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童兵自选集
4855100000056

第56章 监督·教育·港台·序(11)

捷克学者科西克指出,科学愈是变得专门化和多样化,愈是发现和描绘出更多的新领域,就愈是清楚地证明各种最为不同的、相距最遥远的领域的内存物质统一性。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增多、交融性增多,最终开拓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杂交”出一批新的边缘学科,最生动也最深刻地说明“传播”这一社会行为的普遍性、广泛性以及链接各种社会行为的中介性。

我想读者阅读《新闻传播学》、《新闻文化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美学》、《新闻语言学》、《新闻伦理学》等书之后,也会得出或赞同我的上述结论。因此,以新闻传播为圆心辐射到各相关学科而形成的边缘新学科,会越来越多。我期待《新闻学新学科丛书》第一辑问世后,紧接着有第二辑、第三辑出版。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科学是以事实作为对象的。”斯宾塞又说:“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既然有新闻与社会学、文学、美学、伦理学等等结合的事实,就会有相应的新闻学新学科;既然有一批潜心于这类事实的学人,就不愁没有更多的新闻学新学科诞生。我相信自己的期待会在不久之后变为现实。

这次出版的第一辑6本书的作者都是治新闻学多年、学有所成的学者,有的已声名远播。广西大学虞达文教授是全国最早从事新闻传播心理研究的老学者之一。武汉大学李元授教授是全国首批新闻信息论专着的作者之一。《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智早在1989年就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新闻文化学专着。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是全国闻名的美学专家。厦门大学陈扬明教授是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30多年的学者。复旦大学的黄瑚博士也是在新闻伦理学等新学科研究中努力攀登并有成果的年轻学者。集合了这样一批优秀学者共同撰写的这辑丛书,相信将会给我国日趋规范、不断繁荣的新闻科学增添新的活力和新的积累。新闻学界内外人士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所奉献的学术佳作。

一位老总优秀的“岗位成果”——序《晚报小札》

一位称职的中国报纸的总编辑该怎样当?20世纪80年代末我曾撰文提出:请还给总编辑一个形神完一的性格。那是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呼吁总编在对党委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两方面坚持同一性,社会为这种同一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舆论环境。

在90年代还写过一篇题为《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总编辑”》的文章,认为作为一社之长,总编辑应在德、识、才各方面成为全社的表率,并表示赞同恩格斯对马克思在《新莱茵报》编辑部实行“总编独裁”的评价。但报纸总编辑究竟如何“操持”,现在《海口晚报》总编蔡旭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与准则。

首先,总编辑对自己所主持的报纸,在社会报纸之林扮演何种角色,实施何种使命,要有正确的定位,并为坚持这种定位乐此不疲,百折不挠。

他提出并经市委同意的《海口晚报》的角色定位是:“党报性质,晚报特色,特区风采;面向社会,贴近群众,走进家庭”。

他还把这些角色规定简化为“畅销的都市机关晚报”。在这一正确的定位下,《海口晚报》的方针是——作为市委机关报,一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统帅所有版面,及时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搞好重点报道;三是办好头版上半部,加强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

作为晚报,应保持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及更活、更短、更软的特色。同时,应特别强调加强服务性、实用性、参与性,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读者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喜爱。

作为特区省会的报纸,应明确主要读者在城市与县镇,不力求覆盖广大农村,也不力求覆盖全国各地,而致力于办成地域性大报,致力于“海口销量第一”、“海南最好报纸”而“畅销”,应作为本报一大目标。在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与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在不违反党纪国法与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在不损害党报的良好形象和不降低报格的前提下,读者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就登什么,市场上需要什么就登什么。事实上,也只有报纸畅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及时地同广大的群众见面,机关报的职能才能得到更好落实。办报要拥有读者,拥有市场,拥有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报业改革的需要。

这几年,晚报早出日益普遍。在有的城市,晚报已名存实亡。在海南,在海口,在晚报界,晚报改早报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但蔡旭反对,他说:

