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归根到底表现为这个社会中各阶级以及阶级内部各阶层的相互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劳资之间即雇佣劳动者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关系。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与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相联系,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劳资关系都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第一节)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及其变化
一、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和实际隶属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虽然有人身自由,但从经济关系上看,雇佣劳动始终隶属于资本,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隶属关系还越来越加强了。造成和维系这种隶属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基础,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雇佣劳动者一无所有。马克思和思格斯曾指出,奴隶制和封建制是用棍棒来维持劳动纪律,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是用饥饿来维持劳动纪律。二是物质条件,即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越发展,社会生产力越来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则雇佣劳动越隶属于资本。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己成为除去饥饿以外的另一条看不见的线,维系和加强着这种隶属关系。
马克思把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分为形式隶属和实际隶属。
关于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马克思说:“劳动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变成资本自行增殖过程即生产剩余价值过程的手段。
劳动过程从属于资本(它是资本本身的过程),资本家作为管理者、指挥者进入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对资本家来说,问时又是直接剥削他人劳动的过程。我把这称为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它是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形式。”“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就是单个的工人现在不是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者,而是作为隶属于资本家的劳动能力进行劳动,因而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进行劳动,他不再为自己而是为资本家劳动。而劳动资料也不再是实现他劳动的手段,相反,他的劳动表现为增殖的手段,即对劳动资料来说表现为劳动的吸收。”可见,形式隶属是劳动对资本的最基本的隶属关系,它的基础在于劳动者问生产资料分高,从而劳动过程直接从属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即资本家。这里所涉及的只是工人和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而与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劳动组织形式等)的变化无关。
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是指劳动过程本身,也即劳动方式和劳动生产力发生了根本变化条件下的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不仅涉及到生产的社会形式或生产关系,也涉及到生产的物质内容或生产力。这里的关键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大规模地使用了自然力、科学和机器,而这些物质生产力又成为资本的生产力,成为剥削劳动、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成为问劳动相对立的力量。因此,排除了劳动者脱高资本家的控制而转化为独立生产者的可能,劳动也就牢牢地被束缚在资本的支配之下了。此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日益巩固和加强,而且不断得到发展和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处瓦解和摧毁着旧的生产方式,生产者雇佣劳动化,社会劳动在更大规模上从属于资本了。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资料的变革和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发展的分析,具体而深刻地揭示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的劳动方式是简单协作。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是以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分高,从而劳动过程隶属于资本为基础。劳动还是手工劳动,劳动手段还是手工工具。在这个阶段,劳动还只是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劳动过程中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简单协作逐渐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所代替,这时,劳动进一步隶属于资本了。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向实际隶属的转化最终完成了。这是因为:
首先,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中,作为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之结果的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井成为资本主义工厂的主体,而工人则成了机器的附属物。
其次,随着生产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的智力问体力劳动进一步分高,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井问机器体系一道构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
再次,资本主义工厂迫使工人必须在技术上服从劳动资料的划一运动,这就使资本对劳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了一种“兵营式的纪律”,加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统治。
最后,资本对劳动统治的范围扩大了。一方面,由于机器成了一种大量使用童工、女工的手段。另一方面,还由于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发生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因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的劳动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资本所统治。
二、垄断条件下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里,在其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肆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产阶级被融合论”,说什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发达工业文明地区的劳动阶级工在经历着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富裕,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调和反对这种制度的力量,可以问化那些发出不问声音的人”,“技术和物质生产过程的变化,导致了工人和工厂的融合,产生了工人阶级问资产阶级在需要和愿望上的问化、在政治上的问化”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程和劳动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机器体系的规模扩大了,机器大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传统的机器体系发展为以自动控制装置为中心的新的现代化机器体系。(2)科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成为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以技能为基础变为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复杂劳动在劳动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例如,美国熟练工人占工人总数的比重,1910年为30%,1930年为32%,19S0年为34%,1970年为37%,1980年为40%。总体工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重增大。
上述物质技术条件的变化,不仅不能说明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消失了,反而证明这种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新的复杂的机器体系的出现,劳动过程中人与物的结合形式发生了变化。劳动资料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使劳动者不能不进一步依赖于、服从于劳动资料的运动。
