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4856700000039

第39章 电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1992—2000年)(11)

各校构建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其中南京电专的《电网监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郑州电专的《面向21世纪高工专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电力部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电专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太原电专的《电力高等电气信息类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电力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2)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1996年6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批准(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第一批立项项目的通知》,批准了高等工程专科“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3—29)。

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育培训中心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牵头单位,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主持单位,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为参加单位,南京电专为项目总负责人单位。本项目同时得到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新星资助金资助。经过4年多的辛勤工作,基本完成预定的研究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着力于课程内容的整体改革和优化整合工作。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既不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又不能盲目取舍内容,而是从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角度,在知识整体上区别不同专业特点,删减有别有度,增添必要的新内容,使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和适应岗位的应变能力。在专业课内容改革中,坚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跟踪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把生产一线正在使用和近期的技术引进教学中,增添新内容或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为拓宽知识面,强化综合素质,增开公共关系、市场营销、文艺鉴赏、科技写作等近20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一新的理论教学体系,既突出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优化,又突出了知识本身应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同时,大大压缩了不必要的重复学时,增大了教学信息量,使学生易于领会和把握教学内容,也促进教师更新知识,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2000年1月6—7日,中电联教育培训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评审办法》和《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并于2000年6月21—24日,根据课题成果评审办法和课题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组织专家在南京电专对各校申报的25项研究成果进行评奖。共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优秀奖11项。北京电专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南京电专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郑州电专的《面向21世纪高工专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一等奖。南京电专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火电厂生产过程CAI教学课件》及《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太原电专的《电力高工专电力信息类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沈阳电专的《面向21世纪高工专英语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及《电厂热能动力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北京电专的《电子实践教学CAD研究与探索》及《电类专业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郑州电专的《面向21世纪高工专电气信息类专业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二等奖。

课题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探索高校高专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3)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各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进行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专业改革试点工作中,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中,郑州电专较为突出。该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课堂教学“八项基本原则”:(1)教与学的互动性原则。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运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运动”。(2)工程意识原则。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除在实验、实习环节中加强培养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尽可能地展现工程意识。(3)大信息量原则。课堂教学应具有较大的信息量,是与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4)教学方法多样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许多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实施了“导读法”、“讨论法”、“学生宣讲法”、“提问法”、“双语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5)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原则。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依据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管理等内容引进教学之中。(6)培养学生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原则。除搞好计算机和外语课程的教学外,其他课程恰当地引入计算机和外语的内容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7)体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原则。教学过程必须把传授知识同塑造人的全面素质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寓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于课程内容之中。(8)大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原则。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提高使用率,又要研究其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促进作用,以扩展课堂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郑州电专认为,以上八项是教学过程中一些主要的、基本的施教原则,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也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另外,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十年来,多数电力高专依据建设示范性高等专科学校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各校平均投资约300余万元(不含电厂模拟装置)用于添置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手段,给各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硬件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这方面北京电专起步较早,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率先建立起多媒体CAI、CAD教室,并组织教师研制课件等。该校在建设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工作中,为各校起了示范作用。

各电力高专历经七八年的建设,相继建成了投影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双向插播系统、发电厂模拟系统、多媒体教室、语言教室、CAI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等。北京电专和山东电专在建的远程教学系统,即将投入使用。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山东电专本着“起点要高、建设要快”的方针,随着新校的兴建,校园已建成为现代化技术基地,其现代化教学设施的类型、数量和装备水平均居各电力高专之首。

(4)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专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之计。自电力专科单独建制后,各校虽然都比较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曾采取了许多措施,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但由于专科的定位,学校的自身条件等主客观原因致使师资状况远不能适应办学的需求。存在着“数量不足所需,结构不尽合理,素质亟待提高,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因此,几年来各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明确要求、制定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培养,政策激励、待遇从优”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取得了明显的实效。(1)明确要求、制定规划。各校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能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跨世纪师资培训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计划》以及一些相关的培养选拔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实施措施等。以确保师资队伍建设落到实处,获得实效。(2)严格管理、加强培养。在各校的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约占75%左右,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为使他们尽快地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各校都将他们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培养,大胆使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办学中的骨干作用。在这方面,沈阳电专、西安电专和南京电专的做法具有代表性。各学校还加强对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建设学术梯队。沈阳电专率先实施“1、2、3工程”,即在专任教师中选拔出10名左右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名左右的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对他们的培养立足于高层次,每年选送3—4人到国内一流大学有著名导师的学科去进修、交流;选送2—3人到国外进修;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使他们真正具有学高一筹的水平。此外,南京电专在提高师资水平方面所实施的《50工程计划》和西安电专重点培养品德高尚、事业心强、业务拔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做法,都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3)政策激励、待遇从优。各校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相继出台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如为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规定教师在脱产进修期间的工资、津贴和各种福利待遇不变,且不影响正常评职晋级和分配住房;对引进的硕士、博士,为他们安心学校工作,施展才能提供较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各校历经六年的重点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师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基本趋于合理。年龄断层基本解决,中青年教师占90%,副教授占35%,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2%,硕士学位教师为27%。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各校重视组织教师参加科研,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沈阳电专自1996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16项,获省部级奖6项,获市局级奖9项。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各校的专业学术带头人基本形成,并组成了梯队,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大,由1995年的20%增至1999年的40%。

近几年来,特别是创建示范性专科学校以来,各校都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按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标准和各校办学的实际需要衡量,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业务建设,勿视思想建设,重视利益驱动,勿视精神作用”的现象。因此,今后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要统筹规划,全面建设,尤其要把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作为建设的重点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这样才有利于建成高标准、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队伍。

(5)推进学风建设多年来,各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十分重视本校的学风建设工作,都将其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基本形成了具有行业特征的优良学风。呈现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学生刻苦学习又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学风建设效果显著。

各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做法是:(1)领导重视常抓不懈。领导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抓学风建设要常抓不懈,抓细抓实。这是各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多年的学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沈阳电专为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了首先要从抓党风建设做起,将党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以党风促教风,以教风带学风的工作方针。并开展了“学风建设工程”等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开创学风建设的新局面。南京电专提出的“以干部的作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的思路和所实施的‘师表工程’等项措施,将学风建设逐步引向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各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实施了许多举措,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是各校领导对学风建设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结果。

(2)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科学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是促进师生养成良好学风的重要因素。各学校为营造良好的学风,都从本校的学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系列的有关加强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例如,《从严治校、治教规定》、《学生行为规范及行为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关于教学检查工作的规定》、《考试实施办法》等。多年来,各校在执行规章制度方面,都表现出严肃、严格、按章办事的决心,从而维护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各校普遍将考风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突破口。因为考风是学风的具体体现,学风上的许多问题常常从考风中反映出来。所以,各校都在健全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和深化考试方法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由于考风的好转,进一步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3)开展优良学风评比活动,提高学风建设水平。各学校在学风建设中,普遍地开展了创建优良教风教研室和优良学风班级的评比活动。实践表明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风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沈阳电专、南京电专等校分别荣获省级优良学风学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