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教室外的经济学
5025700000020

第20章 一切向“钱”看——金融货币(2)

与黄金不同,日元的持有量偏低。很少有外国投资者持有日元现金或债券,各国央行的持有量也同样少得可怜。最近有关中国政府购买了少量日本政府债券的报道,就足以将日元推上新的高点。此外,尽管日元的名义价值在升高,但由于年复一年未曾处理的通缩,日元的实际价值并不是特别高。根据日本央行(BoJ)的日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日元目前更接近过去20年的低点,而不是高点。事实上,若要达到1995年的高点(1美元兑79日元),日元实际汇率需要再上升50%。最重要的是,日元并不是像黄金那样的“不结果”资产。它会产生回报。日本官方公布的通缩率为1.5%,这意味着,日元持有者每年可免税增加1.5%的购买力。不过,美国学者大卫·韦恩斯坦(DavidWeinstein)表示,官方数据将日本的通缩率低估了几个百分点。如果他是对的(凭直觉,1.5%似乎确实太低),那么日元产生的回报非常有竞争力。或许,这就是日本家庭和企业一直不遗余力地储备日元的原因。日元也有一个缺点。黄金供应量少而且受到限制,日本央行则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日元。这正是一些外国观察人士以及越来越多日本官员所建议的。不过,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Kan)试图以增税计划,来赢得最近的上院选举的灾难性决定,使日本政局陷入了混乱。日本政客毫无理由向他人施压。当然,日本央行可以自行改变政策,但这就等于要承认自己的基本哲学是错误的——这种可能性就像樱花在仲冬时节盛开一样。日元与黄金的霸主争夺战,似乎必将继续。

在投资前,首先要了解该金融公司的实力和投资顾问的能力。以香港为例,只要一间金融公司既有黄金交易,那这间公司就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值得信赖。因为在香港,根据证券处法例,一间金融公司可以进行现货黄金买卖,必须注资500万港币以上。因此,必须具有相当实力才可以开办一间这样的金融公司。假如那间公司除了从事黄金交易,还有自己的金矿,自己集团,拥有金银业贸易场批准的电子交易会员资格,有合格的会员号和金牌,那么这间公司的资金实力就更加雄厚,规模更加大,它受到香港相关部门的监控就更加严格,对客户的资金就更加有保障。在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有相当长的历史,具有一套完善的金融体制和监控制度,令投资者能放心去投资,特别对于那些有相当实力领取了相关牌照的金融公司,更加能令投资者放心资金的安全。而且在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由于金融市场已形成相当长的历史,当地的金融气氛浓厚,因此投资顾问的投资经验也优越很多。那投资者怎样与境外的投资公司联系呢?境外的金融公司在国内会设有办事处或者有驻守在国内的职员(另外还有部分国内投资公司与境外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投资者只要与他们取得联系,投资的时候是与境外的金融公司签订买卖协议,然后将资金汇到该境外金融公司上,那就可以进行伦敦金的投资了。上面提到,只要这间金融公司在当地有一定的公司规模,并且受当地相关的政府监控部门监控,那客户的资金就绝对受到保护。而对于国内人比较熟悉、与国内有紧密关系的就是香港,因此,香港金融公司会特别受到国内投资者欢迎。投资者只要按上面提到的内容考察那间公司,只要那间公司具备那些条件,投资者就可以安心投资,安心赚钱!

知识链接现货黄金也叫国际现货黄金和伦敦金,是即期交易,指在交易成交后交割或数天内交割。是唯一全球流通的金融产品。现货黄金每天的交易量巨大,日交易量约为20万亿美元。因此没有任何财团和机构能够人为操控如此巨大的市场,完全靠市场自发调节。现货黄金市场没有庄家,市场规范,自律性强,法规健全。

4.国家也能破产吗

新闻回顾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不仅将美国经济弄得彻底混乱,而且最终全面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近期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都接二连三地联运下调利息,同时经济稍发达国家都拿出巨资添补金融业,以避免经济危机在本国扩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各国都积极直面危机,出台了各类政策、筹措了巨额资金等以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大灾难,但终难以挽回资本市场的面临崩溃的境地。由于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信心逐渐丧失,世界各大股市在今天都大破历史记录地大跌,俄罗斯为了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竟然直接关闭股市,这在从前是闻所未闻的。在这场危机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个我们以前没注意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另一个新名词——国家破产。所谓国家破产,是指一国因经济低迷或崩溃,国家不能偿还国际债务,导致本国经济无法运转。在这场危机中,曾被称为最适宜人类住居的“人间天堂”——冰岛,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在电视讲话中向全体国民发出警告,称冰岛已到了国家破产的边缘。