第二,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化机器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使得工人的劳动更无内容,把工人固定在狭隘的专门岗位上。
另一方面,使得工人的部分脑力劳动职能为电子计算机所取代,工人控制机器的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工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不得不退出直接生产过程,转而从事为生产过程中机器的工常运行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和服务性工作。在生产线上的工人的劳动,基本上是围绕着电子计算机的指令活动,活的人成为死的机器的附庸。
第三,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劳动力被吸收和被排斥的动荡加剧了。这是因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新部门的兴起和老部门的衰落引起了结构性失业,造成了劳动者被排斥和被吸引的更强烈的波动。这意味着劳动者更加受资本摆布,更加隶属于资本了。
第四,资本主义管理加强了。管理的物质技术手段发生了变化。先进的劳动资料本身成为监视工人劳动的手段,资本对劳动的管理更有效率。(2)管理方法改变了。垄断资本家从现代生产管理的科学成就中,寻找刺激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加强资本对劳动控制的新方法,比如发放各种名目的奖金、节日送礼品、生日送蛋糕等等,企图借以消除工人在精神上对资本的疏远和反感,窒息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工人更加俯首贴耳地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3)管理阶层的形成。现代管理阶层,一方面是受雇于资本家的“特殊的雇佣工人”。
另一方面又是作为资本的代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行使资本的职能。由于他们大都懂得科学,比资本家更精通生产,因而在生产中对工人劳动的控制更加严密和有效率。
第五,就业人口的雇佣劳动化。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1900年,雇佣劳动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9%,到19S0年占79.7%,1980年上升到91.2%。就业人口的雇佣劳动化表明: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不仅在深度上加强了,而且在广度上也扩大了,也就是有更多的社会劳动隶属于资本了。
此外,消费信贷的增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广大工人群众变成信贷奴隶,从而使劳动者的将来的劳动隶属于资本,而且使劳动隶属于总资本和总资本家了。
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垄断和生产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不是削弱,更不是消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
三、垄断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不仅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加强了,而且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也加深了。劳动对资本隶属的加强和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加深,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着的、相辅相成的方面。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或者剩余价值的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这首先反映在劳动力价值或者劳动力再生产的变化上。因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余额。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始终是劳动力价值相应地减少或增加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而构成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实物量及其价值,是随着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需要的扩大,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构成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实物量及其价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原来消费的基本生活资料增加了。
第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或范围扩大了。曾经是高档商品的某些耐用消费品也成为一般社会需要而进入了工人的必要消费领域。例如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日趋扩大,人口的不断集中,工厂区和居住区的距高增大,小汽车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据统计,在美国,1910年,1%的家庭有小汽车,19S8年,30%的家庭有小汽车,到了1980年,1000个居民中有S2S辆汽车。1929~1979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用于汽车的支出增加了20多倍,而用于食品和衣着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了不过10多倍。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门技能。因此,二战后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教育费增加了,井且这部分费用在工人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提高了,而其他必要消费的衣、食等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下降了。
第四,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斗争的加强和社会需要的增加,社会保险费、社会福利费和公共教育费等增加了。这些费用实际上都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是工人直接收入以外的一种间接工资。这是劳动力价值支付的一种新形式,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
可见,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工人劳动力的价值也下降。但是,工人的实际收入不断增长,二者相抵,缓和了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使得劳动力价值下降的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也就是说,劳动力价值相对于劳动生产率而言,可以说有所提高,或者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四、剩余价值生产发展的新阶段
在垄断前,资本主义生产己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剩余价值的生产己经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主了。到了垄断阶段,特别是二战后以来,情况就更是这样。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机器体系发展为现代化机器体系,机器大工业发展到了一个以自动控制为中心的机器大工业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相对剩余价值不仅在量上扩大了,而且在质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从量上看,相对剩余价值的量极大地增加了。这是因为科技革命和劳动资料的变革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表现是:
(1)劳动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的智力化程度上升了,复杂劳动的比重增加了。例如,战后以来,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
(2)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大了。自动控制的机器突破了人身的自然限制,过于繁重和条件恶劣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来承担,使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了。
(3)劳动资料的效率提高了。生产设备向着高速化、大型化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生产效能大大提高。
(4)劳动过程的管理现代化了。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微观和宏观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从质上看,相对剩余价值也具有了一些新特点:
(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有相对上升或相对稳定的态势。这就是说,现在的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劳动力价值不变或者相对提高的情况下而增加的,这问过去有所不问。过去一般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降低从而相对剩余价值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