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5029800000036

第36章 不吼不叫,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1)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位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就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无论是生活中的事,还是学习中的事;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必须认真对待,设法尽力做好。只有家长们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对孩子严格要求,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帮孩子改掉拖沓的坏习惯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的女士即将当妈妈了,她打算为即将出世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她在老公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手,有时想拿起那些毛线编织时,她会告诉自己:“现在先看一会儿电视吧,等一会儿再织”,等到她说的“一会儿”过去之后,可能老公快要下班回家了。于是她又把这件事情拖到明天,原因是“要给老公做晚饭”。等到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线还像新买回的那样放在柜子里。老公因为心疼老婆,所以也并不催她。后来,婆婆看到那些毛线,告诉儿媳不如自己替她织吧,可是儿媳却表示一定要自己亲手织给孩子。只不过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织,她还说:“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织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织毛衣毛裤,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图案。”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漂亮的男孩。在初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一天一天地渐渐长大。很快孩子就一岁了,可是她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开始织。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当初买的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一身衣服了,于是打算只给他织一件毛衣,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

当孩子两岁时,毛衣还没有织。

当孩子三岁时,母亲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件毛背心了,可是毛背心始终没有织成。

……

渐渐地,这位母亲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真好看,可惜毛线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妈妈才又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花毛衣。

可见,拖延让人一无所获,是对宝贵生命的一种无端浪费。

拖拉,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天性。每个人都会有拖拉的毛病,孩子们当然也有,孩子有这个坏习惯并不可怕,关键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及时改掉这个坏习惯。

莉莉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不论吃饭、穿衣、洗碗,还是画画儿、写字、做游戏,她都是边玩儿边干,磨磨蹭蹭。让她自己洗一次脸得用半个小时。每当需要为某些事做准备时,比如上学、洗澡、去亲戚家,如果妈妈不催她,不冲她大叫“现在,现在就做!”她是绝不会准备好的。妈妈也曾试了好多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孩子做事拖拉,多源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孩子开始出现做事拖拉的迹象时,家长们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因而要帮助孩子纠正做事拖拉的毛病。

对于做事拖拉的孩子,不少家长总是心急如焚,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绝对不是好方法,孩子的慢性子并不是天生的,所以我们要对症下药,逐渐帮孩子改掉拖沓的坏习惯。

为孩子树立竞争对手

父母可以帮孩子设定处理事务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直接把自己作为孩子的比赛对象,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加快处理事务的效率。

一位母亲曾这样写道:

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我就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家更是如此——

“儿子,看看咱俩谁穿衣服穿得快”

“儿子,咱们全家来个大比赛,今天谁吃饭吃得最慢谁就洗碗,好不好?”

……

现在,儿子适应了这种学校和家庭的生活节奏,慢慢也就养成了做事讲效率的好习惯。

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

小刚是个爱睡懒觉、做事磨蹭的孩子,每天早晨,妈妈叫一次不起,叫两次还不起,等到叫第三遍的时候才慢腾腾地起来,一看表,才知道时间不早了,就哭闹着埋怨父母没早叫起床。

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妈妈叫了小刚一遍,就不再理会他了,过了一会儿子晨自己爬起来,一看早就迟到了。但这次妈妈和爸爸商量好了,他们谁都没帮忙,小刚只好自己胡乱把书本往书包里一塞,就狂奔着上学去了。可想而知,最后迟到了,还没带家庭作业,让老师狠狠地训了一顿。从此以后,小刚动作快了许多,也不再睡懒觉了。

可见,通过小小的惩罚,孩子就会尝到了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下次犯规的机会自然会逐渐减少。

对孩子多鼓励和表扬

鼓励和表扬是对待孩子最常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孩子在处理事务磨蹭、拖沓时,我们给予的不应该是批评和责骂,而是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只有在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信心和希望的情况下,相信任何奇迹都有可能会发生。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要求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加一个小红星,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让孩子学会做事细心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孩子中是较普遍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就小处而言,生活中会丢三落四,学习上错误百出;从长远来说,会影响到事业的成功。纵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

小海做事粗心、马虎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从上小学开始,妈妈就跟在孩子后面叮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可孩子粗心的毛病却越来越厉害了。无论是平时做作业还是大考、小考,孩子的作业及卷面正确率总是不高,不是少写个小数点、就是多写个零,不是看错了题、就是抄错了已知数。考试时,各门功课总会因粗心而失分,所以尽管孩子反应快、脑子灵活、接受能力强,可成绩总是不理想。

而生活中的小海,做事马虎,经常丢三落四,时常忘记带笔记本或作业,妈妈说孩子的房间、书桌凌乱不堪,还不许妈妈收拾,常常为找东西而把房间翻得一片狼藉。为此,妈妈很头疼。

其实,孩子做事不细心的坏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孩子做事不细心和家庭教育也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做事随心所欲,东西摆放杂乱无章,自然就很难养成细心的好习惯了。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习惯至关重要。

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克服粗心的毛病!

