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阴阳五行教子法
5009900000018

第18章 木——让孩子像树木一样蓬勃成长(2)

一直以来,树木都被人当作理性的化身。我们来看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圈如此富有条理性,它不但清晰地记录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记载了每年气候的差异。令人惊奇的是,通过年轮,我们还能分辨出哪面是向阳的,哪面是朝阴的。是树木的条理性,帮助它建立了一份极度完美的生长档案。

不仅如此,树木的生长过程也是极富条理的,小树苗栽下之后,总是非常沉着地把根扎好,然后才抽枝发芽。它随着季节不断变换生长节奏,不浪费一缕阳光和一滴水分。一棵大树俨然是一支队伍,阵容庞大而又分工明确,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正因为树木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统筹的安排,所以,它们才能在春天开得灿烂,在夏天长得茂盛,在秋天果实累累,在冬天幸福安眠。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孩子在思维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导致了他们自控制能力和条理性都比较差,生活中丢三落四,做起事来杂乱无章。值得欣慰的是,儿童的这个敏感时期也是培养秩序感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加紧培养孩子的条理性,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一来,他才能够在以后的紧张生活中表现出自如和谐的从容风度。

彤彤是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奶奶管理着一大片果园,平时比较忙,所以在生活习惯上没有太多讲究,家里总显得乱糟糟的。彤彤在奶奶家过着快乐的日子,但是也养成了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的坏习惯。五岁的时候,彤彤被接回来上幼儿园,从宽阔的农场换成了狭小的单元房,彤彤大大咧咧的坏毛病立刻就显露出来了。她的东西总是随便放,找的时候却又到处找不着,常常是一只袜子在床上,一只袜子在床下。

在老家时,彤彤每天睡到自然醒,现在上了幼儿园,却要按时起床,赶点上公交车,还要准时入园。这种紧张有序的生活,让彤彤一时有点吃不消。为了让彤彤的生活变得有条理,妈妈帮助她制作了一张全天候的时间表,书桌上摆一份,书包里装一份,让她没事的时候经常看看,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了。与此同时,妈妈还替彤彤编了一首儿歌,教会她怎样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事。这些行动非常奏效,彤彤的房间现在变得十分整洁,彤彤也不再是原来那个慌慌张张的毛孩子了。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会,事到当头的时候,越忙越乱,越乱越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做事没有条理,所以导致了这个劳而无功的局面。事分轻重缓急,如果当前的事情很多,那么在行动之前,要做一个统筹的安排,先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之后再去解决其他的小事。只有按部就班地去做,才不会手忙脚乱。

孩子能否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好习惯,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有的家长会抱怨:“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孩子还是改不了丢东忘西的毛病。”所有坏习惯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改正它已经很难,那么要让孩子重新养成好习惯,当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坚持的决心。

每一个孩子都不是故意做不好,他们只是没有体会过条理性带来的高效率而已。只要让他们吃点没条理的苦头,再尝点有条理的甜头,最终他们会做出有益自己的选择。

好孩子要有秩序地生活,不做“小马虎”和“马大哈”常有家长为了孩子做事没条理而烦恼,这些孩子该睡的时候不去睡,该起的时候起不来;他们永远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是把课本落在了家里,就是把作业本落在了学校。

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条理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要想让孩子把自己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有的孩子晚上熬夜看电视,白天上课的时候却犯瞌睡;吃饭的时候,遇到爱吃的东西大吃一通,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吃……这些习惯如果不及时调整过来,将十分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健康。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特点,把他每天从起床到睡觉的时间都相对固定下来,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看动画片,什么时候写作业,都要严格按照时间表去做,让孩子对时间安排的条理性有一个初步的体会。

另外,条理性也体现在一些生活的细节上。走进一些孩子的房间,会看到衣物胡乱堆在床上,钙片和袜子放在同一个抽屉里。有的孩子上课时从书包里拿课本,五分钟过去了还没有翻到。这样粗枝大叶的孩子,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马虎,更不要说以后能干好工作了。不拘小节,就成不了大器,先从打理书包和房间开始,让孩子逐步养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学会给生活“编程”,会帮你省很多力气

