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I部类的1000v+1000m,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用于第I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但这些产品在实物形式上却是生产资料,因此,必须与第II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相交换。第II部类的2000c,在价值上代表第II部类己消费掉的不变资本,但它在实物形式上却是消费资料,而第II部类补偿所需要的是生产资料,因而在第II部类无法解决,必须与第I部类相互交换才能实现。在两大部类的交换过程中,第I部类用相当于(1000v+1000m)的生产资料与第II部类的相当于2000c的消费资料进行交换,其结果使第I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得到了2000的消费资料,第II部类的资本家得到了所需的2000生产资料。
以上三大交换过程可用以下图式表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实现和补偿,在实物上也得到了替换,这样,简单再生产便可以继续进行了。需要明确的是,上述三方面的交换决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一年中经过各部门、各企业的资本家以及工人的无数次交换逐步实现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这种复杂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过程。
社会资本、总剩余价值和社会总产品都和上年一样多,这就是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即两大部类的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要等于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就是:
I(v+m)=IIc
这个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即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II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II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I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不仅是一种数量关系,而且也是一种结构关系)。所以,I(v+m)=IIc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如果,I(v+m)<IIc第II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在价值和实物上(生产资料)不能得到充分的补偿和替换,问时第II部类自身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不能得到完全实现,出现了生产过剩。问样,如果,I(v+m)>IIc,第I部类所生产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就出现了生产过剩,不能得到实现,问样第I部类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也得不到充分补偿。在这两种情况下,再生产的条件都会遭到破坏,从而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都遇到困难。
由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还可以引申出两个派生的实现条件:
1.I(c+v+m)=Ic+IIc,即第I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犬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之和。它反映了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问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即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必须依靠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来补偿,它们必须在价值量上相等,在物质形式上相符合。
2.II(c+v+m)=I(v+m)+II(v+m),即第II部类主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犬部类创造的新价值之和。它反映了第II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问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即两大部类消耗的消费资料,必须依靠第II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来补偿,它们必须在价值量上相等,在物质形式上相符合。
上述三个公式,体现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内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这些基本的比例关系从不问侧面反映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规律性,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得以工常进行。这工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内容。
这里有一个间题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时,为了从本质上分析间题,假设不变资本在一个生产周期中己全部消耗掉,它的价值也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井且从当年的社会总产品实现中全部得到补偿。但是,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井非如此,不变资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固定资本,而固定资本在一年内是不可能全部消耗、全部转移和全部得到补偿的。所以,在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之后,有必要对固定资本的补偿间题进行单独考察和分析。
工如以上所述,固定资本补偿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或替换)不是问时进行的。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固定资本的平均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在产品销售之后得到补偿,井以折旧基金形式积累起来。因而固定资本在实物形式上的使用期限没有结束,它的价值没有全部转移完毕之前,其实物形式仍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井不需要进行物质补偿,以新的劳动资料加以替换。
固定资本补偿的这个特点,会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固定资本如何进行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才不会遭到破坏呢?这就是:全社会一年间在实物形式上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应当等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即使具备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社会总产品也不能完全得到实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也不可能工常进行。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这里分析的对象是以技术不变为特征的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以资本积累为前提的。这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特点是,资本家不能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把其中一部分转化成货币资本积累起来,作为追加资本投入到生产中,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要使生产规模扩大,除了要有追加的货币资本外,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即要求社会总产品中还要有供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为满足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至于追加的劳动力,可以从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中得到补充。这就要求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按照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重新组合,使其必须符合这样两个前提条件:
1.必须提供追加的主产资料。这就要求第I部类一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在补偿当年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必须有一定的剩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
这个公式用文字表示就是第I部类所创造的新价值必须大于第II部类所消费的不变资本。
2.必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这要求第II部类一年生产的消费资料在补偿两大部类原有的工人和资本家消耗掉的消费资料后,也必须有一定的剩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劳动力所必需追加的消费资料。
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m—mx则为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这个公式用文字表示就是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以上两个公式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但这只是使扩大再生产具备了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还要使社会总产品按照扩大再生产上述两个前提条件重新组合,井且要求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全部得到实现。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实现过程
马克思根据扩大再生产两个前提条件的要求,设定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起始的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图式。假定两大部类总产品价值为9000,第I部类为6000,c:v为4:1。第II部类为3000,c:v为2:1。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为100%。这样,第一年两大部类的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如下所示:
I4000c+1000v+1000m=6000II1S00c+7S0v+7S0m=3000为了使第二年的生产规模扩大,假定第I部类的资本家把1000m中的1/2即S00m用于个人消费。另外1/2即S00m用于积累,作为追加资本。按照原有的4:1的资本有机构成投入生产。这样,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中就有4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c),10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v)。这样,第I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重新组合为:
I(4000c+400⊿c)+(1000v+100⊿v)+S00mx=6000
为了适应第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第II部类也要进行相应的积累,而且积累的规模取决于第I部类能为第II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由于第I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为1600(1100v+S00m),这1600除了补偿第II部类原消耗掉的1S00生产资料外,还有100的余额,这就决定了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可以追加100的生产资料,按第II部类2:1的资本有机构成,问时要追加S0的可变资本。这样,第II部类的资本家就必须从7S0m中拿出1S0进行积累,余下的600剩余价值用做本部类资本家的个人生活消费。这样,第II部类全部产品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重新组合为:
II(1S00c+100⊿c)+(7S0v+S0⊿v)+600mx=3000两大部类第一年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的重新组合,就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要使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由可能性变成为现实性,经过重新组合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这一实现过程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一样,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实现的。
1.I(4000c+400⊿c)。在价值形式上是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它们是用来购买补偿和追加的生产资料的。而第一部类本身生产的就是生产资料。因此,这部分产品可以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得到实现。
2.II(750V+50⊿V+600mx)。在价值形式上是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个人生活消费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们是用来购买消费资料的。而第II部类本身生产的就是消费资料。因此,这部分产品也可以在第II部类内部通过交换来实现。
3.I(1000V+100⊿V+500mx)。在价值上表现为第I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和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是用来购买消费资料的。但是,第I部类生产的是生产资料,所以,这一部分产品不能在第I部类内部实现II(1S00V+100⊿c)在价值上表现为第II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是用来购买补偿和追加生产资料的。但是,第II部类生产的是消费资料,所以也不能在第II部类内部实现。这就决定了I(1000V+100⊿V+S00mx)和II(1S00V+100⊿V),只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才能得到实现。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以下图式来表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第二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顺利进行。
这样,社会资本的生产规模就由上一年的9000扩大到第二年的9800,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第二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以及以后各年生产的扩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的情况,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类推。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通过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为。
这一公式说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即第I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第I部类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II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也就是说,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第I部类提供给第II部类的生产资料问第II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以及第II部类提供给第I部类的消费资料问第I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客观上要求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
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问样可以引申出下面两个条件:
I(c+v+m)=I(c+⊿c)+II(c+⊿c)
公式表明了在扩大再生产下,第I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它反映了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问两大部类对补偿己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和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
第II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和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它反映了第II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问两大部类原有工人、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和追加的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适应。
上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扩大再生产中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问时还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的扩大,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第I部类既为第II部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问时又规定着第II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因此,第I部类生产对第II部类生产的扩大有着决定作用。问时第II部类生产对第I部类生产的扩大也有制约作用。
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上面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分析,是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假定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时,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因素,从而使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