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双瞳幻境之三国顶级谋士
5047300000018

第18章 安长沙

“以工代赈?”黄岩说的话,明显超出了韩玄的想象。

“是的,以工代赈,在下仔细的观察过了长沙。现在长沙城内连兵带民恐怕不少于四万人,如果只是靠施粥的话,决非长策。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以工代赈。长沙迭经战乱此时正是人心思定的时候,大人施粥义举一出,长沙城内百姓已经对大人有了感激之情,再加上,现在已经过了播种时节,长沙城内又无货流流通。这时候,如果大人号令长沙,长沙城内一定唯大人是举。到时候,大人只需要下达一道指令,每日每人按时上工,据在下估计,大人此令一出,至少也能募集一万劳力。”黄岩语气坚定的说道,这是他早已为韩玄专门想好的方法。

“先生说的极是,本官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本官这就去下令。”韩玄说着就准备起身,但是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又犹豫了起来。

“先生说能募集一万劳力,那剩下的三万老弱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大人不问,在下也会说的。接下来的就是这施粥的问题,大人不妨还是先坐下吧,荣在下慢慢说完,大人一次性把事情都安排好,不是更好么?”

听到黄岩的话,韩玄尴尬的一笑,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这粥还是要施的,大人来到长沙之后应该已经点查了户口,明日就可去通告全城,把青壮劳力编辑成册,一部分拉去修筑城墙,长沙城墙饱经战火,现在已经是不可不修了。而这修城墙,一方面可以威慑周边,无论是盗匪还是江东都不敢轻易打我长沙的主意了,另一方面,如果城墙修筑完毕,那么就算有人来攻城,我们也只需用更少的人来防卫,多余的士卒嘛……长沙被围了一年多,人口锐减,城外的土地大片荒芜,无人耕种,大人只需派人清点这些无人认领土地,然后按照人口分发给这些士卒,令其屯垦,虽然今年已经过了播种季节,可是依然可以让他们先去平整土地,以便来年开荒种地。这样来年的粮食也就有了保障。”

“而剩下的那些劳力,一部分出城伐木,一部分人找人传授他们木工工艺,不需要太精通,只需要能做些最基本的东西即可,保证他们的饮食。劳力上工可以不给工钱,到时候以记下他们的上工天数,然后把这些木器作为报酬。最后一部分人,命其在城外建造一两座烧炭用的窑。大人可以将用不完的木料都烧为木炭,大人说的很对,木柴不值钱,我长沙也用不了这么多的木柴,但是如果烧成木炭的话,其价值就会翻上几倍,尤其是当今乱世,各大地方势力都在扩充军备,这木炭就是冶铁铸造所必须的。所以,大人不必担心这些木炭会卖不掉。那时候,我们也就有了钱。至于粮食,大人,您没有做过商人,所以不知道,只要您有了钱,只需要对外宣称我长沙需要采购一批粮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价钱好说,不需要大人自己去买粮,各地粮商就会自己拉着粮食来长沙的。”

“好,好,好!先生妙计!本官这就让人去准备。”听完黄岩的策略,韩玄高兴的直拍手。

“大人,且先不急,待在下把话说完,一同让人去办不是更有效率么?”这个韩玄还是个急性子,自己以后与韩玄说话的方式看来也要改改了。

连续两次在席间准备起身离开,这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尤其还是在自己和长沙的恩人面前。韩玄再次坐下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更加不好意思了。

“大人无需如此急迫,大人爱民如子,在下敬佩。可是这么多事情也不是一天就能干完的。下面说的就是第三点,关于乱兵的问题,其实在在下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又是最容易解决的事情。”黄岩看到韩玄有点困窘,只能先给他戴顶高帽子,缓和一下气氛,然后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说出来。

看到黄岩如此郑重,认真。韩玄也重新摆正了自己的姿态,正坐在坐垫之上。

“在下之所以说乱兵是最重要的,是因为在下刚刚所说的一切,都是要以长沙的安定为前提的,如果长沙周边贼匪众多的话,就算大人手中有再多的钱,这各地的商人也不敢前来,那样的话,大人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就成了泡影。”黄岩停顿了一下。

“如在下所猜不错的话,大人是准备出兵剿匪吧?”黄岩低声的问道。

韩玄犹豫了一下,这种事情按照道理是不应该对黄岩说的。让一个并非官员的人知道军队行动,首先保密上就不允许。其次,这个黄岩再怎么说也就是一个落难商人,把军队的行动告诉他也未必有用。