很多孩子并不懒,你安排他做一件事,他马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忙开了,热情倒是很高,但就是做不好。有一位妈妈出门之前嘱咐孩子把家里收拾一下,等她回来的时候,孩子正干得满头大汗,可家里却比原来更乱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觉得需要干的活儿太多,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插手,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手里做着这个,心又想着那个,结果忙碌了半天,一点进展也没有。做事没有条理,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加强条理性的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一件事情之前,让孩子先在心里计划一下,这件事怎么才能做得好,怎样才能做得快。如果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要让孩子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来,像计算机编程一样,先按照逻辑顺序安排好流程,之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不至于搞得自己手忙脚乱、措手不及。如果同时有好几件事要做,就要先分出个轻重缓急,然后从重到轻逐一做来。如果孩子感觉没有把握做好重要的事,也可以让他先从小事做起来,小事做好了,经验也有了,再来进一步完成大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给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本,让他把需要做的事记下来,再按照先后顺序给每件事加一个编码,这样一来,家长就不必再去时时提醒他,而他也能够有条有理地做事了。

说话也需要条理和逻辑

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还很小,但是说话却极有条理,有的孩子很大了,说话还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比如,有的孩子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诉妈妈,他越是急于表达,越是结结巴巴说不出来。还有的孩子一上来先说主题,结果把人吓一跳。

说话是一种艺术性行为,也最能体现出一个人修养,如何让孩子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家长们的一大课题。如果你的孩子想要诉说一件事,让他开口之前先想好“一、二、三……”然后就可以按照顺序一一表述了。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让他把语速适当放慢,并且学会多用关联词,这样就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如果孩子在谈话中忽然联想到另外一件事,一定要让他把当前的话题作一个简短结束,然后再过渡到别的话题。千万不能这个正说到兴头上,却戛然而止,马上插播另一件事。

家长要告诉孩子,说话和写作文一样,只有抓住中心,讲究逻辑性和条理性,就能气韵流畅地娓娓道来。

育儿小贴士:

孩子的日程表和时间表一旦确定下来,一般来说是不主张轻易变动的。但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遇到比较紧急和特殊的情况,事情无法按照预定的步骤去实施,这就需要及时修订原计划,该打乱必须打乱。过分坚持条理性,就是死搬教条。任何计划表都是有弹性的,要让孩子学会融会变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

亲和——力在则聚,力亡则散

亲和力是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亡则散!这种气场的存在,使得人们在一起合作,有一种合作意识和趋向意识以及共同作用的力量。亲和力是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的一种能力。具有亲和力的人,每天都会乐观自信地面对每一个人,视他们为熟人、朋友、老乡甚至亲人。这将使别人加深对他的信任。

五行之中,木具有亲和的本性。树木对生长的土地并无太多计较,只要有水有肥,就可以快乐地生长。夏天,树木随时把阴凉呈现给人们,又在茂叶深处,给鸟雀一处栖息的天堂。因为树木安详随和,所以人们愿意聚集在它的周围。无论到何处安家,人们第一件事就是栽树,“房前插柳,屋后种桑”,家里家外有了树,才感觉有了气场。树的亲和力为它聚集了很多人气。我们行走在千里旷野上,看到树木四合的地方,肯定就是一处村庄了。

树木的性格极为柔顺善良,并有“成人之美”的修养,它不惜牺牲自己的躯体,被人们砍去修房造屋,或是锯来做各种器具。树的委婉之风,还体现在它不争的处事艺术,如果被更高的树木或是建筑遮挡住,树木自有它的一套办法:低头一过,让自己的枝干旁逸斜出,去寻求另一处阳光。

树木亲和的性格,深受人类的爱戴。我们习惯于把孩子同树联系到一起,说孩子身体健康,会说“跟小树一样茁壮”,盼望孩子快点长大,会说“早日成材”。大家对树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独苗”,在家中颐指气使、说一不二,慢慢养成了一种霸道性格,与别的孩子相处时,显得格格不入。孩子不是丛林中独来独往的小兽,他们需要有自己的圈子和朋友。想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就要求他们把桀骜不驯的性子收起来,学会柔顺一点、随和一点,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

