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教室外的经济学
5025700000019

第19章 一切向“钱”看——金融货币(1)

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吗?投资日元还是黄金?国家也能破产吗?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外汇储备有什么现实意义?什么是汇率?套利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融资?

1.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吗

新闻回顾2010年7月,中国决定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如果此举的初衷在于暂时化解国际社会的批评,那么看起来这个目标已然实现。6月底的加拿大20国集团(G20)峰会在筹备阶段时,似乎要变成一场声讨中国的大会。但北京方面在会议召开前一周宣布调整汇率政策,使人民币问题不再成为多伦多会议各方讨论的内容。而中国此番回心转意,也是巴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政府幕后外交的一次胜利。中美汇率争端演变为一场贸易战的风险,已暂时消退。

话里话外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话题总是在街头巷尾的议论中不断出现。那么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呢?人民币的升值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有的人认为人民币升值了,钱值钱了,老百姓出国旅游、买原装进口汽车、瑞士表更便宜了,大企业到国外吞并企业成本降低了……美国为什么下大力气逼迫人民币升值?难道美国人傻吗,让自己国家的钱不值钱?其实我们从日元相对美元的升值就能看到其中的道理。1985年美、英、法、前联邦德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迫使日本签下了著名的《广场协议》,签字之前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到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日本人当时也以为自己一夜之间成为了富翁,但事实却是日本的经济所遭受的打击用了20年也没有缓过劲来!

人民币的升值对富人的好处确实是显而易见,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前8.5元人民币换一美元,现在不到7元就可换到,到国外去玩、去购置产业就更廉价了,显而易见富人手里的钱更值钱了。

张老板就是对人民币升值津津乐道的人,因为这次他去美国旅游,花了更少的钱却享受了同样的服务,以前他住旅馆的费用是一万,现在8千就下来了。而且他还购买了大量的商品带回国内,张老板感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他这样的人就是带来了诸多好处。

人民币升值就是意味着人们手里的钱更值钱了。以前8元人民币才能兑换一美元,现在7元就可以兑换一美元,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每一单位货币在不同的国家应该买到同样数量的商品。一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一个苹果,在美国也照样可以买一个苹果。一美元在美国可以买8个苹果,在中国也照样可以买8个苹果。但现在人民币升值了,一美元只能兑换7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7个苹果,那么中国7元人民币就可以换1美元,在美国却可以买8个苹果。对于有钱的人可以去国外旅游的人而言,人民币升值的确好处很多,他们可以用同样的人民币换取更多的美元,可以在国际上买更多的商品。

可见,人民币如果适度升值,是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的:(1)增强我国的购买力,外国的商品我们买都等于是别人打七、八折的价钱卖给我们。(2)我国对外国进行投资或购买外国资产都会比以前便宜、便利。(3)人民币的一次升值会引发经济界人士认为人民币还会升值,导致大量的资金进入中国,这足以抵消因投资成本加大而减少的投资额,而且还会大大的超出。(4)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被人民币升值所抵消,人民币升值还可以促使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为主的方向转化。(5)人民币的升值可以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升值后的人民币会给世界人民带来信心,之后人民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将是水到渠成的事。(6)社会福利直接提高,因为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各方面的物价会相应的降低。(7)从短期效应来看是有利的。毕竟在相同的货币价值下,老百姓能买的东西多了。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如上所说的进出口贸易方面。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既然人民币升值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就升值吧,钱不是越值钱越好吗?其实不然,人民币升值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那么,人民币过度升值的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1)国家的外汇储备随着升值幅度多少,相应损失。(2)国家的出口产品会因为人民币升值受到一定的影响,就是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相对于外国进口商来讲是成本增加,出口的数量有所减少。可因为中国商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20—30%的人民币升值,不会很大的影响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可以说因升值而减少的出口额(还不一定)会由因升值而回收的外汇额填补,我国的外贸情况不会有很大的改变。(3)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的劳务输出,很小程度的影响外国投资(同样的投资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增加投资成本)。(4)因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会导致进口增加,缩小我国的贸易逆差额。(这正是我们需要的)(5)银行坏账上升,带来失业问题,FDI(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农村地区发生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对外作用削弱,中国对WTO的承诺难以实现,进而带来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以及亚洲经济的放缓。(6)人民币升值会抑制我国出口。而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而近几年美国属于贸易逆差。升值会减缓这种情况。相对而言,我国货币价值上升会刺激国外对我国的进口。

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人民币的升值问题,警惕人民币升值产生的陷阱,不要让我们多年积攒的血汗钱付之东流。

知识链接人民币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2.钱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新闻回顾据《金融时报》报导,中国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国内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指数上升使货币市场利率趋高,从而推动市场利率上升,会进一步加剧中美利差的扩大和资本流入的冲动。徐诺金在采访中指出,中国货币政策要适度从紧,以应对通货膨胀;但信贷政策要适度宽松,要放弃对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但他并未详述。中国央行地方分行官员可以提出政策建议,但没有决策权。徐诺金称,中国要着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之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化货币,与美元、欧元等货币一起成为世界货币。