让孩子的生活有条理

在生活中,尽量要孩子做事讲条理。根据实践,很多粗心的孩子大多在生活中条理不清,比如做完作业,孩子不整理书包文具等,在生活中,做事没计划,就会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起

孩子做事不细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所致。一个有很强责任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习惯,首先要从责任心的培养做起。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从而避免马虎。

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就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总之,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这样,就能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在遇事时就不会敷衍了事。

多给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一点错误,父母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意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粗心的孩子。相反,家长经常表扬孩子细心,那么,在孩子心里就有一种“我很细心”的心理暗示。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同时让孩子看到细心的好处,从而让其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的时候,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勤奋让孩子一生受益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三个高中一年级的同学,到电脑城游玩时,在一台电脑前做了一个智商测试。

甲某首先进行智商测试,电脑显示:你的智商直逼爱因斯坦,前途无量。甲某高兴万分。接着乙某的智商测试结果也出来了:你的智商有如常人,请多多努力。乙某不愠不恼。最后轮到丙某进行智商测试时,电脑显示:你的智商不及格,一切努力徒劳无益。丙某沮丧悲伤。

从电脑城回来后,丙某下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乙某见丙某勤奋,也跟着加倍努力;只有甲某天天欣赏着自己的智商,坐等“前途无量”的结局。

三年后,丙某考上了北京某着名学府,乙某也考上了省内的重点大学,甲某却名落孙山。他们又到电脑城进行智商测试,结果与上次完全相同。这时丙某哈哈大笑,乙某仍不愠不恼,甲某却羞怒万分,一拳砸在电脑上。电脑挨了一拳,屏幕显示:“打我没用!智商不等于成功,努力才是关键!”

由此看来,成功与智商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智力是一种前提条件,要想创造辉煌的人生,还要依靠后天的勤奋努力。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俄国着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曾有言:“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一个天赋再高的人,不勤奋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生活阅历,也会江郎才尽。“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很多名言警句都说明了勤奋的重要性。许多有成就的人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总是不忘强调勤奋的作用,勤奋与智慧是一对双胞胎,他们总是如影随形。

李星学是我国知名的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在《自述》中写道:“我这个人其实并不聪明,学识也不在一般人之上,之所以大半生还能做些工作,多少是由于始终铭记着前辈教诲的这样一句话:勤奋的人虽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勤奋的。我深深感到:勤奋是做学问和立身之本。”

李星学小时智力并不超常,上学又比一般人晚,初中时他的同班同学都要比他小二三岁,学习成绩却多在他之上。李星学初中时语文基础比较差,上高中时,他便下决心把语文成绩追上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除了课堂的正规学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利用寒暑假大量阅读中外小说、古文,特别注意文章中的章法结构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论证,他还持之以恒地写日记。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仅仅两年功夫,他的语文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成绩也后来居上,名列前茅。

李星学高中毕业之际,正值七七事变。激于爱国热情,他参加了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领导的、以促进全民抗战为宗旨的“湖南省民众训练班”,在家乡农村干了半年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民训工作,学业有所荒疏,以至于在1938年参加的全国大学联合招生的统考中,名落孙山。他的一位中学老师却开导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勤奋努力,总有成功之日。于是,李星学决定留在他长沙叔叔家里继续温习功课。为勉励自己,他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三三斋”,把条幅贴在门后。他所坚守的“三三”,第一个三是“三抓”:即数理化抓基础;语文、英语抓训练;其他抓要点。第二个三是“三不”:不逛街、不会友、不贪睡。他就这样闭门苦读数月,后来在同济、金陵等大学招生中,屡试不爽。

李星学在《自述》中深有感慨他说:“如果当年学外语稍有犹豫,或缺乏持之以恒的勤奋精神,就不可能取得这点小小的成绩”。

“天才在于勤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商有高低,但只要勤奋,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认真的生活态度。从小教育孩子拥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多鼓励孩子参加劳动

星期天的早晨,小华起床后,在客厅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这时候,妈妈抱着一大堆衣服出来洗,走到小华身边,妈妈说:“小华,你也把你自己的衣服洗洗吧。”小华想了想,把一周积攒的所有脏衣服通通拿了出来,花了整整一上午把它们洗干净。

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问小华:“劳动的滋味怎么样?”小华眼珠一转,说:“挺好的!”妈妈笑笑:“那下午你就再干点活吧。”小华点了点头。下午,小华和妈妈一起把屋子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遍。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从此,每到周末小华都会主动参加家务劳动。

勤奋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同样也体现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劳动,从劳动中锻炼孩子勤奋认真的性格品质。

对孩子的勤奋努力表示赏识

莉莉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甚至比别的孩子还显得笨一点,别人学10分钟就会的东西,莉莉也许会花半个小时才明白。为此,他的父母曾为此非常担心,孩子以后会学习好吗?能跟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吗?莉莉上小学了,就当父母都认为莉莉不会有什么好成绩的时候,莉莉却带回了一张100分的试卷。这是一张数学测验的试卷,上面被老师画满了红色的勾勾。

“这是你的卷子吗?”妈妈有些不相信,她吃惊地问莉莉。“当然是我的,不然还会是谁的啊!”莉莉自豪地对妈妈说。“莉莉真不错,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妈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