婷婷是公认的怪孩子,她像一只小刺猬,平时不爱理人,等到性子上来,还会竖起浑身的刺,狠狠地扎你一下。有一次表姐来她家,妈妈让她带表姐出去转一转,婷婷正在看电视,说:“她又走不丢,让她自己去吧!”于是表姐表示不想出去了,乖巧地陪婷婷看电视。后来动画片看完了,表姐提出换个频道,婷婷说,“换什么呀,我就喜欢看这个台!”结果她们一直看了30分钟的广告。在学校里,婷婷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有一次值日的时候,组长安排大家由三个人从前往后扫,另外三个人从后往前扫,婷婷负责擦黑板。婷婷不愿意擦黑板,她提出要参加扫地,组长把她和别的同学调换了一下。可是,婷婷却不同意与大家前后一同扫,她说:“我只管扫第一排,剩下的你们爱怎么扫我不管!”同学纷纷与她争论,可婷婷就是拒不合作,后来只得每人分一排开始扫,结果弄到很晚才结束。

对于孩子来说,过分的执拗和孤傲,只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孤立。与别人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如果感觉自己的主张比别人的好,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委婉地说服别人;但是,当自己的意见明显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要放下架子,积极地去配合人家。如果大家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自己就不要再节外生枝,要跟着队伍走,不要做出特立独行的事来。

为什么我们看到树,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呢?就因为树有一种随和、自然的风度。无论是坐在树下,还是靠在树干上,我们都可以享受到它的温和与抚慰,自然也会把树当作最可信、可靠的朋友了。人们喜欢与随和的人相处,也是这种原因。和一个随和的孩子在一起,会让人感觉很温情、自在,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也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但是,换成是一个唯我独尊、一意孤行的孩子,那种气氛会是冰冷、僵硬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所以永远也不会被爱。

不做执拗的小牛,也不做烈性的小马

孩子没有个性不好,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个性太强了也不行,容易受到孤立。凡是不合群的孩子,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性格过于执拗,劝又劝不得,说又说不动,总是像一头小犟牛一样,把头一别,给你来个“非暴力不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太过自信、孤傲,总是要别人听从自己的指挥,意见稍有不合,他就暴躁起来,像一匹烈性的小马一样,拿出踢场的架势:“不听我的,你们也别想弄成!”随和的孩子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生硬的话,如果他支持这件事,那么他会说“好吧”;遇到了不好决定的事,他会说“你说呢”;如果他打算保留意见,他会说“我再考虑一下,好吗”。委婉的几句话,既给朋友做了顺水人情,也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

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孩子毕竟要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想要别人接受自己,就要收起浑身的芒刺,不要动不动就去拒绝、对抗。如果让孩子把坚硬的芒刺,换成柔软的触角,那么他就能更多地感应到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能给人亲切的感觉

一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过于娇纵,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总是很强势,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对与己无关的人和事横加指责,给人留下一种强横、霸道的印象。要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平等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特权指挥别人,别人也没有必要听从自己。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每个随和的孩子,都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因为脾气好、说话和气、态度随意,所以,其他孩子才喜欢围绕在他的身边。有的孩子看不起随和的小孩,说他们太虚伪、太造作。其实,随和绝对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高雅的涵养和情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坦然地接受每一个人,不过分计较别人的缺点,更不能去刻意搬弄是非。如果孩子对身边的事有些看不惯,就让他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对别人来说,这样做是不是有利。总之,要让孩子学会难得糊涂,对于一些微末的小事,不去做过多的批判。

有的孩子,从来不强迫别人,也从未压制过别人,因此有许多孩子不断地聚拢到他的身边来,在他的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引力磁场,这就是随和的魅力所在。

不与别人为难,自己也会开心

为什么随和的孩子看起来更开心呢?因为他们懂得什么叫“成人之美”,成全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