话里话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讲了两个酒鬼的故事。

有两个酒鬼一起去给主人买一瓶10元钱的酒。回来的路上,酒鬼A实在抵挡不住酒的诱惑,就说他决定用自己仅有的1元钱买瓶中十分之一的酒喝。于是他把钱交给酒鬼B之后,喝了酒的十分之一。酒鬼B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把A交给他的1元钱又交给A,也“买”了十分之一的酒喝进肚里。这个过程一直继续下去,直到那瓶酒喝完。就这样,他们俩用1元钱享用了10元钱的酒。

这个故事的极端推论是:我们手里到底有多少货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钱在我们之间通过交易流动的速度是否足够快,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流动的次数是否充分地多。货币的流动速度越快,我们实际享用到的财富就越多。如果酒鬼A第一次喝完酒之后,酒鬼B既不喝酒(停止“消费”),或者也不肯把那1元钱借给A去缴费(收紧银根),那么,酒鬼A就无法再有第二次享受,经济将就此停滞。

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

经济学家说:“流动性过剩是经济泡沫的幕后推手。”人们普遍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将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流动性过剩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它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来制造经济泡沫呢?

简单地说,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当局货币量发行过多、货币量的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从宏观经济上看,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资产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资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它往往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现象。

目前中国也面临类似“财富集中涌现,流动性相对过剩”的考验,现在,投资界没有不关心“流动性”的,因为此轮行情,涨与它有关,跌也与它有关。而一位有影响的人士更是提出,把钱投到国外去,扩大对外投资,以减轻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困扰。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资金,于是我们搞特区、给外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花了20多年时间,赢得了现在的充沛外汇。

可是现在外汇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钱多了,往哪儿投?闲在那里,不仅要贬值,而且还要发行相应的人民币来对冲,被动地投放货币,将导致更多的货币流通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第一,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性改良的思路,适度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改善国民素质有长期影响的公共服务的投入,培养国家长久潜在的竞争力。第二,调整财富分配格局,变国富为民富,变依赖外贸为内外贸平衡,让本国国民真正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以拥有货币的形式享受纸面上的财富。

一百多年来,中国经济经过转型,开始了农业模式向工业模式转变,这期间,要做的事其实很多。而中国人口那么多,地区差异那么大,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已是世界第二强。中国现在人均GDP才2000美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如果从国民整体素质看,则更需要花大力气做功课,而这一切也都需要钱。由此来看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有可能抓住要害了。从经济局部看,特别是从虚拟经济这个层面看,流动性确实有点过剩,流动的钱确实比较多,但从真实需求看,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钱是中性的,有钱不是坏事,如果引导得当,投向得当,可以用疏导的方式把社会上的闲钱引导到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地方去。

知识链接在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因此,现金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因此流动性过剩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现金过剩。

3.投资日元还是黄金

新闻回顾2010年8月19日早盘,国际现货黄金微跌,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GoldTrust的持金量再度增加。与此同时,印度黄金购买量周三连续第二日增加。刊登在中国工信部网站上的新闻稿称,中国6月全国生产黄金31.897吨,高于5月的黄金产量28.31吨,并创出年内新高。目前现货黄金报1228.65美元/盎司,周三纽约尾盘报1229.25美元。周三金价在技术性买盘和实货需求强劲的推动下,升至7月初以来高点1,232.35美元。中国今年1—6月累计黄金产量159.24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735吨,或8.69%。

话里话外乍看上去,黄金和日元之间似乎没有多少共同点——前者自古以来就是价值储藏手段,后者则是一个经济增长乏力、政府债务庞大国家的货币。不过,两者都被视为当前乱世中的安全港。奇怪的是,日元或许更配得上这个荣誉称号。

从历史上看,黄金的确是一种价值储藏手段——直到它变成又一种金融资产,随着投机气氛与热钱流动的变化而变化。上一轮黄金牛市于30年前见顶回落。随后的熊市于2001年触底,其标志是英国财政部出售其黄金储备。在这中间的二十年,黄金的实际资本损失超过80%,比任何可比期间股市回报的表现都要差得多。黄金非但没有起到储藏价值的作用,反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到1980年,黄金投资已呈现出典型的狂热症状:自1971年“黄金窗口”关闭以后,金价上涨了20倍。投资者或许认为,在世界似乎正在奔向货币末日战争之际,投资黄金是审慎之举。事实上,他们是在看着后视镜开车——忽视了极其廉价的股票,转而青睐过去十年表现最佳的资产。这一次,金价的上涨较为温和——就目前来看,但投资者的不理性似乎更加严重。至少在上世纪70年代,投资者明显是在对冲——通胀风险。而近期金价的上涨却发生于低通胀时期。一半的涨幅出现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当时,全球增长势头强劲,信贷担忧微乎其微。另一半出现在衰退与金融危机期间。黄金已经变成了一种适应所有气候的投资,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都会上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黄金根本就不是投资品。由于它不会产生回报,因而也没有基本面价值,因此任何价格——每盎司500美元也好,5000美元也罢——都可以用同样的论点证明其合理性。黄金购买者只不过是相信“博傻理论(biggerfooltheory)”——会有一个更大的傻瓜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的手中买走黄金。他们是在投机,而非投资;就像所有投机者一样,他们投机的是其他投机者的投机。给它裹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外衣,也不会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