但是想到,黄岩此人的确算得上是个有才华之人。刚才他说的几个计策都是很有用的,尤其韩玄也算得上一个文人,黄岩称赞他的施粥美德,又称赞他爱民如子等等。作为一个文人,得到这种赞赏,不由得有点飘飘然。再加上黄岩看起来也的确不像是坏人,所以韩玄还是点了点头。

韩玄点了点头,黄岩则是摇了摇头。

“大人何须如此,刚刚在下已经说了,这件事虽然最重要,但是也是最好解决的,大人何必妄动刀兵呢?更何况,这些乱兵当时也是为人手下,奉命行事。这些人基本上还是以长沙本地人为主,城破之时为了活命才逃到城外去的。他们的家室还在城内,如果大人下令把他们都杀了,城内的这些乱兵家属未必不会生乱。当然,大人也可以把他们都杀了。可是,乱世求存,首在人口,只有人丁兴旺,才会有赋税。更何况,妄动刀兵也会有损大人的美名啊。”

黄岩前面的话韩玄到时没怎么在意,就像黄岩说的那样,就算那些乱兵的亲属借题生乱,但是那些人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妇孺,城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是黄岩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自己在长沙施粥,实行德政,就是为了收买当地人性,得个好名声,也好向刘表邀功。如果真的闹得民怨四起,对自己真是一点好处也没有。

想到这里,韩玄开口说道;“那觉得该怎么样才好呢?”

“大人,这件事情说来也简单,其他事情照常运作。这些乱兵的亲属就在长沙城中,其实他们早就想会长沙了,外面风餐露宿眼下又已入秋,他们就更想回来了,只是担心大人治罪罢了。依在下看来,不如这样……”

韩玄基本上全盘接受了黄岩的提议,第二天开始整个长沙便忙碌了起来,有鉴于黄岩的献策,再加上长沙官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便被韩玄聘为主簿,成为了韩玄的幕僚长。而黄岩也搬离了那所小居,换了一座相对能好一点的房子,其实其他的没什么,只是因为这里离府衙能近一点。除了那些竹简之外黄岩也没有什么行李,就职当天便搬离了。

事情的发展果然就如黄岩所说的那样,韩玄甚至还没有把消息传遍全郡,可是登记入册的地方已经排满了人。仅仅两天的时间,韩玄就募集了接近一万人的青壮劳力。

要说起来,韩玄还真不是像小说中那种人,基本上每天起得比黄岩还早,起床之后便开始处理公务,并且生活还算简朴,可以说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和韩玄比起来,黄岩的生活反而轻松了很多,因为主簿这个职务本来就只是一个类似于秘书长的职务,每天无非也就是批一下来往文书,然后就是陪着韩玄四处巡查。

而最近,他需要做的就是陪同韩玄去各处工地监工。是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此时韩玄手底下实在是没什么可以用的人,虽然他这个太守有在长沙随意安排人事的权利,但是他从襄阳前来的时候刘表几乎没给他配置任何下属,王严就是其中一个。而因为来长沙的时间太短,而且长沙的名士也因为战乱基本上都逃离长沙避世去了,所以一时之间还真没有可以用的人。

王严最近过的也很舒服,得到了韩玄的信任之后,王严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被从监狱里调走了,现在的身份是长沙督邮,也算得上是在长沙郡的实际掌权者之一了。

令黄岩有些玩味的是,自己虽然在官位上高于王严,可是却是个位高权轻的人物,而王严则正好相反。在王严被任命的当天,黄岩就在内心中笑了笑。“看来自己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信任啊。”

因为整个计划几乎是由黄岩独自一人策划的,再加上这些东西也实在不是韩玄擅长的领域。所以在这些事情上,黄岩还是有着一定的自主权的。

因为劳动力充足,而建造烧炭用的窑又不需要做的太大。就这样,黄岩和韩玄两人忙碌了差不多十天,四个一丈多高的炭窑就已经建造完毕了。同时,修筑城墙的工作也在稳步的进行着。

又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因为还是在宵禁期间,城外的民夫也就早早的开始回城。黄岩和韩玄两人骑在马上,可以看得出他已经累的不愿意动了。

看着韩玄一天到晚劳累的身影,黄岩终于明白了刘表为什么会把他派到长沙来了,韩玄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却是一个勤勤恳恳,爱民如子的好官,这样的一个人对于刚刚经历战乱的长沙来说,是安抚人心,恢复生产的最佳人选。

在快要入城的时候,走在前面的韩玄突然回头说道:“子文啊,最近真是让你劳累了,我估计最近还在为了这些事一筹莫展呢。等长沙稳定下来,我就把你推荐给刘公。以刘公的为人,想必你一定会得到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