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5029100000029

第29章 玩游戏,学管理(2)

(2)使学员在合作中能本着双赢的理念,达到双赢的理想结局。

(2)程序

(1)把学员分成两组或4组,每组不超过8人不少于4人,每两组进行游戏。如分A、B和C、D。

(2)出示计分标准。

(3)请每组成员在充分考虑计分标准后,经过讨论决定本组选择红或蓝,并写在计分表上,把计分表交给导师。

(4)由导师宣布双方的选择结果,并根据计分标准为每一组计分,计分标准。如A组选择红,B组选择蓝,则A组得-6分,B组得+6分;如A组选择红,B组也选择红,各得+3分。

(5)游戏分10轮,在第4轮和第8轮结束时,双方可作短暂沟通,但只有双方都提出这种要求才行,其他时间双方不能作任何接触,位置保持一段空间距离。

(6)第9、10轮计分加倍。

(7)总分为正值的小组为赢家,负分为输家,两者均是正值为双赢。两组均为负分,没有赢家。

(3)讨论

(1)计分标准有什么特点?在确定选择之前,你们是否充分考虑过这种特点可能带来的结局?

(2)当计分表上的计分不太理想时,你们是否考虑过其中的原因?是否想到要与另一组进行沟通?

(3)如果每个小组都想自己赢,这种结局可能实现吗?

(4)总结与评估

(1)计分标准的规律已经限定了两组之间的竞争结局,即只有共赢、共输或一赢一输三种情况,所以最理想的结局是大家双赢。

(2)如果相互间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或者讲定合作又违背诺言,那么结果要么是一正一负,要么是双负--都会存在结局为“负”的风险。

(3)尽管人们习惯于独赢的成就感,但是这个世界上比你聪明的人有的是,与其冒着失败的风险去追求独赢,不如与他人一起分享胜利。

(4)在经过两轮游戏后,相对的两组已经意识到如果放弃独赢的概念,大家合作,商定相互间的选择,那么大家都可以得到正值,所以有些小组会在4轮结束时马上和对方沟通。

(第五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1)主题

善于交流、沟通的人常常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在对话中灵敏的反应能力。如何使自己与他人的对话在轻松的、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并且使自己能从对话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一个应该不断提高的技巧问题。我们的对话交谈过程,具备多种可能的运动状态,因此我们想要获得有用的材料,必须具备选择能力和较强的控制能力。所以,本游戏要求学员在有限的对话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让学员在交流的多种可能进行的状态中进行选择。

时间:2分钟。

人数:不限。

材料:见发放材料。

开场白示例: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假如我有8个小时砍一棵树,我会花6个小时磨斧子。’然而,许多人会采取不同的做法,他们只花20分钟磨斧子--花12个小时砍树!”

“还好,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永远都不必砍树。但是,我们却得面临其他的挑战。通常,我们并不会很仔细地计划我们的解决方案。我们头疼,就吃一片阿司匹林。还是头痛,我们再吃一片阿司匹林。还没有好,我们……(大家会接着说:“再吃一片阿司匹林。”)结果还没好,最后我们会……”(大多数的回答会表达一种无能为力的沮丧,如“放弃”或者“上床睡觉”。)几乎肯定有些学员会试着表达一点儿幽默:

“喝一杯!”“逗逗猫!”只要不是非常不恰当的就可以,这一定会带来笑声的。

“大家明白了吧,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经常按照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行事。而如果问题不是立即消失,我们或者放弃,或者按上次的做法再做一次。只不过强度增加了。正如由于工作压力引起了头痛,我们吃阿司匹林一样。事实上,我们只注意到问题的症状,而不是它的真正原因。”

“有多少人同意,在我们着手处理问题前,最好先确定解决方法?(请大家举手示意)好的,看来大多数同学是赞成这个观点的。那么请大家开始下面的这个游戏。别忘了,将你们的观点运用到此游戏中。”

(2)程序

(1)选出自愿者。根据参加培训学员的人数的适当比例选出自愿者若干名。

(2)将自愿者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将发放材料交给其中一个小组甲。小组甲中的每一位成员每人一份,内容不尽相同。

(3)给小组甲的成员1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让其上场。

(4)从小组乙中任意邀请一名学员与甲组的上场学员搭档。

(5)由乙组的成员开始询问甲组成员10个问题,最后由乙组成员猜出分配给甲组成员的角色。注意:乙组成员不能直接提出要问的问题。

例如:不能直接出现如:“职业”、“你是干什么的”、“你在哪里工作”等问题。小组甲的成员要尽量避免不让乙组成员猜出自己的身份,但在小组乙没有违反规定的条件下,必须如实回答乙组成员的问题。

(6)游戏进行2分钟叫停。无论上场学员是否已经问完了10个问题,都必须猜出其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学员在问话过程中思考的时间不能过长。

(3)讨论

(1)对场上学员的表现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2)小组乙的成员在询问时,遵循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对话更加有利于我们揣测对方的心理?