话里话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冰岛,一个人口仅为32万的欧洲小国,因没有其他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就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微不足道的产业。冰岛在经济前景良好的前几天,效仿其他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高获利长期资产,比如房地产,次贷按揭资产,导致冰岛银行过分借贷,资产负债出现严重不平衡。全球经济危机连锁反应后,如今冰岛金融业外债已经超过1383亿美元,而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显然即使冰岛将国家所有的资金拿出来也无法添补这个巨大的经济黑洞,而所有负债如果折算给国民,现在冰岛全民都成了“负翁”,每人欠债高过20万美元。这几天冰岛频频向其他国家伸出求助之手,但多数国家因国内经济问题同样严重而不予理会,只有俄罗斯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答应借贷40亿欧元以帮助冰岛渡过难关,但这点资金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冰岛目前的经济困局的,从理论上说冰岛作为一个国家已经破产了。

许多人觉得金融危机发生在冰岛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冰岛人素以行事谨慎小心著称,冒险并不是他们的天性。冰岛人被认为是北欧最勤奋的人,他们平均每周工作47小时,而其他北欧国家的居民只工作38小时,冰岛的贫富差距几乎是全球最低的。冰岛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这个数字意味着冰岛人只要想工作,就一定有活干。就是这样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球前列、平均寿命超过80岁、犯罪率趋于零,长期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怎么会一下子沦落到“破产”的境地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此之前,冰岛的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早就给这场危机埋下了伏笔。长久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支柱产业,渔业产品出口是其主要外汇来源。但冰岛政府认为,靠资源拉动的经济增长过于缓慢,于是大力发展金融业,资源也开始向扶植金融产业的方向倾斜。最近两年,冰岛金融业发展迅速,已处于经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渔业等传统实体产业却持续萎缩。冰岛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导致其金融业这艘大船的发展已经壮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一遇上次贷危机这股“东风”,那么被吹得七零八落也只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了。

冰岛的社会福利十分健全,居民看病、上学都是免费的,孩子也是国家养着,并且失业的人获得的福利金和工资差不多,所以冰岛人根本不用担心失业后生活会受什么影响。而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给居民带来的好处就是让他们变得更加富裕起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买各种奢侈品,虽然钱是借来的,但是没问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根本不愁借不到钱,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冰岛人还是让全世界人民艳羡的群体。但是很不幸,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应该说冰岛只是众多“赌徒”中最规矩、最老实的一个,但恰恰也是最脆弱的一个。冰岛是一个人口只有32万的小国家,当在整个经济危机中受损最大的金融业一旦崩溃,那么所有问题就一下子浮出水面了。这次全球信贷危机让冰岛一下子成为全球负债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假如一个企业身陷此等困境,唯有破产一条路可走。那么,理论上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会不会破产呢?答案是否定的。“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其实,早在六年前,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

由此看来,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冰岛,虽然濒临“国家破产”绝境,但是它并不会成为如雷曼兄弟一样的危机牺牲品,或者说它就如同一锅金融危机煮出来的“夹生饭”,半生不熟,谁也难以将其当猎物吞下去。只是最终庞大的外债将会压在30万人的小身板上,以透支冰岛的国家信用和几代冰岛人幸福指数的代价,慢慢偿还。

听起来结论多少有点让人颓丧,竟然没有谁为一个国家如此深重的灾难承担责任。为了回避国家主权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主权政府破产”的概念,即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不能偿还其应偿付的债务时,用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偿还其外债,不足的部分不予偿还,政府宣布解散,由其人民推举组成新一届政府,原政府主要组成人员不得再在政府中任职,债权人亦不得再向新政府要求偿付原未得到清偿的债务——听起来也算是一种“破产”,但更像是专为债务国逃避外债而设计的“金蝉脱壳”之计,缺乏对债权人的诚信意识。

知识链接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Financial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5.衡量经济的天平——GDP

新闻回顾我国经济增速在今年一季度达到反危机的政策刺激快速回升至短期高点(11.9%)之后,二季度出现预料之中的回调,GDP当季同比增长10.3%,比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分析来看,GDP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今年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不仅仅是去年基数逐季抬高的滞后影响,而是我国政府主动加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促使我国经济从危机应急状态尽快向运行正常化方向发展的结果,我国开始进入由政策刺激的快速回升期逐步向自主增长主导的稳定增长期过渡。从全年经济走势看,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5%左右,接近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大体处于我国潜在增长能力的合理区间。

话里话外有这样一个词,在政府的工作报告和老百姓的嘴里经常被提及,那就是GDP。GDP增长速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什么是GDP,而它的增长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现实意义呢?

一般来说,GDP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大幅增长,说明这个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国民的消费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但是传统的GDP核算是有一定缺陷的,美国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很有深意:

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天才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个烂苹果。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美元。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美元。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个烂苹果,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美元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美元。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五千万美元,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地吃了两个烂苹果!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导师也号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导师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一个亿啊!一个亿啊!你们仅仅吃了两个苹果,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一亿美元的产值!

故事听起来虽然有些荒谬,但却发人深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