌对另一只蚌说:“我真是痛苦不堪,那又重又粗的沙砾在我体内滚来滚去,常常使我痛得不能休息。”

另一只蚌骄傲自得地回答说:“谢天谢地我体内没有被沙砾折磨的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