下午出报是晚报自身的规定性特征(早上出报不该再称“晚报”了)。《海口晚报》创刊12年,对海口市的贡献之一,是培养及形成了市民下午与晚上读报的习惯。市民一般在早上买一份报纸,下午买一份晚报,晚报的位置已不可替代。日报(及其他报)同晚报各占市场,优势互补。如果晚报早出,只能变成另一家日报,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更要命的是,把经营多年、牢固占领的下午市场拱手让出,而竞争对手都市报则会改在下午出版。日报与都市报本是一家人,它们联手夹击,晚报丢失下午市场又占不了上午市场,无疑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这一段论述,说得十分到位。

其次,总编辑还应该为每一部门、每一版块正确定位,使其各司其职,各扬特色。头版应该怎么办?蔡旭根据自己的研究、考证和经验,提出晚报头版“五个一”的主张。他说:

“五个一”,即每天头版应该做到:一个好头条,一个“倒头条”,一篇小评论,一幅大照片,一组短消息。

一个好头条。好头条应具备新鲜性、重要性。一般来说,国内外重大新闻,本省(尤其是本市)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可作头条。此外,应特别注意选择有重大新闻价值、会引起读者特别关注、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作为头条。

一个“倒头条”。在头版右下角,即头条的对角线位置,设立“倒头条”,刊登社会新闻、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类稿件,该是本报首创。这是晚报特色,更是本报特色,每天都不能少。

一篇小评论。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小题小作,生动活泼的小评论,也是晚报的特产。

一幅大照片。不仅要求一幅照片,而是一幅大照片。一幅为主,多幅为辅,有大有小,版面就活了。

一组短消息。短消息的主要好处有二,一是增加信息量,二是活跃版面。

对头版的“五个一”,每天都应力求达标,至少都要做到三四个。如在此标准以下,就应视为不合格版面了。

再次,总编辑要胸有全局,把握整体,运筹帷幄,沉着自若。

报业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局势大变,竞争激烈。对此,蔡旭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把所有的媒体都召唤到了赛场。不管愿意与否,不管主动被动,都得应战,都得参赛。化被动为主动,积小胜为大胜,是各报的共同策略。遭遇战,突袭战,拉锯战,争夺战,阵地战,以至大大小小的战役,是各家报纸以及老记老编以至老总们的策划能力、采掘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编排能力的大比拼。

在这种异常激烈的市场拼搏态势下,作为总编,蔡旭正确决策,提出要以新闻决胜,他说:

新闻本身的改进成了提高质量的关键:改进获取新闻的渠道与方式,改进评判新闻的眼光与标准,改进写作新闻的手法与技巧,改进编排新闻的规范与流程等等。竞争也是一种机遇,逼人的形势也培养人,造就人。报业大战激发了人们的竞争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促进了报坛的精彩纷呈与人才辈出。

为此,他提出新闻要强调原创性,增强权威性,加大纵深性,提高时效性。他说,原创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特,人有我优。原创新闻比独家新闻范畴更广,它还包括:非独家新闻的独家见解,非独家新闻的独家发现,非独家新闻的独家编排。这些,正是一家报纸做出特色、形成风格、造成优势的潜力所在。

要做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总编辑不能光说不练,而要身先士卒,拼杀在前。一个只会运筹帷幄,不能决胜千里的领导人,是无法在新闻竞争中取胜的。蔡旭这个总编辑做得很辛苦,我们从《海口晚报》一个新栏目名称的命名,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对此,他有一段详尽的回顾:

本报要组织一个反映市民生活的“系统工程”,先有了策划方案,又作了广泛发动,受到了几乎全报采编人员的支持和欢迎。于是,给这个新专栏一个贴切的名称,便成了当务之急。

这一专栏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又要新鲜,醒目,吸引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个栏名被提了出来,又一个个被否定了。