(3)当你在做游戏过程中逐渐看到答案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想法?

(4)这个游戏是怎样影响或者改变你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看法?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5)向乙组成员:为了查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你预先设计了什么方案或者有那几个步骤?

(6)问甲组成员:为了阻止你的对手找到答案,你有没有设想对策呢?有效吗?

(4)总结与评估

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给上场学员思考的时间不能过长。你的任务只是控制时间,启动计时器,计时到点时,叫停。

保持培训师中立的身份,不要“越俎代庖”,让自己参加到询问之中。在一对搭档结束询问时,简单评价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尽量使用鼓励的语言,当然,也可以用幽默的词语指出学员的缺点。

附:发放材料

检查员(将这种卡片发给2~4名学员。)

你是一家玩具公司的一名敬业的检查员。你喜欢并信任由你监督的开发组成员。你的工作就是将董事会做出的决议通知各个部门,监督他们的工作情况。

公司总裁(将这种卡片发给3~4名学员。)

你是一家大型电脑公司的总裁,拥有上亿的资产。你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商业老手,你的工作就是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反应,以保持电脑公司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你性格和蔼,但是做事相当严谨、固执,不易向他人妥协。

公司职员(将这种卡片发给6~10名学员。)

你是广告公司策划部的一名相当敬业的员工。你整天为公司的广告创意而辛勤地工作着。

大学毕业生(将这种卡片发给1~2名学员。)

你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你正在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虽然,你没有工作经验,但你已经在一家公司实习过,有很多实习经验。你是参加过大学社团、政治活动、慈善机构等的自愿者。你对未来的工作有着美好的憧憬。你处世乐观,愿意接受锻炼。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总能够让大家喜欢。

(第六节)精神的力量

形式:集体参与。

场地:不限。

材料:无。

时间:7分钟。

应用:(1)心理暗示;

(2)沟通中安慰或鼓励人的技巧;

(3)激励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目的

(1)用实例证明,即心理暗示可以引起身体的活动。

(2)说明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2)程序

(1)请参会人员把两手握在一起,食指伸直,平行,相距一两英寸。

(2)请他们注视自己的食指,想像有一根绷紧的橡皮绳缠绕在上面。

(3)请他们开始说话,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从容:“你能感觉到把你的手指拉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4)至少有一半听众会笑,这说明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暗示,手指离得近了。经验表明,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参会者会对该暗示做出相应的反应。

(3)讨论

(1)是什么促使你的手指移动?

(2)你有没有见过意识引发行动的其他事例?

(3)那些手指保持不动的人是通过什么来抵消“橡皮绳”的力量的?

(4)总结与评估

(1)心理暗示在生活中的确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方法来安慰或帮助自己身边的人。

(3)如果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并且确信自己能做到,你往往就真的能实现这个期望。

(第七节)不考试的测试

形式:集体参与。

场地:教室。

材料:白板。

时间:12分钟。

应用:(1)团队沟通与合作的培训;

(2)有效学习的方法;

(3)分析总结能力的培训;

(4)培训、会议等集体活动后信息收集及评估。

(1)目的

让学员参与对课程的总结,加深学习的印象。

(2)程序

(1)在整个培训课程结束前30分钟,发给学员们白纸。

(2)让他们用5分钟的时间写出在这次培训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至少应该有5~6点。

(3)分成小组进行分享,并且用脑力风暴的方法列出如何记住这些学习要点的方法。

(4)挑选两三个组进行汇报。

(3)讨论

(1)汇总后的意见与一个人总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哪个较好?

(2)怎样才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4)总结与评估

(1)最后讨论出来的内容比个人的总结要精辟和详尽,说明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交流沟通,会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善于总结,善于分析,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第八节)同一首歌

形式:集体参与。

场地:有音响器材的会场或教室。

材料:无。

时间:5分钟。

应用:(1)加强对沟通含义的理解;

(2)强化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认同度。

(1)目的

深化每个学员的内心世界,令每个学员都可以释放自己,沉浸于无界限的沟通境界。

(2)程序

(1)全体学员围成一圈。

(2)每位学员将自己的左手放在左边学员的右手掌上,右手托着右边学员的左手掌。

(3)所有学员闭上眼睛,聆听一遍《同一首歌》。

(4)讨论。

(5)再听一遍《同一首歌》,以加深印象。

(3)讨论

(1)以这样的方式听歌是第一次吗?有什么特殊感觉?

(2)团队成员有什么共同点?每人至少说一点,说得越多越好。

(4)总结与评估

(1)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

(2)团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