开始暂名为《海口人过日子》,不准确,被一致否定了。

《椰城万花筒》、《椰城面面观》,是这么个意思,但太俗,也太熟。

《今日椰城》,缺社会新闻的特点,而且此名好像电视台用过了。

《七彩椰城》,但有时会登有阴暗面的稿纸,谈不上“彩”。

叫《七色椰城》,似乎好了点,可列入候选之列。

《今日海口人》,会被误以为只写人物。

《椰城百姓家》,易被误为只写家庭。

《海口视点》、《海口观察》,这是述评性栏目。

《平视海口》、《多维海口》,读者不易理解,有距离。

后来,我综合众人的意见,提出了个《椰城新故事》。此名有新闻性,有社会性,也有地域性。

有人认为叫“故事”不理想,不如加一个字,叫《椰城新闻故事》,但“新闻故事”框死了一种新闻体裁,排斥了消息、通讯、特写、图片,且6个字念起来节奏感差,不响亮。

又有人提议《椰城视窗》。我豁然开朗,说,加一个新字,强调新闻性。《椰城新视窗》得到了肯定。“视窗”既有窗口、视点之意,又是互联网上一个流行的新词,有新潮感。众人认为,栏名上同时打英汉两种文字,更显时兴。

尽管不无可挑剔之处,毕竟是个相对较好的选择。且时不等人,明天就要推出这个栏目了。该拍板时就拍板:就是它了!

这个新栏目名字的诞生,向我们说明:

什么叫字斟句酌,

什么叫字字珠玑,

什么叫呕心沥血,

什么叫总编辑的辛苦和智慧。

现在,相当一批总编辑心安理得地在那里当新闻官。他们也很辛苦,辛苦什么呢?搞关系,泡饭局,吹大牛,说套话。对比一下《海口晚报》的这位老总,这些人是应该脸红的。

蔡旭是一位不辞辛苦、热爱文字工作的人。他是一位作家,已出版十几本社会反响很不错的散文和散文诗集子。但他认为,总结新闻工作经验教训的论文集才是自己的“岗位成果”。

因为这些集子中,记录了许多欢乐和艰辛,有着不少从具体个案中引出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编辑、记者,都有助于优化理论素养,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具体操作。所以这些年的总编任上,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作。他是新闻学探索方面的有心人。在新闻小评论写作方面,他出版了《小发议论》、《小题小作》,计划过几年再出《小而言之》,完成他的新闻小评论集“三部曲”。体育评论集《绿茵小语》已问世多年,现在又出版这本《晚报小札》。他的“小字辈文丛”已洋洋大观。他说,这些“小字辈”,“小”只是其表,更重要的是其里,能不能做到小中见大,小中见深,小中见精?“这乃我所欲也”。

以自己的“岗位成果”引导、鼓励自己的同事奋力拼搏,在蔡旭看来,也是一个总编辑的责任。

我曾经两次赴海南拜访《海口晚报》社。第一次是1989年3月下旬,我陪同甘惜分教授去海南作新闻体制调研。那时,晚报初创,编辑部设在一个江汊边的小楼里,蔡旭为副总编。我们毕业分手20年初见,但苦于没有闲暇细叙,他太忙了。这次读到由他挥笔写就的晚报发刊词(1988.10.8):“它是在热风热土掀起改革热潮,椰曲海韵吹送开放欢歌的情况下诞生的。”为他的操劳作了很好的解释。第二次是今年春节前夕,我和夫人到海南学习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经验而登《海口晚报》大门。说是大门,名副其实。晚报盖了一个大厦,“蔡总”的办公室在最高层,相当气派。不变的是,他依然那样忙碌。从小楼到大厦,这里有蔡旭的一分辛勤、智慧和能力方面的贡献。在他看来,不断地为自己同事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增加福利待遇,是总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

辛巳年三伏于北京塔院迎春园寓所